村干部培养措施
时间:2022-11-22 02:54:00
导语:村干部培养措施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迫切需要新的观念、新的技术和新的管理,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关键是需要一批新的人才特别是现代创业型人才。我省自20**年开始,计划利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实现每村至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这为我们建立一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需要的高素质农村干部队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两年的实践证明,大学生如果把个人的职业选择同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不仅拓宽了就业渠道,同时也能够在农村这块希望的田野上开创新天地。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工作,必将对新农村建设和大学生自身成长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灵丘县委组织部高度重视大学生村官工作,在选聘办法、培养途径、作用方式和监督激励方面都进行有益的探索实践,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一、深入调研,不断完善,探索一个好的选聘办法
选聘“大学生村干部”是落实好“大学生村干部”计划的基础。选聘的“大学生村干部”只有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才能有效地改善农村干部队伍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保证大学生“村官”的质量,必须高标准、严要求进行人才选拔,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考核选拔工作方案,才能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一是宣传教育是基础。选聘优秀大学毕业生村干部这一行动,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产生的新生事物。加强选聘的宣传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是教育和帮助大学毕业生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基层意识,激发大学生热爱家乡、立足基层、建设农村、服务社区的热情和决心的根本。通过大力宣传近年来国家和省里关于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有关方针政策。及时选聘的公告,讲清大学生村干部的选聘条件、选聘程序、时间安排、职级待遇、发展方向等,鼓励广大应届毕业生积极报名参加选聘。通过开展多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大学生逐步确立毕业后自愿到基层就业创业的思想观念,在校园内营造毕业生积极到基层就业、到农村创业的良好氛围。2006年,我县报名人数120名,20**年上升到633名,翻了四倍多,选聘大学生担任“村官”做到了家喻户晓。
二是资格审查是前提。坚持年轻化、知识化的原则,面向社会公开选聘,报名时严格审验学历和年龄,对不符合条件的坚决取消报名资格。
三是严格考试是重点。笔试由全市统一命题,按照高考要求设置考场、编排座号,统一组织考试和阅卷。面试由全市统一命题,统一评分标准,统一面试时间。市委组织部派出专人指导工作,各县负责具体组织实施。面试坚持“三个随机”,即考生随机抽签确定考场及面试顺序、评委随机抽签进行分组、主要领导随机进行巡视,保证了考试工作的公平公正。从考生的礼仪风度、求职动机、语言表达能力、心理素质、应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思维能力和社交能力等方面进行严格全面的考核选拔。
四是聘前考察是关键。考察中坚持做到“一查三访”,即查看档案,了解本人基本情况,走访本人家庭,了解家庭成员及本人态度;走访居住地所在农村(社区)党组织、村(居)委会,了解日常表现;走访居住地派出所,了解有无违法犯罪记录,对有违反计划生育或其他违法违纪行为以及道德品行有问题的人,实行一票否决,保证选聘的“大学生村干部”态度端正、品行优良。
二、多渠道培养,为发挥优势搭建平台
“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村官”们年纪轻,学历高,有理想抱负,思维活跃,但绝大多数人没有经过农村的锻炼和考验,需要加强教育、培养和管理,为他们施展才华、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一是坚持合理分派。在岗位确定上,可以采用个人自愿与组织确定相结合的方法安排定岗,原则上优先派驻到偏远、贫困农村任职。根据“大学生村干部”专业特长和农村自身发展需求,按照“有利于促进工作、有利于管理、有利于发挥作用”的原则统一组织安排。对与“大学生村干部”本人及其家庭成员存在较大矛盾或利益关系的村,坚持回避交流。二是搞好岗前培训。帮助大学生“村官”及时了解党的农村政策、村务管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专业知识,使他们尽快了解农村现状,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适应农村工作环境。同时还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坚定“大学生村干部”扎根基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想信念,鼓励他们在农村工作中锻炼自己,增长才干,发挥作用,干出成绩。
三是注意引导帮扶。建立县级领导联系、县直单位帮扶、乡镇领导指导、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帮带的工作体系,在项目选择、政策咨询、企业注册、技术培训等方面及时加强引导和指导,通过提供周到细致、形式多样的创业服务,为“大学生村干部”迈开创业第一步提供有效帮助,形成了“我服务促进你创业,你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良好局面。
四是多条腿走路,多岗位培养锻炼。发挥“大学生村干部”年纪轻、有文化、学习能力强的优势,让“大学生村干部”兼任村远程教育管理员、实用技术推广员、方针政策宣传员等,在为村民提供致富信息、培训实用技术、丰富文化生活的同时,深入了解村情民意,了解与本地实际联系紧密的致富项目的技术水平、市场前景、购销信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务实地选择符合本地实情、能够发挥本地优势的创业致富项目。我县武灵镇大作村村委会主任助理刘改娥,是去年选聘的“村官”,到农村初期,总是想着要干一番“大”事业,仿佛只有轰轰烈烈才能对得起自己这次神圣的选择。但很快在村干部的引导下,她发现了自己的幼稚。村支书那句“我们是基层干部,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话对她触动很大。何谓小?何谓大?她在心里反复掂量着。最后她悟出了其中的道理:只有从小事、从身边事做起,才能积累人生,小中见大。凭借自己的优势,刘改娥承担起了村里的宣传、党建、教育等工作。村里一些养殖户向她询问相关信息,她热情应承,帮助咨询、搜集资料,并把真实、详细的信息亲手送到养殖户手中。哪家、哪个村民想了解些树木种植、生活常识等,一准都会来找她。
三、政策保障,构建大学生村干部激励机制
“以适当的待遇留人”是中组部提出的“三个留人”的原则之一,薪酬是人才择业的主要动因之一。对此,我们从政治、经济、政策三方面进行了充分考虑。
一是明确任职条件。被选聘的大学生按照本人意愿,结合所学专业的特点,由所在乡镇党委、政府根据相关法律和规定委任或选任为村干部。中共正式党员,一般安排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中共预备党员和非中共党员,一般安排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或依法选举为村委会副主任职务。
二是给予适当待遇。被选聘为村干部的大学毕业生由县以上政府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实行人事,免收费;户口可落回生源所在地,也可落在所服务县政府所在地。经聘用后,大学毕业生的工资及各种福利津贴,参照所服务县全额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标准执行,所需经费由所服务县财政负担,并保证按时、足额发放。大学毕业生担任村干部满一年以上的,重新参加工作后,不再实行一年的见习期,担任村干部的工作时间可与重新参加工作后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三是提供优惠政策。选聘大学生期满三年后,经组织考核表现优秀的鼓励其继续在村任职,待遇不变;不再继续任村干部的解除合同,自主择业。对聘期满两年,经组织考核合格,报考省属院校研究生的,在总分中加10分。同时把这些人员作为将来补充县直部门和乡镇干部的重要来源,今后县、乡两级新招录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要优先从聘用期满、经组织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村干部中进行招录。通过许多政策的支持,我县选聘的83名“村官”中,没有一名“打退堂鼓”,有许多还被抽到有关单位帮忙。大学生“村官”成了为我县经济发展服务的一支有力的“生力军”。
四、建章立制,加强对大学生村干部的监督约束机制
要坚持科学管理,制定出台《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办法》,对大学生“村官”的教育、管理、监督、考核、提拔、任用、辞退等方面有明确规定,建立一套让大学生施展才华的监督约束激励机制。并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年度目标责任制度。“大学生村干部”每年根据岗位职责和任职村实际情况,确定年度工作目标和工作标准,并面向全村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例会制度。乡镇每月召开一次“大学生村干部”工作例会,县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述职制度。“大学生村干部”每年年底分别向所任职的村“两委”和村民代表、广大党员及乡镇党委进行一次述职,接受村民代表和广大党员的评议;调研制度。“大学生村干部”结合工作中的热点、难点及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每年撰写一份切合乡情村情的调研报告;工作日志制度。“大学生村干部”对每天工作的内容、进度、成效等详细记录,形成完善的到村任职工作日志;考核制度。全市统一制定“大学生村干部”考核办法,乡镇党委每半年对“大学生村干部”工作进度、工作表现、工作业绩进行一次考核;奖惩制度。对表现优秀、业绩突出的“大学生村干部”,进行相应的奖励和表彰,并大力宣传其先进事迹,形成比学习、比工作、比业绩的浓厚氛围。
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大学生村干部不断摸索不断进步。“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推广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过程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一定会遇到许多复杂的问题和情况。但以全局的观念和发展的眼光来看,这些困难和曲折将很难阻挡作为新生事物的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推广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将是大势所趋,也是民心所向,正是由于这样,国家、社会,以及每一个人都应该来关心和支持大学生村官计划,鼓励更多的人才接受基层实践的锻炼,增长才干,积累经验,带领农民发家致富,在广阔的农村开创伟大的事业,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