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民生工作措施
时间:2022-10-23 02:49:00
导语:改善民生工作措施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20**年,在民政部精心指导和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我们认真落实第十二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改善民生,加大投入,强化措施,着力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推进社区建设管理、强化福利彩票营销、发展慈善事业,民生保障和服务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性的进展。
一、领导重视,把改善民生摆上重要工作位置
年初,省委、省政府把建立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和五保集中供养工作列入为农民群众重点办好的十二件实事。省第九次党代会对加强灾害应急救助、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推进城乡社区建设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济南“7·18”特大暴雨灾害发生后,李学举部长及时亲临灾区看望受灾群众。省委书记李建国从陕西到山东任职不久,就到省民政厅调研,强调今后全省每年新增财力要向改善民生倾斜。为落实好中央关于优抚对象和部分军队退役人员新政策,省政府连夜召开常务会议进行研究。年内省政府先后四次召开常务会议研究农村低保工作。姜大明代省长强调:“建立完善农村低保制度不是可干不可干、能干不能干的问题,而是必须干、一定要干好的事情。”省政府颁布《山东省抚恤定补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下发《山东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意见》、《关于建立物价上涨与提高困难群众生活补贴和保障标准联动机制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初步建立了改善民生工作的制度体系。
二、广开财源,多渠道筹集改善民生资金
筹措、落实资金是做好改善民生工作的关键。结合山东实际,我们积极协调,广开渠道,初步形成了以财政投入为主体、福彩公益金和慈善资金重点资助、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民生资金筹措机制。一是积极争取财政加大投入。年内多次会同省财政厅深入基层,了解困难群众生活情况,进行相关测算评估。全省地方财政投入改善民生资金40亿多元,比2006年增长27%。二是集中用好福彩公益金。通过营销宣传、加强管理,预计全年福利彩票销量可达56亿元,创福彩发行20年来最高纪录。坚持集中相关财力办大事。今年省级福彩公益金围绕“扶老、助残、救孤、济困”宗旨,重点用于改善民生工作,投入2亿多元,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全省各地相应配套福彩公益金7亿多元。三是广泛募集慈善资金。把慈善募捐资金作为改善民生投入的重要补充。继续组织开展“慈心一日捐”活动,在全省设立“5·18”慈善日。省委书记李建国、代省长姜大明等领导带头捐款。全省慈善组织上下联动,社会广泛参与,全年募集善款21.69亿元(含基金16.28亿元,创历史最高纪录)。全省统一安排资金3.7亿元,实施朝阳助学、爱心助残等五大慈善救助工程,救助困难群众128万多人次,受到社会各界普遍好评。
三、科学规划,圆满完成敬老院建设改造任务
乡镇敬老院是农村五保工作的重要载体,加强敬老院建设是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的根本前提。农村税费改革后,我省五保供养经费一度没有保障,乡镇敬老院发展困难,部分院甚至荒废、解散。为切实搞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首先,制定规划。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2005年制定了《山东省敬老院建设三年规划》。省委、省政府分别对落实“三年规划”提出明确要求。省政府先后在菏泽、德州召开专题会议,分阶段作出安排部署。各地普遍按照70%以上的集中供养能力确定建设规模,规划安排供养床位。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经济条件较差的地方,因地制宜确定建设模式,实行新建和改扩建相结合,合理利用闲置资源,尽量降低建设成本。实行人性化设计,绝大多数敬老院按照全省等级敬老院标准改扩建,基本做到安全舒适、设施配套、功能齐全。其次,加大投入。2006年,省财政投入6500万元,资助部分财政困难县540个敬老院维修改造;20**年又列支3300万元,对全省敬老院建设改造实行“以奖代补”,奖励建设进展较快、集中供养率达标的敬老院。目前,全省各级共投入资金近26亿元,其中财政资金18.3亿元,福彩公益金和社会捐赠资金7.5亿元,新建和改扩建敬老院1382处。全省乡镇敬老院总床位数达21万张,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72%。全省敬老院建设三年规划顺利完成。最近,省政府对全省敬老院建设改造进行总结表彰。第三,加强督查。两次组织敬老院建设改造观摩检查,17市民政局长分组交叉参与,互查、互促、互帮。把20**年作为农村敬老院改扩建收尾年、供养资金落实年和管理服务年,加大工作落实力度。11月,由厅领导带队,分四个组对敬老院建设改造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同时,制定下发《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等级管理办法》,规范敬老院配套设施、管理服务标准要求。举办全省敬老院院长培训班,对部分敬老院院长进行培训,有效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服务水平。
四、提标扩面,创新农村低保工作格局
落实完善农村低保制度,是维护保障农村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的重要措施。坚持实事求是,努力推动农村低保提标扩面。一是深入调研、提出对策。为摸清农村低保有关真实情况,年初,杨金镜厅长和有关厅领导带领部分同志,在事先不通知基层的情况下,冒着寒风,用16天跑遍全省15市、32县(市、区)、48乡镇的部分村,走村入户,明查暗访,深入了解农村困难群众生活状况,向省政府提交了内容翔实、生动具体的调查报告,时任省长韩寓群批示给予充分肯定和赞扬。今年上半年,在到吉林、江西等省份学习考察的基础上,又在全省组织开展了农村低收入居民家庭情况普查和千户抽样调查,基本摸清了农村贫困人口底数,有针对性地提出工作对策,再次向省政府提交调查报告。8月,省政府召开全省农村低保工作会议,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低保工作的意见》,对农村低保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将全省农村人均纯收入低于800元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保障范围,省级财政对下补助达到50%以上,确保今后每年农村低保标准增幅不低于100元。二是抓好督查落实。12月初,由省政府办公厅牵头,在全省开展了落实农村低保制度情况检查,从17市每市抽2个县,对其每个乡镇逐一进行检查考核。今年,省级财政投入2.5亿元,分别不同地区给予每人每月补助8、12、16元,各级财政共投入5亿元,保障农村困难群众174.1万人,较上年增加116.3万人;保障标准提高到800元至1800元之间,实现了应保尽保。三是建章立制、规范管理。省下发《山东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意见》、《山东省农村低保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初步规范了农村低保标准制定、保障对象认定、家庭收入核算、申报审批、公示、资金发放等工作程序,建立了动态管理、资金筹集、社会监督、资金监管等工作机制,使农村低保工作规范运行、阳光救助,深受困难群众欢迎。
五、落实“三有”,城市社区建设取得新突破
落实城市社区“有人、有钱、有地方办事”,是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保证。以贯彻执行省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工作的意见为主线,积极协调,加大措施,狠抓社区“三有”目标任务落实,城市社区建设取得新的进展。一是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为落实“有地方办事”,年内省财政拿出6680万元支持城市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334个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进行补助,每个补助20万元。各级采取新建、改建、整合等方式,累计投入资金6亿多元,为社区居委会解决办公和服务用房1460多处。全省老城区和新建住宅小区、旧城改造居民区的社区居委会办公和服务用房分别基本达到150平方米、300平方米。二是充实社区工作人员力量。为解决“有人办事”,各地按照每300户配备1名社区工作人员标准,充实、完善社区居委会干部队伍,加强社区工作力量,全省5276个城市社区中有82.5%的社区达到了省里规定的每300户配备一名社区工作人员的要求;各级认真落实关于社区工作人员补贴达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要求,社区居委会成员月平均收入由去年的300多元提高到900多元。三是落实社区办公经费。围绕解决“有钱办事”,各级把社区办公经费列入市、区两级财政,按照每千户1万元的标准拨付,分别负担50%,确保社区居委会工作正常开展。最近,省政府在泰安市召开城市社区工作现场会,总结推广泰安市泰山区夯实社区工作基础、烟台市加强老城区社区场所建设、潍坊市推进社区网格化布局、济宁市中区社区护税协税增加社区经费等经验,进一步落实城市社区“三有”,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