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三留问题整改措施
时间:2022-10-21 05:23:00
导语:农村三留问题整改措施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村中的“三留”(留守光棍、留守儿童、留守妇女)是经济欠发达向发达发展过度的产物。“三留”人员主要集中在经济欠发达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村,这部分人员绝大部分居住在自然环境比较差,自然资源比较匮乏,其突出表现是家庭收入比较低。“三留”人员的长期存在或总量不呈下降趋势,不仅给社会稳定带来诸多的影响,而且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也难于构筑。为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务必对农村中的“三留”人员存在给予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使“三留”人员逐年呈下降趋势。
一、“三留”人员引发的社会问题
农村中的“三留”人员大量的形成和存在,对一个地方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儿童的成长、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都有着不利一面。
(一)不利于社会的稳定。首先从农村中的“光棍”来看,他们绝大部分是健康的,他们同我们生存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和城市居民一样,同样也有七情六欲,但由于始终找不到一个性伴侣或一个发泄的对象,便寻机对农村中的老、弱、病、残、未成年、农村中的寡妇、留守妇女等作为性侵略对象,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据有关媒体报道,有一个省某个县,该县检察院2006办理的强奸案中,有70%的发生在偏僻的农村或经济不发达的乡镇,这些案件中又有90%是“光棍”的“杰作”,可见“光棍”的大量存在对社会的危害极大;此外,大量的“光棍”聚集在农村,有的“光棍”认为一生讨不到一个老婆,这一生算完了,他们对自己的父母、社会不尽责任和义务,成天游手好闲,有的赌博、酗酒、,有的偷鸡摸狗、滋生事端;有的还专门打听谁的男人外出打工了,谁的老婆喜欢偷情,然后趁其家人不在,死皮赖脸的坐着不走,如果达不到某种目的,不是把她们的鸡子、猪子毒死,就是毁坏她们责任田的庄稼,让人苦笑不得。其次,从农村中的留守妇女来看,应该说大部分留守妇女是尽职尽责的,上孝父母、下关照孩子;但是也有一部分留守妇女,趁丈夫不在家,有的与公公婆婆无理取闹,有的大打出手,搞得村子里乌烟瘴气;此外,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有的丈夫长年在外,留守妇女一整年得不到性生活,嗅不到一丝男人味,这时有的蠢蠢欲动,与农村中的“光棍”、有妇之夫干起了偷情之事,使左邻右舍不和睦、不团结。如鄂西北某县一个山区镇,有一个留守妇女守不住寂寞,与该村的一名“光棍”偷情多年,为了偷情方便,消除其情妇大伯哥(情妇丈夫的哥哥)看不惯的障碍,联手对其下毒手,他们以外出打鱼为名将其推下险岩致其死亡。案件经公安、检察院、法院审理真象大白后,这名“光棍”被判死刑,并与2006年12月份执行,与其偷情的这名留守妇女被判无期徒刑。再次,从留守儿童来看,有一部分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亲情感,内心比较压抑,日常少言寡语,缺乏与老师、同学的主动交流,有的甚至自私、嫉妒、孤僻,这说明这部分的留守儿童的心理是不健康的,很有可能对家庭、社会产生不良的后果;此外,还有少数留守儿童,由于学习没有人督促和监护,学习缺乏主动性、自觉性,久而久之,成绩跟不上,再加之没有是非辨别能力,与社会上的“小混混”混在一起,迷恋上网、早恋、讲哥门义气、打架斗殴,对女孩子进行性骚扰,有的甚至敲诈学生钱物等等,其后果不堪设想。
(二)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目前有的“光棍”,尤其是年龄在50岁以上的“老光棍”,思想是消极的,有着活一天算一天思想,根本没有致富和外出打工的欲望,这样一个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实际上是一个资源的浪费,对生产力也是一个破坏;话又说回来,人类繁衍后代本来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但大量的男青年不能结婚,会导致一个地方的人口非正常的减少、断层,不仅不利于当地经济和谐发展,而且很容易引发一些社会问题。二是从农村中的留守妇女来看。由于大部分青壮劳动力的外出,其责任田和当地的农村公益事业交给农村中的“三八九九”(是指农村中的留守妇女和上了年纪的老人)部队来负责,家里的养猪、养牛、养羊、养蚕等都由留守妇女和上了年纪老人来完成,虽然目前农业机械化作业在广大的农村已经普及,但这些机械只能对平原和丘陵发挥作用,对山区农村基本上是没有用武之地。由于农村的活是个季节性较强的活,在短时间内不能完成,就错过了最佳时机,农作物就可能减产和减收;虽然农业减收由外出务工弥补了其损失,但毕竟农业受到了损失。目前国家对农业给予了各项补贴,旨在保障我国粮食的安全,但由于农村中的一些地方留守妇女无能力完成其耕种,抛耕、抛荒的事在有的地方时有发生,这是很危险的。
(三)不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从留守的“光棍”来看,“光棍”的形成有诸多原因,既有贫困的因子,也有文化水平低的因素,留守的“光棍”由于不愿外出,不愿参与各项活动,他们接受现代信息和新生事物较慢,思想观念也比较落伍。虽然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界举办了各种扫盲班、实用技术培训班,但大部分“光棍”、尤其是“老光棍”都不乐意参加,对生活没有充满信心和勇气,与现代文明和现代科技拉开了远大的距离。从留守的儿童来看,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一般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留守妈妈。留守儿童由妈妈监护到还好说,其学习成绩还不错,要是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这种隔两辈、相差50岁的人监护,其留守儿童的德、智、体无法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因为农村中的爷爷、奶奶本身文化水平并不高,无法对孩子的作业进行日常辅导,只求孩子吃饱、穿暖,不出意外,那能顾得上孩子的学生成绩呢?同时,有的留守儿童,思想有压力,觉得低其它同学一等,有的想念爸爸和妈妈,上课精力不集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久而久之,其学生的成绩自然跟不上。据我们调查某山区镇一所小学,被调查一个班的16名留守儿童,有11名是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监护,这11名留守儿童的综合成绩是:有1人占班上成绩第14名,有2人占班上成绩的18名和22名,其余8人都是班上的40名以后。
二、有效解决农村“三留”人员的措施和设想
农村中的“三留”人员是一个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产物和象征,过多的“三留”人员出现和聚集,不利于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更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引起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并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一)增强工作责任。解决农村中的“三留”问题,事关农民群众的利益,是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纽带和桥梁,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内容和体现,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解决“三留”人员纳入日常工作内容,最起码的是各级党委、政府每年的1号文件要提到“三留”人员。同时,要建立工作责任和目标。主要领导要负总责、亲自安排和布置;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时时过问,事事督办;相关部门要专心致志抓,要向关心亲朋好友、家庭成员一样来对待;尤其是山区基层党组织,要制定解决“三留”人员工作规划,要对“三留”人员登记造册,解决一个、消号一个;要签订“三留”人员工作责任状,责任状要像计划生育责任状一样具有刚性和硬性,确保“三留”工作卓有成效。
(二)创新工作机制。“三留”人员最核心的问题是“光棍”汉的问题。如何减少现在的农村“光棍”。我们认为,可以采取三种方法和方式。一是采取文化搭台、“光棍”唱戏的方式。由文化、工会、民政、财政、妇联、劳动等部门对一个地区的“光棍”、未婚女青年、农村和城市中的寡妇进行实名登记,并印发择偶条件、标准,然后组织他们相互联欢、相互见面,相互了解、相互沟通。二是建立完善“红娘”婚姻服务所。由民政、劳动、工会、妇联、财政等部门委托社会中介机构,成立婚姻介绍服务所,不定期向求婚人员征婚信息,并由中介服务机构积极引见,增加相互间的了解,加深彼此间的感情。三是有计划的组织“光棍汉”外出打工。由劳动人事、民政等部门采取推荐、专送等方式,有计划组织现有的“光棍汉”外出务工,使之融入社会这个大家庭,并在日常打工中与未婚女性、离婚女性、丧偶女性进行感情交流和感情沟通,增强相互之间的感情,这是解决目前“光棍”的一条更直接、更加有效的措施。我们调查了一个山区村,据该村老支部书记说:该村共有87户426人。1996年,该村共有单身汉36人,其中40岁以上的“光棍”有12名。经过“光棍”10年多时间的外出打工,绝大部分“光棍”都学到了1――3门专业技术,年均打工收入1.5万元左右,有31名在外讨到了媳妇,据说个个长的都不错;没有找到媳妇的5名50岁以上的“光棍”存款都在3万元左右。
(三)保护留守妇女的合法权益。据有关媒体报道,目前,我国现有留守妇女4700万人,农村留守妇女这个庞大群体普遍存在情感生活的难言之隐,一方面,男人外出打工,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农活全靠“半边天”,一个妇女得干两个劳力的农活,劳动之繁重可想而知;另一方面,男人外出了,赡养老人,养育孩子,洗衣做饭,喂养鸡鸭猪牛等繁琐的家务事也全落在了留守妇女的身上,同时,由于丈夫长年不在身边,生活中缺少关爱,感情上出现空缺,饱受相思之苦,不少农村留守妇女精神负担很重,时不时还有性侵害,农村留守妇女处于弱势地位,其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因此有必要进行立法维权。一是社会各界要关心农村留守妇女。要从政治上、生活上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为农村留守妇女日常中的生产和生活营造良好的氛围;同时,建议中央或省、市、自治区,从立法的角度,及时出台《农村留守妇女、留守儿童保护法》,通过立法来对这一弱势群体进行有效保护,使全社会都来尊重留守妇女、关注、关心农村留守妇女。二是要为农村留守妇女创造感情生活条件。用工单位要多安排农民工的休假事宜,并尽量错开客流高峰;同时,务工人员在休假期间,用工单位或企业要像国家对待国家干部或国营企业工人一样带薪休假,不得因农民工请假或休假,就扣农民工的工资和出勤奖,更不能因请假探亲而对农民工除名。此外,交通运输部门也应该考虑农民工的实际情况和经济情况,在传统节日等探亲高峰期,为农民工提供经济便捷的交通工具;有条件的地方,地方政府可用专车接送,为农民工返乡、外出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好事。三是财政、民政、劳动、工会、妇联等部门要支持农民工团圆的“安乐窝”建设。在用工单位、企业建造一些家庭旅馆,便于农村留守妇女进城与丈夫团圆、相聚,解决农民工、留守妇女长期分居而带来的生活错位、感情缺位的问题;同时,用工单位、企业也要建造一些留守妇女进城与丈夫相聚场所,并为他们食住提供便利。
(四)建立留守儿童监护体系。据统计,我国目前农村有留守儿童2000万。为了使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能够在好的环境下茁壮成长,须建立留守儿童监护体系。一是要建立留守儿童档案。由班主任对留守儿童建档立卡,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家庭状况及住址、学生成绩,学生性格及习惯,学生健康状态等,由班主任对留守儿童跟踪管理。二是建立监护人互访制度。学校、学生监护人的爷爷、奶奶等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互访,或定期召开学生监护人会议,通报学生在校德、智、体情况,加强相互间的沟通和配合,共同行使和管理、教育好留守儿童的责任和义务。三是班主任要争当留守儿童的知心朋友。留守儿童有一个共同弱点,就是自悲、压抑,而班主任是接触这些儿童机会最多的良师益友,为此,班主任要与留守儿童经常谈心,了解留守儿童思想上的困惑,物资上的困难、学习上的疑难,做学生生活上的知心人、学习上的引路人,成长路上的航标人。四是要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或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不定期组织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参与社会一些公益活动。如,开展一些社会公德教育,参加公、检、法等政法部门举办的公捕公判大会或社会举办的警示教育等,使学生远离不良习气,从小从思想上牢固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五是开展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彻底清理学校周边的网吧、游戏室、歌舞厅、洗脚屋、桑拿室等;同时,公安等政法部门要对学校周边的“小混混”和敲诈学生钱物的要狠狠打击,发现一起、处理一起、打击一起,还学校周围一片宁静。六是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对留守儿童实行集中寄宿。由学校指派专人负责留守学生日常起居,对留守儿童实行封闭管理,学生确需回家或定期放假的,要实行学校、监护人双方签字制,以明确双方监护的责任。通过集中寄宿的办法,确保留守学生不孤独,有温暖;同时,妇联、民政、劳动、工会、财政等部门要联合推行“妈妈”制。监护人能够找到亲戚朋友作为自己孩子“妈妈”那是最好的办法;不能实现的,由上述部门从社会上聘请有责任、有文化、有素质的女性作为“妈妈”,对留守儿童实行托管,并由政府或被托管的监护人支付劳动报酬。七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政府应加快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逐步实现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中心,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使流入城市的农民享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权利和社会权益,彻底打破维系多年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间的有序流动,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五)建立健全“三留”人员筹资渠道。解决目前农村“三留”人员有许多工作要作,需要一些硬件投入,必须有稳定的投入渠道来保障。一是建议中央和省(市)、自治区把农村“三留”工作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内容,预算安排专项资金给予支持,重点用于举办农村“光棍”联姻会、联欢会、“妈妈”的补贴等一些“三留”人员活动场所的硬性投入。二是开展对口帮扶。由民政、财政、劳动、工会、保险、妇联等社会各部门开展对口支援,有钱的出钱、有物的出物、有智的出智,有力的出力,形成全社会的支援和帮扶,形成投入合力。三是转变观念,采取谁投资谁受益。允许社会上有能力的人投入建设一些“三留”人员活动场所,由投资人享受其收益;此外,政府还要按其解决“三留”人员贡献大小给予以奖代补,补贴的标准也可以按人、也可以按场(次)。四是建立“三留”人员基金专户。由地方财政集中管理,专户储存、专款专用。
- 上一篇:优化殡仪服务研究探讨
- 下一篇:诞辰周年纪念会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