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三轻三重措施
时间:2022-10-12 11:41:00
导语:农村三轻三重措施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前不久,我们在对某县200年新农村建设的资金筹集、管理、使用和效益情况进行审计与调查时发现,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三轻三重”现象。这种现象如果任其发展,势必使新农村建设成果毁于一旦,使“新”村变回“旧”样。如何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如何实现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笔者认为:强化新农村建设管理“三关”,刻不容缓。
一、“三轻三重”现象主要表现。
1、“重”前期建设、“轻”后续管理。多数新农村建设村非常重视道路兴修、改厕改水等前期工作,但后期使用、维修管理跟不上。有的村公厕建了,但无人清扫,臭气熏天。有的村垃圾处理池搞了,但无人处理垃圾,堆积如山。有的农户沼气池建了,但出不来沼气,成为摆设。有的村新建的广播室、图书室、娱乐活动室等设施,刚建不久就闲置了。广播基本不响、图书大量丢失、娱乐健身器具损坏很多,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应。
2、“重”资金筹措、“轻”资金管理。一是专项资金不专用。为了新农村建设,有的村到处筹措资金。只要资金到账,不管是什么钱,见钱就用,造成新农村建设挤占专项资金现象时有发生。某村2006年将民政救灾资金63000元、农业开发资金4000元,全部用于新村修路。某村在村级收入不够的情况下,将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用于村级行政招待费,挤占了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二是财务管理不规范。有的村新农村建设工作由村委会包办代替,造成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账目与村委会的账目混在一起,财务管理不规范。某村委会包办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修建环村公路,因资金不够,造成6.1万元债务也同时由村委会承担。有的村未设专帐,将新农村建设资金和其它资金混在一起,捆绑支出,资金管理较为混乱。三是拨付资金不及时。由于现行新农村建设实行的是“先建设、后核报”的资金管理体制,加上有些建设资金是由部门争取,造成有些新农村建设资金承诺下拨、或该下拨的资金,却没有及时拨付到位,引起农民的怨言。到2007年8月审计时,仍有80万元农村沼气、改水改厕资金(物质)未拨付到位。
3、“重”硬件建设、“轻”软件管理。一是不够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有的村一味注重“拆旧建新”、“三清三改”、“五通一气”等基础设施硬件建设,不重视“一事一议”、村规民约、乡风民俗等精神文明软件建设。干部与村民沟心通气不够,增加了农民的抵触情绪。二是不够重视内业管理。有的村只注重工程项目的施工完成情况,不重视工程资料等内业管理和工程质量。“有硬件设施可看,无软件资料可查”较为普遍。如某村建设环村公路时,建前没有招投标、建中没有监理员、建后丢了施工图,有些连工程量单也找不到。有的村建设资金等财务情况也没有张榜公布。三是“等靠要”思想较重。有的村过分依靠上级财政拨款和挂点单位的帮扶,不注重培植经济发展主导产业,新农村建设完成了,新的村级债务形成了。某村2006年新农村建设到帐收入14.25万元,投入修路改水改厕就20.35万元,到审计调查时,6.1万元资金缺口仍在等待上级的拨款。而另一个村投资30.4万元建设新农村,因为资金缺口较大,工程项目至今结算不了。
二、形成“三轻三重”现象的主要原因。
一是宣传思想工作不到位。由于基层宣传工作的偏差,以致于村民片面认为,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就是折旧建新、村容整洁。没有全面领会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民主管理”是落足点。
二是村级能人的作用未发挥。没有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村民理财小组、农村致富能人等应有的作用,在新农村建完后,没有继续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建好新村、管好新村。
三是教育培训不够。对基层干部财会知识的培训教育不够,村、组干部财务管理知识欠缺,经济管理手段单一。
四是设计不尽合理。有些设施没有因地置宜,合理设计,如上级片面要求建水冲式公厕,但农村经常无自来水冲,又无专人打扫,公厕自然臭气熏天。沼气池,很多农民嫌设计不好,填充粪料麻烦;加上输气管易老化,用不了多久就坏了。
五是后续维修管理资金没跟上。由于政府缺乏后续维护保养资金投入,维修保养服务也没有跟上,新建的广播室、图书室、娱乐活动室等设施,没人管理,只建不管,“新”的当然又会成为“旧”的。
三、健全管理制度,严格把好“三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在农村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如何克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三轻三重”现象?真正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议把好“三关”。
1、健全财务公开制度,严把“资金管理关”。第一,要严格按程序拨付资金。在办理每笔资金时,按照合同对项目实施单位直接拨付,减少拨付环节,防止资金被挤占、挪用和截留现象发生,确保新农村建设资金高效使用。第二,对财政报账资金实行全过程跟踪检查,使建设资金处于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之下,有效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第三,报账资金按照规定,实行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户储存,封闭运行,做到资金安排到具体项目,支出核算到具体项目。要建立村组财务公开制度,对新农村建设资金全面进行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第四,要严格推行项目招投标制和施工监理制,强化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增加资金使用的透明度,节约经费,减少支出,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
2、健全长效管理制度,严把“维修保养关”。一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设计新农村的一些“改厕、改水、通气”等便民利民项目,对一些不尽合理的设计,有关部门要想方设法进行改进。二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探索建立一些门前屋后卫生“三包”、绿化美化等公共管理制度。建立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公共设施管理的长效管理制度。三要解决村民理事会理事长的工资和待遇等,想方设法调动他们的长期工作积极性,确保新村建成后有人管事。四要投入专门的维修保养资金,加强对新农村广播室、图书室、娱乐活动室等基础设施的跟踪服务、维修保养。
3、健全产业发展制度,严把“两个文明建设关”。一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着力抓好文化下乡、卫生进村、“一事一议”、村规民约、乡风民俗等精神文明软件建设。二要着力培植村级经济发展主导产业。既授农民以“鱼”,更授之以“渔”。积极引导试点村因地制宜,审慎运作,搞好种植产业规划,扶持农民发展符合本村实际的主导产业,组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挥致富能人的示范和传帮带作用,逐步上规模、上品牌。走“一村一品”、“一村多品”路子,为农民找到一条长效增收的途径,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三要加强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全面领会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要求,提高干部群众的建设和管理水平、确保村民既能“建”好新农村、又能“管”好新农村,确保好事办好。()
- 上一篇:反腐倡廉教育心得体会
- 下一篇:三百工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