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大科制改革措施
时间:2022-09-23 08:35:00
导语:组织部大科制改革措施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近期,**市委组织部参照“大部制”的有关做法,探索实行了内设机构“大科制”改革,整合机构设置,优化人员组合,初步建立了“资源有效整合、人员优化组合、工作高效运转”的良性机制。
合署不合科整合内设机构设置
实行“大科制”,内设机构整合是基础,科室职能调整是关键。市委组织部内设18个科室,机构齐全,职责明确,但不同程度存在着科室之间沟通协作不够,职能不明晰等问题。为此,按照精干、统一、效能的原则,将业务职能相近的18个科室整合为10个科室,在保留原有科室设置不变、领导职数不减、职务职级不降的同时,打破科室独立办公模式,按照干部、人才、党建三条战线,把职能交叉、业务相近的科室整合为一个“大科”。如:将干部调配科与干部信息科、干部一科与县(市)区绩效考评办、干部监督室与12380举报中心合署办公,解决了部分科室职能相对单一的问题,保持工作量的大体均衡;组织科与指导科、组织员办与党员电化教育科联合办公,做到党的组织建设与党员管理教育的有机统一;成立大“人才科”,人才科、企业管理人才中心与干部培训科“三科合一”,实现人才工作的统一规划、宏观指导和重点推进。
实行部务委员“坐科制”,变“三级管理”为“二级管理”。针对以往部务委员存在着有职无责,“协而不管”、“管而不实”等问题,明确不设部委室,部务委员也不兼任科长,直接协助副部长分管科室工作,既简化了工作层级,提高了工作效率,调动了分管副部长、部委和科室的工作积极性,还解决了部委分工不明确、职责不到位、作用发挥不突出等问题。
科长无大小健全内部运行机制
“大科制”不是科室的简单重组,重点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权责配置和工作运行机制,实现机构设置与职能职责的有机统一。为此,从规范科长的职权和职责入手,统一领导,牵头负责,“分工不分家”,健全完善了“大科”内部运行机制。一是明“责”,实行统一领导。合署办公后每名科长按照科室职能分工,工作有侧重,整体为一个“大科”,分工不分家;责任有大小,实行牵头领导,明确“大科”的第一责任人和第二责任人。同时,实行逐级负责制,科员向副科长负责,副科长向科长负责,科长向部委、副部长负责,副部长向部长负责。这样做,既算好“加减法”,整合重组了重叠设置、职能交叉的科室,又做好“乘除法”,实现了“倍增效应”,做到科长、副科长以及科员之间职、责的有机统一。二是分“工”,业务工作各有侧重。合署办公的科室业务相对独立,每名科长政治上平等,待遇上一致,没有大小,不分先后,日常工作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各管一摊”,从而打消了科长的顾虑,充分发挥科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聚“力”,重点任务集中突破。对重点工作实行“项目化”管理,根据工作职能确定牵头科长,其他人员全力配合,明确工作标准、完成时限、任务分工,实行专项推进、定量考评、责任追究,在实现重点工作全面推进的同时,使每名科长既做“科长”牵头负责职责工作,又做“副科长”全力配合职责之外的重点工作,实现了多角度思维,多岗位锻炼。
唯能力不唯资历优化人员力量配置
内设机构的整合重组势必带来人员的调整分流。针对组工干部长期存在的“只求保险,怕担风险,只防出错,不求出新”、“进了组织部就进了保险箱”等观念,打破论资排辈、平衡照顾,实行机关干部年度述职评议、竞争上岗、轮岗交流等制度,切实把每名干部用到最合适的位置上去。
一是实行年度考核评价机制。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对科长、副科长进行民主评议,将测评内容细化为10项要素,分别赋予不同分值,加大工作政绩、创新发展、工作能力等指标权重,引导干部比政绩、比创新、比实效。为了保证测评的客观公正,实行“实名制”填票,统一发票、分散划票、集中投票、密封计票,并将测评情况全部向每名干部进行反馈,对10名档次低、排位靠后的干部,由主管部长提醒、诫勉谈话,指出存在的问题,明确努力方向。
二是创新竞争上岗工作新模式。打破进部年限、年龄和资历限制,采取笔试、面试、民主测评等方式,全面、客观、历史地评价干部,共选任9名科长、4名副科长,其中6名年纪轻、资历浅但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担任了科长、副科长职务。在竞争上岗过程中,由外请专家教授和全体机关干部做评委,实行“署名制”打分,既保证测评结果客观公正;实行百分制量化评分,对竞职演讲、笔试、民主测评分别确定不同的测评要素、打分细则和比例权重,比能力、比政绩、比公论,切实把善于创新、业绩突出、形象公认的干部选拔到中层领导岗位。
三是建立“双向选择”交流轮岗工作机制。事先将轮岗交流的条件、范围、程序等面向全体干部公开,由每名干部自愿选择1-3个岗位,根据岗位特点和个人特长,把在同一岗位工作满3年以上的干部调整交流到合适的岗位,共调整科长、副科长17名,占中层领导干部总数的54.8%。注重干部年龄、知识、专业、学历等结构的互补和搭配,强化干部、党建、人才等职能科室之间干部交流,共轮岗交流干部8人,占干部交流总数的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