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心得体会8篇

时间:2022-12-22 10:14:06

导语:学院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心得体会8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学院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心得体会8篇

第一篇

10月26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XX工业大学师生热切关注会议进程,通过网络、电视、广播、微博、微信等多种形式广泛收集相关信息,反响热烈。27日下午,学校分别在屯溪路校区和翡翠湖校区召开学生、老师座谈会,围绕十八届五中全会的重要意义和会议精神畅谈学习心得和认识体会。

副校长XX认为,十八届五中全会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规划蓝图。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关乎在经济新常态下,我们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如何调结构、转方式和保增长,从而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系列重要讲话,为我们指明了未来的发展与努力方向,要求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转变发展理念和方式,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XX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行业特色鲜明的全国重点大学,在装备制造、能源建设等领域承担为国家培养人才的根本担当与历史使命,在全球高等教育面临激烈竞争的形势下,应该按照五中全会的精神,创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为此,我们应当认真总结“十二五”的发展经验,采取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谋划好“十三五”工业强国这篇大文章,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打造中国制造2025升级版,实现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统战部部长XX认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描绘了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作为高校中层领导干部,也应积极筹划本部门工作规划,全身心做好本职工作,为学校改革建设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五年和决胜阶段,我们还面临许多问题、困难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在以习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改革之力打通强国之路,以改革之力谱写盛世篇章。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年教师XX表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青年教师,深切感受到我国近年来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外国专家对中国科技的快速发展十分关注并感到惊讶,对我国青年学者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十分赞赏,他们认为未来科技的中心一定会在中国。他期待会议取得丰硕成果,为国家、为包括青年教师和科技工作者在内的全体人民描绘出更加美好的蓝图。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2015级学生XX同学说:“十三五规划十大目标任务中其中一项就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名资环学院的学生,我深感责任重大,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本领,矢志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在生态文明基本理念、科学内涵、建设方式等方面不断加以完善和创新。”

数学学院2014级学生XX表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新时期大学生的学习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XX工业大学举办的多项“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就为他们搭建了很好的平台,他们将结合所学专业特点,强化自身创新意识,努力学习创新知识,积极参加创新实践,切实提升创新能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3级学生XX同学说:“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这对我们既是机遇也是要求,在实现工业报国理想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更加努力充实和提升自己。”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2012级学生XX谈到,提振经济是十八届五中全会的重要议题,制造业升级、信息经济成十三五规划热点,“作为一名工大人,我们要学好本领,传承XX工业大学的光荣传统,立足岗位为祖国的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研究生XX结合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谈到,在国家改革创新的浪潮下,研究生在科研实践中应注重内容创新和方法创新,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才能适应新的社会需求。

管理学院辅导员XX老师表示,要把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与学生工作结合起来,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创新创业教育为重点,创新日常教育管理的工作方法和思路,引导广大学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目标勤学笃实、锤炼品格、提升素质。

第二篇

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意义重大,全会听取和讨论了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XX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师生热切关注并组织全体干部学习了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会议精神。

十八届五中全会会议的主要议程为研究“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同时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之前的最后一个五年计划。在此次会议中,首次将生态文明写进五年规划,是我党和政府对生态与经济相适应的不断尝试和突破。学院各专业教师纷纷表示,在绿色皮革、合成革化学品、环境保护方面,资源与环境学院助力国家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环境工程专业学生都激动地说,要加倍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增强自身科学文化素养,将自己所学运用到环境保护工作中去,“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努力为环保事业、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时,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确认继续实施推行的“反腐败运动”,如何进行党风廉政建设、选拔出得力的官员则是党员更为关注的问题。学生党员纷纷表示要起到表率作用,不断检讨自己,严守党的纪律,诚实守信;踏上社会,进入工作岗位,要廉洁自律。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和“十三五”规划的制定,有力地提振了我们高校师生干事创业、奋发进取的信心和决心,也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XX科技大学广大师生员工在当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要深刻理解会议精神,积极参与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学科建设,努力适应国家“十三五”时期的发展大趋势。

第三篇

10月29日下午,倍受瞩目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胜利闭幕。此次会议以研究关于制定中国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主要议程。这是一次非常重要关键的会议,一方面,“十三五”是十八大以来,中国新一届领导班子的第一个完整的五年规划;另一方面,“十三五”结束之际,又是中国第一个百年梦想实现的时间节点。

连日来,XX理工大学师生热切关注会议召开。学校及时组织各学院、班级师生从电视、网络、微博、微信等多种渠道了解大会相关报道,师生们对未来五年中国的发展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法学院副院长XX教授说:“本次大会意义重大,对未来中国的发展将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我对大会的期待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对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体系的期待。十三五期间,我国要进一步加快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建设,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化轨道,以实现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大量的法科人才,我们期待着法科人才春天的到来。二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期待。十三五期间,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更重,我们要金山银山,但首先要青山绿水,我们的发展要建立在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之内。所以,一些高污染企业该转型的转型、该升级的升级,要有硬政策、硬指标。”作为XX理工大学“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研究中心”的成员,穆永强老师特别期待十八届五中全会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作出新的顶层设计、新的战略筹划,为美丽中国建设描绘新的科学蓝图,让广大人民切实享受全面深化改革的福祉。

XX是XX理工大学能动学院的一名教师。她说,正在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对‘十三五’规划,作为一名高校的一线教师,我最感兴趣的是‘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增强国力的有力手段。作为高校教师,我们一定要将创新发展、创新能力融入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到培养学生的全过程中,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为祖国实现百年目标贡献力量。”

法学院的XX同学说,在“四个全面”战略指导下的第一个五年里,中国的发展之路是向着第一个百年目标迈进。对年轻人而言,这是机遇。中国经济并不像有些外媒所报道的那样会唱衰,相反,无数创业的可能将会在这片奇迹的大地上发生。只要抓住机遇,就会走在实现理想,实现中国梦的路上。

能动学院的XX同学说,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出台我国的“十三五”规划,这对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影响。“我最关注的生态文明建设。此前,主席就到云南洱海等地实地调研,这也展示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大会提出经济增长不仅要保持“量“的增长,更要保持”质“的提升。我相信,在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后,环境问题将会引起更为广泛的重视。北京的雾霾,山西的地面下降,西北荒漠化等等问题,都将得到大力改善,让我们期待祖国更加美好的未来。”

土木学院的XX同学说,改革创新是“十三五”规划的主色调。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国家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此前,总理在中关村调研的时候,端起了创业的咖啡杯,这对我们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来说是很大的鼓励。作为一名大学生,在未来的时间里,一定要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增强创新意识,为创新中国增添自己的色彩。

据悉,XX理工大学党委不仅要求全校各级干部、广大师生员工收听、收看十八届五中全会相关报道,而且要求学校宣传思想工作部门要及时宣传全会精神,并将全会精神纳入校院两级中心组和教职工政治学习内容,在全会结束后尽快安排学习。

第四篇

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师生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积极收听收看十八届五中全会有关信息并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畅谈感想。

学院党委书记XX说:“十八届五中全会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未来五年我国发展方向,其新境界、新理念、新路径对我院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要深刻领会全会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并用以指导我院“十三五”规划的制订,明确学院发展目标,创新工作思路,以强烈的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确保我院内涵建设实现新的跨越,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

农林科学与技术系主任XX教授说:“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认真查找梳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更新理念,明确思路,细化目标任务,深化内涵建设,提升管理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

经济与管理系主任XX说:“‘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这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后冲刺和决胜的五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国必须要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国民经济收入,提高我国的经济总产值”。

基础课教学部主任XX说:“‘十三五’期间,我国将逐渐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对劳动者素质要求会明显提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学生职业道德和技能,以适应新常态发展的需要”。

农林科学与技术系XX副教授说:“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是我国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一程。作为教师我们要全面了解和把握‘十三五’发展方向、奋斗目标、美好前景,培养更多的优秀高技能人才,为‘十三五’目标实现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护理系青年教师XX说:“创新是十三五发展的最强音,我们应该把教学创新作为一项基本能力和素质。能不能付出自己的汗水、才智,能不能走出一条创新的路子,影响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成长,更重要的是关系到祖国的未来。”

第五篇

备受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全会聚焦“十三五”规划,重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引起我院师生的积极关注。

2015年11月11日,护理系全体教职员工在系党支部副书记XX的带领下,共同学习了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宣传贯彻会议精神并进行了部署。董书记在会议中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职业院校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董书记为我们描绘了“十三五”的规划蓝图,解读了五中全会公报精神。强调在这最后最关键的五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目标不可动摇,补齐民族间和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两个“短板”。做到以“六个必须”作为引领,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深化医药卫生改革,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建立更公平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贡献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人人有责。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求真务实。作为教师要为人表率,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去引导学生,进行师生互动,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尊重和关爱学生,言传身教,以高尚的情操引领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帮助学生成长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二、教育关系着民族兴衰和国家存亡,关系着学生的未来。因此教师平时要克服急躁情绪,从细微处入手,从点滴做起,用赏识的眼光看学生,注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对待学生要有耐心,不要歧视他们,注意发现他们的优点,予以表扬,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开启他们沉重的心扉,给他们创造展示自我的平台。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人,有着对学生无私的爱心,精心营造和优化育人环境,积极为他们的腾飞创造条件。

三、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注重自身师德形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学生一定要充满爱心,无论任何时候,都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用心育人。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是教师最伟大人格魅力的体现。育人不能仅仅凭热情和干劲,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教师的举止言行,就是学生学习的楷模。作为一名教师,一生要淡泊名利,甘为人梯,把自己毕生精力献给党的教育事业。用我们的智慧和能力为年轻的生命多注入一些激情,多创造一些体验,多赋予一些憧憬,让我们的生命在发现和唤醒生命的潜能中发出光和热。

四、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学习、勇于创新的教育改革实践,关注细节、追求和谐的教育价值观,确保教育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紧跟全国课改的新形势,积极参加课程改革,深入开展探究式教学的改革实践,充分发挥自己的能量。在工作中认真学习教育改革理论,用素质教育指引教学,不断创新。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使教育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披荆斩棘,正道沧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其独特的创造和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缔造出一幅丰富生动的发展图景。九十多年奋斗积累,六十多年建设发展,三十五载锐意改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益清晰鲜明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根本政治制度不断夯实,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建设不断加强,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巨大跨越。

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了党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决心和魄力,感受到了以习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言出必行的定力和善作善成的毅力,感受到了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恒心和勇气。“学无止境,达者为先”,我们将继续深入学、反复学,更准确地理解十八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实质,深刻领会丰富内涵,全面把握工作要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以勤勉实干的精神服务教育,为国家的建设输送具有较高素养的综合性人才。

第六篇

响应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共XX省委教育工委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五中全会精神的通知》,我校给予了高度重视,不仅学院领导组织了学习和讨论,下面各系部处室也都分别进行了学习和探讨。经济管理系讨论思考如何用全会精神指导、引导、规划我系的教学和“十三五” 的发展规划,如何认识和解读全会精神,开展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通过学习,看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把教育工作提到了新的高度,让我把教育工作做好的信心百倍增加。为了贯彻学习好十八届五中全会的精神,我认为作为一名高校老师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要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上来,要以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结合学校实际,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以饱满的热情将学习精神落实到每一节课、每一次教研活动和每一次主题教育活动中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于地方百姓。同时注重课上课下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积极引导学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做到生活上艰苦朴素,思想上积极乐观。

2、今后的政治学习内容重点是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好,落实好。加强自己的业务学习与职业道德观,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以实际行动提高教学质量。

3、进一步以“比教学”工作和创建高效课堂为抓手,提高学校整体质量和效益,用课题研究、校本研修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向精细化管理迈进,提高工作效益,促进学校发展。

五中全会使我进一步明确了党在新时期的总目标和总任务,明确了党的政策方针和具体措施,使我们更加坚定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使我们更加强化了跟着党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使我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工作方向和工作任务。我们将紧密团结在以习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第七篇

近日,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深入的开展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的精神。并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部分。

会上,所有教师畅所欲言,多角度阐述对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理解与感悟。大家一致认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新的重要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科学回答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了改革的方向,开启了新的改革窗口,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里程碑意义,是在中国大地上进行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五位一体“的改革设计,是众多亮点中最大的亮点。这与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形成了相互支撑的关系,释放了强烈的改革信号。

通过学习,看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把教育工作提到了更高一个高度,让我把教育工作做好的信心百倍增加。为了贯彻学习好十八届五中全会的精神,我作以下表态:

1、作为一名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要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上来,要以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结合学校实际,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以饱满的热情将学习精神落实到每一节课、每一次教研活动和每一次主题教育活动中来,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本学期后期的政治学习内容重点是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好,落实好。加强自己的业务学习与职业道德观,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以实际行动提高教学质量。

3、进一步以“比教学”工作和创建高效课堂为抓手,要提高学校整体质量和效益,用课题研究、校本研修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向精细化管理迈进,提高工作效益,促进学校发展。

全会使我进一步明确了党在新时期的总目标和总任务,明确了党的政策方针和具体措施,使我们更加坚定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使我们更加强化了跟着党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使我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工作方向和工作任务。我将紧密团结在以习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第八篇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提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要求,强调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党中央顺应人民群众的迫切期待,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的一个富有远见的重大部署,体现了增进人民福祉这一总体要求。

《建议》提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要求,是基于我国人口发展的新特征,为了更有力地应对未富先老这一新挑战。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合理的生育率水平。一般来说,保持2.1这个更替水平左右的总和生育率(妇女终身生育的平均孩子数),有利于达到人口均衡发展。从我国特殊国情出发,今后一段时期比较适宜的生育率水平,应该在1.8左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人口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均衡协调。鉴于我国总和生育率目前在1.5—1.6之间,大大低于更替水平,人口老龄化已经突出显现,人口素质亟待提高,《建议》在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注重家庭发展和关注妇女、未成年人、残疾人等人口群体等方面做出了战略部署。

一、我国人口发展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挑战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我国全面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有效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和社保就业的压力,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有力促进了人民福祉的提高。在“十二五”时期,人口发展更加均衡,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工作顺利展开,生育政策调整有序推进。特别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顺利出台了单独两孩政策,生育水平变化符合预期,实现了人口发展主要目标和任务。与此同时,我国人口发展仍然存在着不均衡的特点,集中表现为人口加速老龄化及其相关影响,为“十三五”时期及更长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未富先老”的特征愈益显现。2014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1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5.5%,预计在“十三五”期间年均净增600万人,此后老年人口的总数将进一步加大,增速进一步加快。作为一个处于中等收入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大大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仍然较低,以及逐渐形成倒金字塔形家庭人口结构的条件下,从物质赡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方面实际应对养老挑战,既是十分紧迫的任务,又是长期的目标。

人口老龄化的一个表现是劳动年龄人口的加速减少。自2011年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达到峰值后,该年龄组人口逐年减少,预计“十三五”时期每年减少规模在200万人以上。相应的,人口抚养比将持续上升,预计在整个“十三五”期间,0—14岁人口加65岁及以上人口与15—64岁人口的比率,将提高4个百分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的高速经济增长得益于劳动年龄人口增长、人口抚养比下降带来的人口红利,因此,人口年龄结构朝不利方向的转变则表明,“十三五”时期人口红利将加快消失,表现在一系列不利于经济增长的因素上面,进一步降低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

我国还存在人口素质方面的不均衡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素质不高,将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和增长动力转向创新驱动的瓶颈因素。长期以来,我国人口整体人力资本水平的改善,主要依靠受教育程度更高的新成长劳动力的进入,随着劳动年龄人口负增长以及新成长劳动力的负增长,人力资本改善的速度也会放慢。此外,提高人口健康水平、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以及支持残疾人事业,有利于显著提高平均预期寿命等人类发展指标,既标志着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是坚持共享发展理念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提高社会发展水平的直接着力点。

二、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建议》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是利用“十三五”这个重要窗口期,因应人民群众的期待和呼声,进一步释放生育势能,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高度实施人口发展战略的重大决定和举措。

从必要性看,实施这一政策调整的预期目标,是顺应群众的现行生育意愿,促进总和生育率向1.8这个水平回归,避免人口总量达到峰值后过快减少。从长期来看,这一政策的实施可减缓人口老龄化进程,在一代人之后可以增加劳动力供给,降低人口抚养比,提高经济潜在增长率。根据一些学者的估算,总和生育率每提高0.1,可以把达到老龄化高峰期时的老年人口比重降低1.5个百分点;如果总和生育率提高到接近1.8的水平,与总和生育率1.6的情形相比,可在2036—2040年期间把经济潜在增长率提高0.2个百分点。从可行性看,在前期生育政策调整的铺垫下,这一新步伐既是积极的,也是稳妥的。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全面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推动了我国从高生育水平到低生育水平的转变,实现了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目标。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人口转变阶段的变化,在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前提下,计划生育工作目标和实施方式也逐渐进行完善和调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做出了具体的部署,即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是按照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要求,在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方面迈出的一个重要步伐,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可与其实现良好对接。

生育政策调整是一个以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为目标的系统工程,因此,要按照中央《建议》的要求,把生育政策调整与提高生殖健康、妇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务水平结合起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要从两个方面着眼和着力,即一方面积极推进,努力使符合政策要求的群体能够愿意生和方便生第二个孩子;另一方面,也要做好工作,防止生育堆积现象,避免失控。因此,要做好相关的公共服务和预期引导,如加大对产科病床、医护人员、救助中心、产前筛查诊断以及托幼和义务教育等方面的投入,合理疏导生育时机,实现政策预期目标。

三、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养老是一个含义较为丰富的概念,即不仅包括物质和经济的赡养、日常生活的照料,还包括精神和心理的慰藉等内容。因此,推进我国养老事业也是一个涉及全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建议》着重从物质赡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个方面着眼,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作为一项行动计划,做出了全面、协调、配套的部署。

弘扬敬老、养老、助老社会风尚。是否具有这样的风尚和氛围,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与和谐水平。中华民族历来具有敬老、养老和助老的优秀传统,在人口老龄化加速和深度化的今天,更应该弘扬和鼓励形成这样的社会风气,营造这样的社会环境,从家庭、社区、社会各个层次和环节着力,构建老年人友好型社会,并从乡规民约、法律法规和制度体制等层面予以保障。

建设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从我国家庭人口结构和未富先老等国情看,养老服务需求是多层次、多样化的,单纯依靠家庭养老或机构养老,目前都难以充分满足现实中迫切的养老需要。《建议》阐述了中国特色的养老模式,即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居家养老与家庭养老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前者把发挥家庭养老的优势,与依托社区提供的服务相结合,形成一个互为补充、符合现阶段国情的养老模式。同时,机构养老作为一种必要的补充形式,一方面是指通过市场化或半市场化的商业行为,提供较为优质的养老服务,为部分家庭提供养老方式的更多选项;另一方面是指政府或政府与社会合作,提供具有公共品或半公共品性质的基本养老服务,对困难家庭的养老需求予以托底保障。

以改革的精神探索形成中国特色养老模式。已经经历人口老龄化的国家和我国各地,都探索尝试了多种养老及其实施形式,取得许多有益的经验。在借鉴和总结国内外探索经验的基础上,《建议》明确提出进一步改革和探索要求,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概括。

首先,人口老龄化也意味着疾病流行类型的变化,随着从低龄老年人为主到高龄老年人为主的老龄化深化,疾病、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的医疗、康复护理需要日益迫切,医疗卫生越来越成为养老服务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此,《建议》提出推动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旨在统筹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资源,完善老龄化社会保障,促进健康老龄化。

其次,养老服务事业和养老产业,同时具有公共品、半公共品和市场产品的特点,推动其发展需要全面发挥政府、社会和市场的作用。《建议》提出“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通过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既回应了我国养老服务需求激增的现状,又符合政府、社会、民间合作提供公共服务的现念。同时,养老服务和老年产业也是扩大消费内需的重要源泉,可以成为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促进宏观经济平衡的抓手。《建议》要求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通过政府向社会或经营者个人购买服务、实行股权合作等新模式、新业态、新方式,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增强养老服务能力,增加养老产品的充分、有效和高质量供给。

四、注重家庭发展,关注困难人口群体

家庭是人口再生产、经济社会活动、人力资本培养和敬老、养老、助老的基本单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和社会和谐的基础。因此,实现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目标,必须建立在家庭发展的基础上。只有使家庭这个基本单位更加和谐稳定,能够在民生的改善方面有获得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口均衡发展等战略目标才是实实在在的,才有扎实的微观基础。

家庭人口结构特征变化、人口流动性加强、人力资源由市场配置等新情况,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为困难家庭和家庭弱势成员获得经济和社会发展均等机会造成特殊的困难,对政府公共政策提出紧迫要求。这方面的问题包括:部分计划生育家庭面临劳动参与能力不足和家庭养老能力缺乏等困难;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在养育、照料和接受教育方面的欠缺;一些农村妇女和老人面临生活和生产困难;残疾人享受均等的受教育和就业机会不足;等等。因此,在全社会范围关注困难人口群体,必须与注重家庭发展紧密结合,要求政府和社会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政策环境,加大支持力度,切实保障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和残疾人在接受教育、获得就业机会、社区资源分配和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