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三严三实强化修身心得体会11篇
时间:2022-10-09 10:17:43
导语:践行三严三实强化修身心得体会11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第一篇
理想信念问题是共产党人的一个根本问题,涉及到党的指导思想、社会制度、发展方向、前进道路、党的建设等重大问题。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体现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体现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人生目的的直接反映,是人的灵魂和精神支柱。作为一名党员理想信念只有坚信不疑,才能坚定不移,只有真正坚定,才能体现先进,只有体现先进,才能实现自身价值。
习指出:“党性不可能随着党龄增加而自然增强,也不可能随着职务升迁而自然增强,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也就是说,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一靠学习,二靠实践。作为组织部们领导干部,具有“双重”职责,一方面是要率先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在学习、生活和实践中严格按照党性原则要求自己,正心修身;另一方面,从组织部门管党治党履行岗位职责的角度来讲,需要把党性原则贯彻执行到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的全过程,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实践锻炼,使党员、干部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做到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在党忧党、在党护党,坚定不移、矢志不渝、毫不动摇,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
第二篇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会沉淀多少真情。自“走基层”活动开展以来,XX镇以“干群零距离”为宗旨,以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为目标,扎实开展农村工作。结合全镇基层工作实际,我谈一下几点感触:
实现干群零距离,要注重以心交心。镇党委成立走访组。以驻村负责人为组长,驻村干部及村干部为成员,分别深入7个村,75个村民小组与群众交心谈心,走访组每个月定期走访群众15户,其中包括贫困户、老干部以及低保、残疾户,了解群众困难,倾听群众诉求,自活动开展以来,上访率由56%下降到33%,很多群众的问题在走访过程中得到解决,如后山村8组XX家房屋纠纷问题、XX村三组邓兴寿家土地灌溉问题、XX村三组XX家家庭纠纷问题以及下村六组生活用水问题等,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实现干群零距离,要坚持用情系情。XX村八组的XX,今年10岁,就读于XX村小学,成绩优异,在一年前被查出患有白血病,家里为了医病已花去了全部的费用,今年年初准备辍学。镇党委、政府知道此事后,与村、组召开会议,将XX家4人纳入农村低保,又于今年7月将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组织为其募捐4506元,使其得以继续读书。XX镇将会继续关注该学生的病情及学习情况,在政策及生活上争取尽可能扶持,同时呼吁更多安心力量给予帮助。
实现干群零距离,要狠抓以实解实。走基层不是蜻蜓点水,更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凭着干部的实际行动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镇党委、政府积极争取一事一议财政项目奖补资金13万,为小田坝村四组进行沟渠整治、务旭村一组进行关村子道路扩建,此两个项目已于今年6月底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解决了小田坝村430人的人畜饮水和务旭村136人的出行难问题。由于今年雨水量充足,XX镇各地质灾害点均有不同程度的受灾情况,尤其是长房子和白沙沟地质灾害点,镇各级领导、干部积极争取,整合资金10万余元对白沙沟和碾房沟地质灾害点进行维护,为长房子灾害点附近村民发放应急物资21套,目前镇党委、政府正与县级各相关部门积极协调、争取对长房子进行整体搬迁,解决安全隐患。
第三篇
强调:“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在“三严三实”逻辑布局中,“严以修身”居于前提性、基础性、根本性和总领性的地位,这充分说明自身修养在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作为党员干部重在修好“四德”:
一修政治之德。就强调,“政治纪律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中央也发文要求,要以、、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为反面教材,聚焦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党员干部必须自觉从思想、工作和作风的方方面面,经常检点自己是否能够始终如一、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中央的决策部署,是否能够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不能口是心非,更不能阴奉阳违。
二修信仰之德。共产党就是信仰共产主义的党,作为党员干部,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是天经地义的事。党员干部必须有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的党性觉悟和政治担当。现在社会上有一些“动辄骂党、动辄骂官”的不好现象,有的甚至把攻击党的领袖、调侃革命先烈作为一种时髦,给我们党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对于这种现象,党员干部要有清醒头脑和坚定立场,敢于与之作坚决的抵制斗争,不听之任之,不随波逐流。
三修亲民之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的事业的全部基础都在群众,党员干部的位置和权力都是群众给的,理当维护群众的利益,办好群众的事情。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态度和感情,最能反映为政做事的德行水平。要能沉下身听群众的话、静下心想群众的事,真心诚意、踏踏实实为群众谋利益。
四修爱国之德。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腾飞。但一些污损国家、否定英雄的言论,却借助现代传媒大行其道,在这种泛娱乐化的表象下是对民族文化和民族尊严的戏侮。有句话说,没有英雄的民族没有希望和未来。党员干部必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共同构建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家园。
第四篇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开展以来,各部门为群众解决了很多难题,办了不少实事,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走基层”活动中我们还一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
一是在“走基层”活动中应该更广泛的鼓励80后干部参与。80后干部普遍具有较高的学历,拥有相对丰厚的知识积淀,就综合素质而言也较为过硬,在如今时代的背景下,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才能客观综合的分析事物发展规律,更多的80后干部参与,更有助于通过“走基层”活动找出最好的解决、应对方案。同时,80后干部普遍成长于较为舒适的环境,对基层缺乏了解,通过“走基层”活动也有益于80后干部认清现实,快速成长。
二是在“走基层”活动中应该更广泛的推动计算机、互联网的应用。随着科技发展,计算机、互联网已成为日常生活的必备工具,也是“走基层”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办公工具,然而,计算机、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太快,村组干部有些跟不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走基层”活动的效率。“走基层”活动不仅是简单的访民情、解民忧的送温暖活动,同时还要肩负起传播新知识、推广新技能的责任,不仅要授人以鱼,还要授人以渔。
三是在“走基层”活动中应该更广泛的鼓励群众参与创业、创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大背景下,“走基层”活动要与时代要求紧密结合,积极组织打工返乡、毕业返乡等有志创业的群众开展相应创业培训,鼓励并帮助基层中思维较为开阔的群众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摆脱传统观念束缚,积极思考,追根求源,助推基层群众自主创业,自立创新。
第五篇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俱乐乡以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我有几点感悟。
下基层,要积极转作风。乡党委从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入手,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寻”,走进全乡5个村、22个组进行寻访。要求寻访人员不定期主动深入群众家中上门寻访,及时将寻访问题记录在民情日记本上进行汇总,能当场给群众解决和回复的当场处理解决,不能解决的将收集的情况带回乡政府汇总建立台账,进行专题研究解决。截至目前,各寻访组总共走访群众1400余人,为群众答疑解惑 80 余个,解决群众实际生活困难 10 件,真正做到“民呼我应、民盼我为”。干部作风转变了,沉下身子接到了地气,为群众排忧解难聚集了民气,发现不足敢于逗硬树立了正气,干群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密切。
下基层,要尽心解民难。人民群众是主角,是根基。所以机关干部要多下基层,多与群众交流,了解群众真正所需,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我们了解到XX村一组的XX,妻子早年过世,家中有80多岁的老父母和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俱乐乡党委政府走访慰问后,为其办理了低保对其进行帮扶,减轻了XX的经济负担。
下基层,要将爱心传递到家。乡党委班子成员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全面了解了群众家的情况,中心村一组五保户徐发坤年幼时因病致腿部终身残疾,多年来该村民自强不息练习独立行走,尽其所能辛勤劳动。今年4月,在劳作中不慎摔伤。尽管负债十余万到华西医院手术治疗,仍重度瘫痪在床。为重燃徐发坤的生活信心,将乡党委、政府及村级班子的温暖传递到普通家庭,8月1日,俱乐乡组织乡村干部前往该农户家中探望病情,并送上爱心慰问金3800元。下一步,俱乐乡将持续关注该村民的病情,在政策上、生活上进行帮扶,同时呼吁更多的爱心人士给予关注。
第六篇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现实危险。如何做好群众工作?我认为,关键是要迈过“三道坎”。
一是走得进“心坎”。所谓“心坎”,指的是内心深处。党员干部必须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走进群众的“心坎”,以心换心,以情融情。在感情上亲近群众,真正把群众当作朋友、当成亲人,以民忧为己忧,以民乐为己乐;在行动上融入群众,放下架子、伏下身子、走下车子,多交几个基层朋友。自“走基层”活动开展以来,我们走访了235户群众,对食品经营户开展食品安全法培训23场,培训人数352人,通过食品安全法的培训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与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让群众深切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保障了群众的食品安全。
二是降得下“门坎”。所谓“门坎”,是指门框下部挨着地面的部分,也有人戏称为“绊脚石”。降低门坎就是要善待上门办事的群众,在人格尊严上平等对待、平起平坐,在工作态度上平易近人、平心静气,切实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在政务中心窗口服务的吴永洪同志,对待前来办证、咨询的群众热心、耐心、真心,经常延长工作时间,因为很多是乡镇上过来的群众,有些比较偏远,晚了就没有车回去,他说他加半个小时班,群众就可以节约一天时间。
三是垒得起“堡坎”。所谓“堡坎”,俗称挡土墙,其作用在于夯实基础、保持稳定。对于群众中的矛盾纠纷,要勇于正视、妥善化解,防止小纠纷演变成大矛盾,局部性问题扩散为群体性事件。食药工商质量监管局是个密切接触群众的单位,有监管的责任,有处罚的权力,所以也容易与群众发生矛盾纠纷。在“走基层”活动开展以来,解决矛盾纠纷16起,开展“食品安全教育宣传”5场,发放宣传单2654份,引导群众树立法纪观念、增强公民意识,借助群众的力量促进化解矛盾纠纷、加强社会管理。
第七篇
XX乡按照“三严三实”要求,切实改变下村进组方式,由家访式下乡转变成结合问题实地考察,有效推进了干部作风转变。
亲亲民众,不当“官老爷”。从前下乡也知道基层设施建设基础差,担子重,可是现在天天去实地摸排,才发现情况有多糟;应该怎么改,往哪方面改,才算心里有数。如XX乡的水利项目,从前也是“专人专项”只有水利员负责,走高山往深林察看水情,具体的情况驻村干部还真不知道,现在一纠作风,再高的山驻村干部也得爬,看看咱们的水利哪里有问题。以前是只要水下来,通畅就行,堵了就疏通,断了就接上,没想过要防治;现在我们重新规划,调整水路,确保顺畅,缺水时有储备,丰水时有疏导。
去去一线,不当“客里空”。如今的农村,多的是外出务工的青壮年,给农村带来了很多新问题,一些青年夫妇外出务工,一年回来就多了个无证生育的小孩,按照国家规定要罚款上户;还有的青年,在外出务工时,找到了对象,办了传统结婚的仪式,就觉得算结婚了,可是他们不知道婚姻的法律效力是必须要婚姻登记,然后生了小孩一上户说非婚生育要交社抚费很愤怒。究其原因,就是宣传措施不到位的结果,如果我们乡镇干部能多跑村跑组,在流动人口较多的村组宣讲政策,散发传单,村计生专干包责到户,对流动人员一定先办证后务工,定期回访,提醒监督,再不识字的村民也能自觉遵守。
结结穷亲,不做“高富帅”。不去基层走,疏远干群关系,老百姓的名字你叫不出,导致平常任务推不动;只有干部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干部当亲人。群众对于一个干部的评价标准并不高,他看的就是你当干部的能不能坐坐他家的板凳,能不能喝一口他家的水,能不能静下心来听一听他们说的话。你只有成为群众的贴心人,才能听到真心话,才能让“走基层”活动落到实处。
第八篇
近日,县检察院在学习关于“三严三实”重要论述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在“严以修身”中“严什么、怎么修”组织全员干警进行了讨论。通过学习交流,我对如何认真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做一名有理想、有能力、有担当的检察干部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一是强化党性修养。要做一名有理想、有能力、有担当的检察干部首先要有过硬的党性修养,一方面,要深入学习党章,进一步增强党员意识,着力根除思想上、行为上不符合党员标准和党性要求的东西,坚定理想信念,拧紧“总开关”,树立正确的公私观、是非观、义利观、价值观,确保信仰上不产生动摇,精神上不失去支柱,前进中不迷失道路。另一方面,要摆脱名缰利锁束缚,积极培养健康生活情趣,慎交友、慎嗜好、慎所欲、慎所处,时时警醒、处处检点、事事约束,自觉远离低级趣味,抵制不良兴趣,切实做到把得住根本、管得住小节、守得住底线。
二是强化作风修剪。要做一名有理想、有能力、有担当的检察干部还要有过硬的作风素养,要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载体,结合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认真落实有关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规定,进一步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廉洁意识,划清“公”与“私”的界限,坚决守住底线,继续修剪“四风”,在“长、常、细”上下功夫,绝不以权谋私、以案谋私,提升拒腐防变能力,在崇严尚实、遵纪守法上为群众作出表率。
三是强化问题修理。要做一名有理想、有能力、有担当的检察干部离不开过硬的自检能力,要通过此次“三严三实”活动的高标准、严要求,盯紧盯牢个人存在的“不严不实”突出问题,以钉钉子精神解决问题,做到查摆问题要“实”,剖析问题要“深”,整改问题要“快”,逐条梳理、逐项整改,以整改成效取信于民、推动工作发展。
四是强化能力修炼。要做一名有理想、有能力、有担当的检察干部归根究底还是要有过硬的工作能力,当前,一是要结合宁南正在开展的领导干部读书活动,列出学习书目清单,认真读原著、学原文,勤思考、悟精髓,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升科学决策、明辨是非能力,保持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二是要以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为重点,加强检察业务知识学习,提高法律监督能力,争当学习型、知识型、复合型检察官。
第九篇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前夕,在北京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并要求广大县委书记要“做政治的明白人,做发展的开路人,做群众的帖心人,做班子的带头人”。这对县委书记乃至广大党员干部提出的鲜明价值标准。
一要锤炼坚强党性,做政治的明白人。作为党员干部第一位的要求是对党忠诚、政治坚定。正所谓“信之愈深,行之愈笃”。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中把握方向,才能做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才能在行动上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做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业绩;才能坚持用远大理想为人生导航,自觉把人生追求同祖国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要强化责任担当,做发展的开路人。敢于担当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价值追求。正如习所指出的,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领导干部要强化勇于担当的意识。坚持把党的原则、党的事业、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在大是大非上立场坚定,敢于坚持真理、讲真话、讲正气,不随波逐流;在急难险重面前不回避、不推诿,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在处理问题上能从全局出发,担当重任、敢于碰硬。既要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又要千方百计见成效,对已经明确的目标任务,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细抓实抓到位。
三要常怀为民情怀,做群众的贴心人。政绩为谁而树,是我们做好本职工作的核心问题。习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衡量干部是否合格的一把标尺,就是能不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维护人民利益作为第一选择,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追求,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来做决策、办事情,把党的宗旨落实到思想上、感情上、行动中去,进村入户,直接倾听群众的愿望和呼声,感受百姓的情感和甘苦,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四要坚持为政清廉,做班子的带头人。保持思想纯正、品行端正、处事公正、为官清正是领导干部最重要的政治品质。要正确对待名利。名利要不来、争不来、骗不来,只能“为”出来、干出来。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做到任何时候都能受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顶得住歪风,管得住自己,出淤泥而不染。要懂得“官”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权”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干部就是服务,权力就是责任。要常怀敬畏之心。要敬畏信仰、敬畏法律、敬畏组织、敬畏人民。经常对照党章、对照法律法规检查自己的言行,严格要求,洁身自好,干净干事,做一个知敬畏、守底线、有原则、清正廉洁的人。
第十篇
很多干部觉得作为一线的乡镇干部,本身就是基层人员,觉得“走基层”这个事情不关乡镇的事,始终是应付了事。参加“走基层”活动后,作为我们乡镇干部,最大的体会就是:走基层,难忘记。
难忘记,选择工作的纠结。大学毕业的时候,有很多外面优越的工作可以选择。但当成为家乡基层乡干部的机会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犹豫了,是拿着一个月四五千的工资,可是将一直漂泊在外,还是去当这个能回到家乡,但是只有一个月两千多块钱并且我所学的技术大部分都会无用武之地基层干部?因为选择,我纠结了好多天,想了很多,到底什么才是我想要的。最终我选择了回到自己的家乡,选择了做一名基层的服务人员。因为在我的内心深处总有一种声音在回荡,那就是“回来”。家乡养育了我,我应该扎根基层,应该去为家乡人民服务。我是一名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应该将自己的精力奉献在农村。我有着恋家的情结,这里是我的家!还记得第一天从镇上的宿舍里醒来时,睁开眼看到窗外的一片田地,听到鸟儿在外面唧唧喳喳的叫声,深呼吸闻到一阵阵乡土的气息。心敞亮了,笑开心了,那时我便肯定的知道了我的选择是正确的。我相信,在这里我一样可以展现自我的价值,一样可以有一个无悔的青春!
难忘记,转变身份后的渴望。从一个学生跨步到一名基层工作者,身份的转变,我没有不适应,更多的是对各种工作的好奇,更多的是在想我能做多少,我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有多好,年轻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渴望得到群众的肯定,我也一样!我希望看到别人对我投来信任的眼神,希望看到我带给他人更多的欢乐!
难忘记,基层工作者的默默奉献。在开展“走基层”工作以来,我们乡镇基层干部牢固自己的信念,时刻提醒自己的身在基层、融入基层。在蚕桑生产的一线,巡防在田间地头、深入到百姓家中;在冬季马铃薯的种植、销售过程中,跟着农民一起学种植,搞生产;在“走基层”活动期间,联系群众、融入群众,了解群众所思所想。这些工作,看似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可言,但它需要一份责任心,一份对待工作的认真态度;这些工作,从一开始的新鲜到后来的疲惫,我真切体会到凡事想要做好都不容易;这些工作,只是基层工作的一个缩影,只有真正从事了基层工作才真切的体会到基层工作者的不容易。
乡镇工作经常20多天不能回家,对于我们年轻的、没有什么家庭负担的人,还没有什么大不了,可是想想周围的领导、大哥大姐们,他们上有老、下有小,可我从来没有听到他们有过任何一句的抱怨,没有看到他们有一丝的工作懈怠。他们带着强烈的责任心,抱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日夜奋战、无怨无悔。这种精神,在悄无声息的感化着我,这种精神,在慢慢的注入我的骨髓。有这样一群心里装着群众、时刻深入基层的领导和同事,我相信,在他们的影响和帮助下,不管再苦再累的工作,我同样可以像他们一样努力的做到最好!
第十一篇
“走基层”活动中,我走进XX村,与群众同吃住、共劳动、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
吃过乡亲的农家菜,才知道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
XX村是一个纯彝族聚居的边远山区农业村,全村主要物产为玉米、小麦、烤烟,其经济主要收入是烤烟及畜牧业。2014年,XX村农民年人均收入6700元,经济较为贫困,全村还有贫困户29户;XX村交通通讯也都很不方便,1个村民小组未通公路,未通电农户9户,2个村民小组65户居民存在人畜饮水困难。
走在XX村蜿蜒的山路上,脑海中不停的出现与这里的干部和乡亲谈心的内容,他们是多么迫切的希望我们的到来,能给这里带来好的变化,能改善乡亲们的生活;XX的现状深深地刺痛着我的心,想说爱你不容易,但是我决心把帮助XX村发展作为“走基层”活动的重心,为百姓奔走呼吁,尽一份绵薄之力。
没有一种事业,比服务群众更高尚
“这是真的吗?组织部真的决定帮我们二组修公路了吗?”一位村民关切的问道,我说:“这是真的,部领导了解我们XX村的情况之后,制定了《中共宁南县委组织部帮扶XX村规划》,你们小组的公路就是其中之一”。后来我了解到这位村民是二组的任友日,他们小组没有通村公路,出行极为不便,特别是卖烤烟的时候,只能用肩挑背抗走很远的山路才能把烟叶卖到烟站,路途崎岖又危险。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将这条二组的通往外面世界的路修好,不让“蜀道难”再被人们提起,要让它彻底的成为历史。几天下来,山上的冷风吹着我的脸,有些冷,嘴唇也开裂了,身体也感觉很累,但是看着这里开始的一点点的改变,一下子不觉得冷了,也有干劲了,并在心里告诉自己:没有一种事业,比服务群众更高尚,收拾好心情又投入工作中去了。
真正走下去,才能温暖百姓的心
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去一次XX村,和村民朋友生活一段时间。这时间有时长有时短,但都过得很有意义,要么和农户一起平土整地、要么和农户一起谈天说地。
4月是XX村最迷人的季节:杨柳吐绿、草长莺飞,晨曦下,辛勤劳作的乡亲似乎把这景衬托得更迷人。在这个村民思想积极向上,生产生活状况良好的村子里,只要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用心“驻”村,用爱“助”村,把村里事当成自己的事,把村民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工作就一定能干好。用行动让改变发生,才能温暖乡亲们的心,让他们心中没有“围城”。
- 上一篇: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 下一篇:工业设计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