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挂职学习心得体会

时间:2022-04-26 10:56:26

导语:中学挂职学习心得体会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学挂职学习心得体会

2014年10月,我荣幸地被县委政府和县教育局选派到附中(以下简称“附中”)挂职学习三个月。10月10日,与到二附中和附小挂职学习的两位校长一道,在大学到挂职的副县长带领下,我们一起到了三所学校报到。报到时,大学及三个学校对我们的热情接待和精心安排,让我们对即将到来的学习岗位充满期待。回顾三个月来的学习经历,深感自己在工作能力、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等方面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和提高。

一、学习的基本情况

鉴于这次挂职时间较短,学校没有给我安排具体工作,主要根据我的意愿,采取全面了解、有所侧重的办法开展调研、学习和交流。三个月来,我自觉服从安排,积极争取主动,不断总结好的经验,学习好的做法,接受新的观念,较好完成了挂职锻炼任务。

(一)主动融入集体。进入附中的第一天起,我就进入了副校长的角色,较快地参与到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教育科研、教育管理等的活动中,与领导、老师融为一体。期间我重点参加了学校的党政联席会,不断学习他们的办学思想、科研意识、学习精神和管理方法。特别是参与每周的“晨会”、教代会、教师培训成果展示会等更是受益匪浅,在其中我边看边学、边学边思,不断提升自己。

(二)积极参加活动。只要有活动我就参加,附中是名校,基本上每周都有国内外的学校领导到校参观学习,我抓住机会,深入其中学习不同学校的办学经验。利用一切机会聆听专家讲座,特别是利用晚上不断到大学光华楼听讲座,以此拓宽视野,丰富知识。积极参加附中教师户外拓展活动,学习他们培养团结意识与合作精神的经验。

(三)深入课堂学习。课堂才是了解教学的主阵地,所以我抓紧时间体验课堂,听课27节,这让我对附中的教育教学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胡凌、方勇等老师的课,更是对我今后更好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大有裨益。

(四)交流、借鉴经验。多数时间我深入各处室,了解教务处、德育处、总务处、办公室等部门的运作情况,并对照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经验的取舍。

(五)多渠道学习。认真研读学校报刊杂志、教师论文,把看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收集、翻阅档案材料,学习他们的规章制度,并加以整理,做好学习笔记,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

二、总体感觉

附中始建与1950年。1962年定名为“大学附属中学”。“”以先秦《卿云歌》中“日月光华,旦兮”诗句定名,取光华日新、自强不息之意,寄托着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附中始终坚持大学办学理念,秉承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素以教风学风严谨踏实、学生基础厚实闻名。学校在继承发扬传统特色的同时,对“基础”的内涵不断延伸拓展,遵循“以德育为核心,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宗旨,针对高中生生理心理特点和高校学习的需要,更加强调学生自主发展,给学生创设学习和发展宽松的环境;尤其重视学生对于多元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要求老师指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学校的主人、国家的主人、时代的主人”。现在附中已逐步发展并形成了“重基础、重能力、重创新和重个性”的办学特色,成为了上海基础教育四大名校之一。

三、引发思考的体会

(一)、实效的德育工作

德育的核心在于“育”,是心与心的交流,是在日常生活中、在点滴小事中感受道德规范,是谆谆教诲,循循善诱。附中着眼于学生的整体素质和长远发展,确立了“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创新”为目标,管理制度严格,课内外活动丰富,育人方式灵活。

附中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不断探索新形式下与时俱进的德育教育新途径,已形成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为主旋律,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养成为主的德育新格局。附中校园文化建设就充分体现着学校的育人宗旨,在环境设计上,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校园静谧,环境怡人,教室不是学习的唯一场所,教师也不是唯一的知识传授者,室内室外,校内校外,学生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无时无刻不在感染、教育着学生。学校楼房的命名,每一楼层文化熏陶的精心布设,让每一幢楼都会说话,浓厚的人文校园对学生不断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坚持每天的升国旗制度,特别是每周一的“晨会”,更显其重要。“晨会”由学生组织,内容包括升国旗、总结上周的学习生活、本周应怎样做等,会议的庄严、肃穆形成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爱国教育、集体教育风景线。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的开展,让整个校园形成了文明向上、活泼和谐的精神风貌。“值周班级”每周对校园纪律、卫生、安全、学习生活等情况的总结、通报,都能让校园的隐患或一些不稳定因素在第一时间得以排除。两周一次家长意见的收集、假期家访工作的开展,更是为家校的共同教育搭建了平台。我到德育处学习“学生违纪处理办法”时,问到学生打架怎样处理,德育处的领导笑着对我说,她管理四五年来,学校从未发生过打架的事件。这一回答充分体现了附中在育人上的显著成效。

(二)、和谐的班子群体。附中领导班子的工作辛苦、劳累,但他们开心、快乐,他们善于释放自己的思想、观点、看法,善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民主和谐、相互尊重的工作作风,提高了班子成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首先,附中的党政联席会是和谐的、高效的,学校的一个个议题均能在会议中轻松愉悦地解决。其次在日常工作中学校实行的是人性化管理,创设的良好的工作氛围,使班子成员形成了较强的合力,在群众中威信很高。班子的集体形象,使附中整个校园充满了良性的竞争氛围,各个部门的教师群体都能以班子为榜样,争创优秀年级组、优秀部门、优秀个人。挂职三个月来,通过与领导交流学习,与各位中层干部沟通,使我感受到,作为学校之领导要适时不断地给予教师智慧的启发、精神的熏陶、行为的鼓励,用自己强烈的敬业精神、求真的科学态度、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激励、引领教师,进而使领导的工作充满人文精神。三个月来,我一直都被他们的团队精神感染着。

(三)、严谨的教学、教研

附中重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坚持科研兴校,坚持以创新教育为核心,全面深化教育科研。学校利用多种形式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展开讨论、通研教材。学期初,备课组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统一制订授课计划、系统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和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主抓学生、家长对教师的评价,每学期学校都组织学生《教学评估调查表》测评、两周一次学生家长《家校联系手则》意见填写等的收集、统计,结果均由学校办公室以书信的形式传达给教师,所以附中的教师首重学生和家长对自己的评价,这就带来了教师重视每一堂课、关注每一个学生。附中在组办特长教育已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每学期开设110多门选修课,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科学多样的教育方式,特别是“菁英计划”更是为附中学生架起了一座座桥梁,促进了他们与不同生活环境下的同龄人的交流、与这个多姿多彩的社会的交流,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供了宽广的平台。另外,专家的指导引领,教师公开课的评议,校报、学报的创办,教师专业发展奖的激励措施等,更是为学校争先创优的教学、教研培植了土壤。现在附中特色的教学、教研模式已发挥出了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四)、创新的学生管理

在学生管理上,附中成立了学生事务办公室。学生事务办公室是学生与学校各部门之间双向交流的桥梁。部门以“服务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指导原则,以打造“创造性、创新性劳动”为目标,以“服务至上、效率至上”为工作理念,以“学生生活的科学化、合理化”为主线,协调学校资源,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

学务办下设“学生事务中心”、“学生健康中心”、“生活指导中心”和“升学指导中心”四个中心,围绕“学生宿舍管理”、“学生校服”、“学生助学金申请与审批”、“食堂卫生监督”、“学生身心健康”、“生活常识指导”、“住宿生社团”、“升学指导”等环节开展工作。

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自主发展”,开阔视野,增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学生事务办公室组织20多位生活指导老师开设了18个“住宿生社团”,来实现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和谐统一。其中生活指导老师给予学生学习、生活上的规划建议,适时引导学生思想,帮助住宿学生适应集体生活,疏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向人格完善,思想成熟,性格大气,有理想有追求、有社会责任感的青年发展。学生健康中心则是以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宗旨,积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向学生讲授适合高中生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和心理调适的基本技巧。开设了“如何面对挫折、提升抗逆力和认识自我”等公开课程,使学生学会运用心理学的方法,提升生活品质,帮助学生向“生活和谐,身心健康,快乐成长”的方向发展。

(五)、梯队的师资建设

附中已形成具有特色和传统的教师培训机制,并收到了切实的效果。

1、新教师培训。“助你起航”新教师培训工作已成为附中自培项目。学校以“融入附中,学为人师”为培训目的,从新教师需要出发,通过集中专题研修、组室业务指导、教学观摩研讨、制定个人发展计划等活动与形式,对新教师进行规范化培训,旨在帮助新教师:了解学校发展历史、办学特色、发展规划,增强归属感和认同感;认识学校工作意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树立爱岗敬业的信念,熟悉本职工作的基本流程与教育教学的基本方法和要求;在优秀的学科教学团队的浸润下,尽快实现角色转变,融入新的环境,增强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学校还为新教师聘请带教老师,教学带教两年,开展“传、帮、带”工作,要求专门的指导教师在带教过程中,以提高新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形成良好教育教学行为规范为目的,同时引导新教师制定科学合理的三年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为个人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这样的培训,使新教师缩短了“适应期”,加快了“成长期”。

2、骨干教师培养。附中党政负责人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在不同场合都在强调教研组、备课组的作用与人才培养的内在重要关系。在选拔培养优秀年轻干部的工作上,学校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拔标准来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在骨干教师培养的过程中,学校坚持开展民主推荐,通过轮岗、挂职锻炼等各种方式,加快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打造专业、成熟、能干的教师队伍。特别是“聚焦课堂、课题引领、专业成长”的“双名工程”,“青年教师沙龙”——围绕师德、教学、科研等主题,邀请相关学科的青年教师共同探讨困惑,寻求方法,相互激励,并邀请高级和特级教师们前来和青年教师座谈,分享经验——等活动,对骨干教师的培养更是硕果累累。

3、其它培训。在教师培训中,附中将专业教师分为“成熟教师”、“发展中教师”、“青年教师”三个群体,在整体提升、互助互动提升的前提下进行针对性培养(提升)。对成熟型的教师,学校致力于寻求机遇、帮助他们总结、展示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通过送出去、出版著作等方式扩大他们的社会影响,协助他们在形成风格、形成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引领本校教师进步;对于发展中教师,学校主要任务是推动他们形成特色、走向成熟。学校聘请有关专家总结他们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上的得失,规划他们教育教学前景,为他们搭建各种展示交流的平台,激励和推动他们尽早尽快地走进成熟教师的行列;对于青年教师,学校有更为细致地打造培养计划,以“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为职业目标,每两周一次的培训活动、每学期一次的外出考察交流、每年度一次的调查研究、论文比赛和教学奖赛,与其他的校本培训活动一起组成培训课程的基本格局。在格局内部,则是基本功、教学理论、校园文化、课堂意识等分项培训。其中的“附中教师论坛”是附中校本培训工作的特色。论坛鼓励学校特级教师和优秀教师走上讲台,阐述教学理念,分享教学经验。通过教师论坛把学校优秀的教师资源、严谨的教学传统、独特的人文氛围辐射和传递,让优秀教师思想和魅力辐射、感染、鼓舞全体教职工,使学校的传统和精神在每位一线工作的教师身上得到延续。

这次挂职工作,既是我学习的过程,也是回顾、反思与整理自身教育教学理念的契机,尽管校际差异很大,但附中在教育教学管理及教学实践中的先进经验和方法,必将对我今后做好学校管理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