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众路线活动学习心得体会3篇
时间:2022-04-22 09:20:45
导语:党的群众路线活动学习心得体会3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第一篇
近几年我县科技创新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较还有很大差距,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诸多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意识与当今科技浪潮不合拍。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大部分没有实创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科技工作未能真正摆上议事日程,科技工作无计划、无目标、无责任、无奖惩。有的企业宁愿花重金做广告宣传企业、产品,却不愿在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上增加投入。
2、公民的科技素质与现代生产不适应。公民的科技素质不高,农村基层干部中还有相当一部分示能较好地掌握农村实用技术,缺乏对农业生产技术指导的能力。一些村干部和农民文化低,对新知识、新品种的接受能力差,推广应用慢。
3、科技投入不足。科技投入不足是科技创新发展的瓶颈之一。近几年,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加大了科技投入,但由于基数低,还不能适应科技迅速发展的需要。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省2006—2020年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若干配套政策意见》的规定,县级科技三项经费应“按同级财政预算——而我县2007年至今为每年50万元,还未达到财政预算内支出的0.05%。企业和社会力量的研究开发投入不足,风险投资机制没有形成,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经费还不到销售收入的0.01%.
4、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发挥得不够。一是企业创新活动不足,全县现有23家规模以上企业,今年开展了研发活动的只有3家。二是创新能力较弱。目前我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企业只有5家。三是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尚未完全形成。目前,只有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自己的研发机构。同时,创业投资企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创业协会等市场组织的作用发挥得不够理想,无法满足企业创新活动的多样化服务需求。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科技工作中,应在如下四个方面深化我县科技体制的改革。
一、强化企业的主体作用,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新的科技技术创新体系”。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技创新,关键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一要引导企业确定持续创新的理念。要引导企业突破小富即安、急功近利的思想,树立以科技创新求生存,促发展的理念。二要建立和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新的科技创新体系”要大力支持企业与知名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活动,联合科技攻关。三要增强企业的品牌意识。要鼓励企业创造条件,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重点新产品和省级重点新产品等。
二、加大科技创新的财政投入,为科技改革创造基础条件。
一是要加大政府对科技的投入,科技三项经费占本级预算内支出的比例,力争达到1%,建立县科技进步奖励基金,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用于支持重大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和引进技术的再开发。同时要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认真落实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和有关政策,保证企业的研发经费达到产品销售额的1%以上。二是要加快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搞好科技信息平台建设,要积极筹资建立县科技中心(科技馆)和乡镇科技活动室,为科技交流、科技培训、科技咨询、科技成果展览提供必要的场所。
三、不断改进运行机制,布尔什确保各项科技政策有效落实。
建立便捷、高效、规范的远行机制,便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能够享受到科技创新激励政策。今年要重点研究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和《县鼓励投资优惠办法》等运行机制,理顺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减少审批环节充分发挥政策对促进企事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研发水平的引导和带动作用。
四、加强科技管理部门的自身建设。
建议县委、县政府理顺县科技局的机构设置,调整其人员结构。首先是把县科技局列为县教体局内设副科级单位(核定领导职数)正两副、行政编制7名、事业编制5名(县科技情报站的编),再在县科技局增挂县知识产权局的牌子,让科技局独立运行,从而增强其科技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篇
为响应党组织的号召,我单位于2014年3月展开了以推动党的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为主题的学习教育大会。
群众线路是党的根本线路,它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托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往。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上风,因此我们要在围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条件下,在全党深进展开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题目,进步做好新情势下群众的工作能力。
首先是要高度重视抓好落实。要牢固建立为人民服务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观点,虚心向人民学习,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始终站稳群众态度,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切实增强贯彻党的群众线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抓好落实。
其次是要加强勤奋务实的作风建设。提倡说实话,出实招,办实事,使务实成为一种风尚,端正工作态度,以实际行动体现在作风转变上。调动大多数人的积极性,切实解决庸、懒、散、奢不良风气,加强绩效考核和纪律考核,构成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使全体职员不会懒、不敢懒,更不敢不作为,乱作为。对存在庸、懒、散、奢,不作为、乱作为,索拿卡要的人或事,要勇于过硬,勇于处理,勇于暴光,令人人畏敬制度、纪律。
最后深进基层,走进群众,固化为党员干部的常态行为,一切为了群众着想。展开“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乘着“创先争优”活动的势头和东风,通过系列办法举措,让党员干部深入剖析在贯彻群众线路中存在的题目,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知道“我是谁”;借助鲜活有效的活动载体,让党员干部走基层、接地气、转作风,始终与群众站在一起,明确“依托谁”;弄懂“为了谁”。
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要坚持把实践锻炼作为党员干部增强党性、改进作风、提高本领的重要途径,坚持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完善建立联系点、联系困难群众、到基层特别是贫困地区帮助工作等做法,鼓励党员干部到基层和艰苦地方锻炼。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的生动实践中,不断强化宗旨意识,培养群众感情,增强工作本领,进一步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着力提高服务大局、推动科学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协调各方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
第三篇
党的作风影响和决定着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反映和体现着党的作风。十八大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我们党的老传统,也是新时期新要求。只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大树扎根于沃土,高楼立足于基石”。人民群众是我们事业发展的根基,也是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力量。作为基层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一定要心系群众,融入群众、服务群众,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才能获得群众的支持。做好群众工作要做到“三入”。
一要身入群众,关注民生。就是要走出机关,走出文山会海,扑下身子、放下架子,到群众中去。同志曾经指出,“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群众生活在最基层,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情况感受最深切,也最有发言权,反映的问题往往最真实、最可靠、最准确。通过与群众面对面接触、交流,特别是注重走访偏远的地区,困难的群众,了解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听取他们的意见,可以掌握最真实、最鲜活的社情民意,可以拉近干群距离。
二要深入群众,解决民困。就是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想法设法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群众最讲实惠,不需要干部对他们讲大道理,也不需要干部和他们不疼不痒地套近乎,而是希望干部能根据他们生产、生活中的合理需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一个群众的事情,对于全局来说可能很小,而对群众自己来说,则事事牵动人心,件件都是大事,有的还是急事、难事。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就会牵动他们的情绪,影响他们的生产和生活。这就要求干部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深入思考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并加以分析,找出问题的主要症结,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三要心入群众,维护民利。就是要带着深厚的感情,真心实意地同群众交朋友,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时刻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挂在心上。马克思指出,人为之奋斗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群众工作必须以维护群众利益为依归。群众利益无小事,要树立干群一家的理念,把人民群众当成家人,把群众来信当成家书,把群众之事当成家事,群众工作当成家业,带着真心、带着感情为民办实事、为民谋实利。
- 上一篇:临床药学开展新思路
- 下一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工作计划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