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感想

时间:2022-02-21 10:55:00

导语:生物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感想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生物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感想

在每一个青少年的心目中,自然界的一切有着极大的吸引力。用科学知识去探究自然界的奥秘,会在他们心中激发起不断探索自然,了解自然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起强大的创造力。从这个意义上说,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结合近几年课外生物科技活动的辅导,浅谈几点自己的认识、做法和体会。

一、开展生物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具体做法

1.呵护好奇心,激发探究欲。笔者所面对的学生全为高中生,他们喜欢形象的、刺激的、新奇的和有趣的事物,厌烦枯燥无味的东西。要想激起学生对生物科技活动的兴趣,可通过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让学生主动体验,丰富中学生的精神生活,使他们产生科学情感,学会科学探究,形成研究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培养青少年科学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生物教学和平时与学生的接触、交谈,主动了解学生对什么样的科学问题感兴趣,不断地给学生创设能激发新异感的科技创新活动情境,激发他们的探究欲。

2.激趣点拨,发现问题。生物科技创新活动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或者说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旨在为学生创设各种动手、动脑的机会,同时也是扩展想象、激活发散思维的过程。在学生自主开展的科技活动中,教师跟踪辅导,不断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及时点拨、不断涌现新的问题。比如,在开展“验证细菌分布广泛性”研究性课题时,及时设疑:“在培养细菌的过程中能否出于好奇,随便打开培养皿盖?为了提高温度,能否放到太阳底下晒?观察过程中能否随便接盖后习惯性用手去摸或用口去吹?实验结束后,培养物、试管棉塞如何处理以及试管、培养皿如何洗涤”等等。学生受启发的过程也是学生思考的过程,发现还有许多未知领域值得去探索。同学们在思考、讨论、归纳、寻找答案等过程,也是一种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通过此活动,同学们对教材中“学习微生物培养基本技术”内容进行了创造性的改进和完善。

3.自主选题,自主探究。教师在平时生物教学和课外生物科技活动的辅导过程中,不断积累具有兴趣性、新颖性、前瞻性、创新性等特点的课题素材,为学生的自主选题提供尽可能大的空间。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提供便于操作的意见和建议,比如从农村来的学生,选择与“三农”有关的课题,便于就地取材;城市学生可以选择社区规划、城市污染、固体废弃物处理等相关课题,更加贴近生活;也可以充分利用城乡同学地域互补优势开展相关调查课题。如在学到种子结构时,在课堂上观察几种作物种子结构的过程中个别同学发现蚕豆种皮上有虫蛀孔,剥开皮发现有虫,激起了同学们的探究欲望。经专家鉴定为蚕豆象,全班同学对此现象自主展开了临夏地区蚕豆象发生区域和危害情况的调查。

4.积累素材,撰写科技创新小论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从另一个侧面分析是一种收集、筛选、处理、加工信息的过程。学生不仅捕获闪光点(创新成果),而且要真实记录所有环节,获得第一手材料。如《塑料地膜二次利用探究》《探究菇蚊、菇蝇的防治措施》《培养基分装环节的改进》等科技创新小论文的形成,小作者亲自走访、问卷调查、市场随机抽查、互联网查询、可行性分析、论证等一系列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第一手材料,完成了此文。因此,创新成果的形成不是闭门造车,而是从一个“闪光点”到另一个“闪光点”捕获、积累、梳理的过程,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书面表达能力以及协作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5.举办科技创新成果汇报展。为了贯彻素质教育教学理念,丰富课外生物科技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校教研室每年举办一届科技创新大赛。参赛作品的形成经兴趣小组、班级、年级组层层推荐、选拔。在汇展的过程中,个人或集体代表现场介绍,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现场答辩等形式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辅导教师给学生以足够的信心,使“闪光点”不断闪光。全校层层搭建展现自我的平台,提升全校师生的科学素养,通过创新成果汇报展,使课外科技活动、研究性学习、课外实习、实践调查等课外生物科技活动的开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收获与体会

辅导课外生物科技活动与生物教学有着一定的相通性,彼此可以看作是对方的特殊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知识和能力的相互迁移。一方面教师从创新活动中积累了教学素材,帮助教师开发了新的教学资源,拓宽了知识面,活化了课堂、增强了课堂趣味性,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另一方面培养了青少年的道德行为。印度谚语中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一个人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品格之高尚。在近几年辅导学生参加生物联赛及辅导科技创新活动中,同学们互相合作、取长补短、各尽所能、不断创新、相互交流和学习,形成了强烈的团队精神。为了自身的发展,为了班级荣誉、学校声誉,没有嫉妒之心,不相互争名,而是团结协作,互相谦让,尊重他人的劳动、这种精神不仅感染了其他的学生,而且逐渐形成了一种氛围。

通过辅导课外生物科技活动,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生通过活动,养成了善于质疑、交流释疑、进行科学探究的习惯;通过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分析数据、可行性论证、撰写小论文等实践,使学生体会到了知识作为能力载体的深刻含义,教师体会到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育人为本思想。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知识性的探究情境和创新发展空间,学生拓宽了知识面,开阔了视野,学会了收集、加工信息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特长,提高了动手、动脑能力,逐渐形成了创新、协作、交流的学习模式,全面提升了科学素养和道德情感。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在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得到了充分发挥,真正体现了“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的教育教学理念,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确保了科技教育和学科教育相结合,实现了科技实践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