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干部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心得体会6篇

时间:2022-10-14 04:43:00

导语:农村干部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心得体会6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村干部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心得体会6篇

(一)

最近,认真学习了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使我深有感触。我们要学习他始终如一的坚守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要学习他一辈子淡泊名利、地位,一辈子公而忘私、廉洁奉公,学习他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

他曾经是地委书记,是一个受人敬重的“大官”,退休之后完全可以享受许多人羡慕的安逸闲适的晚年,可他偏偏一头扎进家乡的荒山,用20余年的时间,用生命的余热把曾经荒山秃岭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色天地,为官30余载,他把全部的心血和热情都用在了为人民群众办事实上,回家的时间极少。他的小女儿在奶奶生病时,才第一次看到父亲回家,当时她已经8岁。他的老伴一直是农民,组织多次提出把他家人转为城镇户口,他坚决不同意:“我相信我们的农村能建设好,我们全家都乐意和农民同甘共苦建设家乡。”我们就是要像他那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图名、不求利、不谋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一尘不染,坚持以德立身、以公处事、以廉树威,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他植树造林20余年,他遭遇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到收获劳动成果的时候,他把价值超过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无偿移交给当地政府,自己不要任何报酬。这就是一位年逾八旬的老共产党员奉献的境界。他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甘为群众忘我奉献一生。他是群众心目中优秀共产党员的鲜活形象,他以感人的事迹,集中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树立了党员干部的光辉形象和时代风貌,是共产党员和老干部的优秀代表,是“创先争优”的突出典型,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高贵品质。

作为一名农村干部,我们应该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首先要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农村党员注定要安于平凡,淡泊名利,它的平凡才能创造出不平凡的事迹,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只有默默无闻的奉献,认真负责,必须像杨善洲一样,在一行,爱一行,千万不能坐在这儿,这山望着那山高。其次要像杨善洲一样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展示着一个新时期农村党员崇高的价值取向,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和发扬“扁担精神”,强化为三农服务的办村宗旨,真心实意、一心一意地为农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用“扁担精神”激励工作热情,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发展壮大、建功立业。

(二)

2月26日,我们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杨善洲先进事迹报告会的实况录像,心里久久难以平静。5位讲述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杨善洲和他的先进事迹进行了生动的讲述,句句感人,字字情真,让我禁不住热泪盈眶。杨善洲同志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值得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的崇高品质与奉献精神。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公务员,我们更要认真地、仔细地学习,在心里建起属于自己的“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一、学习他鞠躬尽瘁、不懈奋斗的革命精神

退休前,他废寝忘食,忘我工作;退休后,他志在千里,植树造林,把“我要回家乡种树,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这句话讲的铿锵有力,开始了为党为人民服务的又一新征程。向杨善洲同志学习,要求我们立足本职岗位,脚踏实地,不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在实践中开拓创新、努力奋斗,不断磨练自己意志。

二、要学习他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动力之源。杨善洲同志正是怀着对党的忠诚、对家乡和人民群众的无比热爱,甘愿放弃退休后的优越待遇,把全部精力奉献给了山区的发展和山区人民生活的改善,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持了共产党员本色。我们要像杨善洲同志那样,忠诚于党的事业,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在心灵深处牢牢扎根。

三、学习他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

对于共产党人来说,要牢记的宗旨就是全心权益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人民公仆来说,首先要具有的基本素质就是公仆情怀。杨善洲始终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用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了共产党员和人民公仆的深刻含义。他光明磊落,心里装满党和人民的利益,唯独没有自己,就像一滴平凡的水,却折射出万丈光芒。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人民公仆,在工作中认认真真的为老干部服好务。

四、学习他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杨善洲同志一辈子节衣缩食、生活简朴,两袖清风,清正廉洁,从不以职务之便为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谋取任何私利。我们现在的生活虽然富裕了,工作条件也更好了,但是我们不能丢掉这个好的传统,要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艰苦奋斗、勤俭办事,坚决反对铺张浪费,进一步营造崇尚节俭、朴素文明的机关良好尚。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崇高的精神、美好的品德却是永恒不变的。我们要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的做好身边每一件事情,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更加积极的投入创先争优活动。

(三)

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说:“组工干部必须做党性最强的干部”。何谓党性?用李源潮同志的话说,就是为了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一切而毫无半点私心。怎样才能成为“党性最强的干部”?在掀起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的今天,在杨善洲同志的身上我看到“什么是党性最强的干部”?

一是学习杨善洲,舍小家顾大家的忘我精神。作为组工干部,常年累月的加班加点,难免对家庭孩子照顾少,这时候,请不要有怨言,因为你是组工干部,你就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青春和岁月,因为你的付出,选拔出了更多党的好干部,为千万小家谋取了更多幸福;因为你的付出,让党员干部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因为你的付出,更多的人才脱颖而出走上领导岗位,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你看,如果选拔出的干部都能像杨善洲同志一样做到党性最强,那百姓是不是会过的更幸福呢?陡坡村大柳水自然村的村民,不正是因为有了杨善洲,生活过的更加幸福吗?杨善洲同志,不正是用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让大多数人过的更幸福了吗?

二是学习杨善洲,坚守信念始终如一。什么是信念?我认为,按照正确的政治路线方向,一切为了人民,那就是信念!组工干部的信念就是要为百姓选拔出优秀的领导干部,为百姓谋福祉。杨善洲同志坚守自己的信念,走上了大亮山,开始他20年如一日的艰难历程,是什么样的意志支持着一个多岁的老人,我想就是信念,是承诺,是他一生不变的为民情怀,绿染大亮山,点亮了人民群众幸福的明灯。我们要学习杨善洲同志一心为民,坚守信念的良好品质,用他们的行动路线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选拔出更多能像杨善洲同志一样的好干部,带领人民走上更加富裕的生活道路。

三是学习杨善洲,永不退休的高贵品质。应该说大对数党员干部,退了休,都会选择怎样把自己的晚年生活过好,这是人之常情,但是我们的杨善洲同志,却选择不一样的道路,他的这条道路,充满了艰辛,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信念,才绿染了大亮山,让大亮山附近的村子通了电,村民有了水喝,生产发展了,生活富裕了,当大旱来临时,村民们真正体验到了杨善洲同志的功德无量。其实我们的领导干部退了休,还是可以为老百姓做很多事情的,因为他们有思想、有文化、有魄力、有领导才能、有路子,和一般干部不同,他们做起事来,会比别人更容易些,这点我想大家都知道吧!但总的来说,只要有心,力所能及的能为老百姓做点事,都是功德无量的。作为组工干部更要学习杨善洲同志的这种精神,做到生命不止,奋斗不息,把自己有限的青春,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四)

一般来说,在一些年青干部看来,要想发展顺利,甚至于平步青云,总是想着如何出力讨好。他们将“讨好”作为首要任务,本末倒置地看待这个问题,一味地追求“好”的效应,势必把“讨好”的那种拼搏干劲,展现的淋漓尽致,不仅力要出,而且还要出猛力、下狠力,其出发点还是围绕着这个“好”字。令人欣喜的是肯用心出狠力,令人担忧的是过于功利求成。毕竟很多时候出尽全力,所能得到的“好”总是来的微薄,甚至在基层工作中,下大力气都很难在短期获得“实绩”。久而久之,力道在逐渐减弱,最终受不了低回报的“委屈”,耐不住默默无闻的苦,也就不再为这个收效甚微的“好”,去尽心尽力地拼搏奋斗,还是坑在了心态上,败在了“好”处上。

而在一些颇有资历的干部看来,出力不为讨好,无疑是跟自己的仕途过不去,本来就失去了年轻的资本,所以只能“背水一战”,仍将“讨好”作为首要目标,但至于出力方面则比年青干部巧妙得多。力求出巧力,甚至少出力,尽量省力,把精力放在“讨好”上,奢想着出小力就能得“政绩”,那么这点力也就出得值,不在乎“出力”的实效性,期望短期见效省力就好,可偏偏事与愿违,最终依然是郁郁不得志。

反观云南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同志,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四十多年来一直在为国家贡献着自己。不仅把“好”字放在了末位,而且也把这个“好”字,用坚持不懈的奉献信念,深刻地埋在了人民群众的心中。他不留余地奉献着自己的精力,为的不是所作所为能带来一丝好处,而是能够让国家和人民受益。把千辛万苦挣来的“好”,如春雨般去滋润着人民群众。他用实际行动来诠释“出力不为讨好”的高贵品质,为我们广大党员干部作出了榜样。所以杨善洲“出力不为讨好”的品质,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真髓所在,更是当前创先争优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导向力。

我们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杨善洲同志的这一崇高品质,心甘情愿地为国家和人民出力,把讨得的好处留给国家和人民,把出力的任务留给自己,坚持不懈地把精力放在祖国的各项事业建设中。不仅要经得起“出力不为讨好”的考验,还要将这个来之不易的“好”,真诚地播洒在人民群众的心中。那么所出之力,也就不再讨不得好,还能讨得群众的欢心和民心。创先争优需要党员干部“出力不为讨好”的心态,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奉献的精力和真情,把创来的“先”和争来的“优”,放由群众去评判,这样的创先争优才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只有始终把“出力”的着眼点,放在人民群众得实惠上,这样的力,才是撑起中华崛起的无穷动力。人民群众需要这样的“力”,也只有这样的力,才能讨得群众心目中的“好”。所以,杨善洲同志“出力不为讨好”的创先争优品质,应当作为每一名共产党员的永恒追

(五)

一般来说,在一些年青干部看来,要想发展顺利,甚至于平步青云,总是想着如何出力讨好。他们将“讨好”作为首要任务,本末倒置地看待这个问题,一味地追求“好”的效应,势必把“讨好”的那种拼搏干劲,展现的淋漓尽致,不仅力要出,而且还要出猛力、下狠力,其出发点还是围绕着这个“好”字。令人欣喜的是肯用心出狠力,令人担忧的是过于功利求成。毕竟很多时候出尽全力,所能得到的“好”总是来的微薄,甚至在基层工作中,下大力气都很难在短期获得“实绩”。久而久之,力道在逐渐减弱,最终受不了低回报的“委屈”,耐不住默默无闻的苦,也就不再为这个收效甚微的“好”,去尽心尽力地拼搏奋斗,还是坑在了心态上,败在了“好”处上。

而在一些颇有资历的干部看来,出力不为讨好,无疑是跟自己的仕途过不去,本来就失去了年轻的资本,所以只能“背水一战”,仍将“讨好”作为首要目标,但至于出力方面则比年青干部巧妙得多。力求出巧力,甚至少出力,尽量省力,把精力放在“讨好”上,奢想着出小力就能得“政绩”,那么这点力也就出得值,不在乎“出力”的实效性,期望短期见效省力就好,可偏偏事与愿违,最终依然是郁郁不得志。

反观云南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同志,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四十多年来一直在为国家贡献着自己。不仅把“好”字放在了末位,而且也把这个“好”字,用坚持不懈的奉献信念,深刻地埋在了人民群众的心中。他不留余地奉献着自己的精力,为的不是所作所为能带来一丝好处,而是能够让国家和人民受益。把千辛万苦挣来的“好”,如春雨般去滋润着人民群众。他用实际行动来诠释“出力不为讨好”的高贵品质,为我们广大党员干部作出了榜样。所以杨善洲“出力不为讨好”的品质,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真髓所在,更是当前创先争优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导向力。

我们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杨善洲同志的这一崇高品质,心甘情愿地为国家和人民出力,把讨得的好处留给国家和人民,把出力的任务留给自己,坚持不懈地把精力放在祖国的各项事业建设中。不仅要经得起“出力不为讨好”的考验,还要将这个来之不易的“好”,真诚地播洒在人民群众的心中。那么所出之力,也就不再讨不得好,还能讨得群众的欢心和民心。创先争优需要党员干部“出力不为讨好”的心态,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奉献的精力和真情,把创来的“先”和争来的“优”,放由群众去评判,这样的创先争优才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只有始终把“出力”的着眼点,放在人民群众得实惠上,这样的力,才是撑起中华崛起的无穷动力。人民群众需要这样的“力”,也只有这样的力,才能讨得群众心目中的“好”。所以,杨善洲同志“出力不为讨好”的创先争优品质,应当作为每一名共产党员的永恒追求。

(六)

“2009年4月,杨善洲无偿向施甸县林业局移交活立木蓄积量价值超过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的经营管理权,移交中不沾林场一点好处,不带林场一根草……”

“大亮山上,杨善洲的全部家当是一张简易床、一张学生用的书桌、两个小坐凳、一个火盆、一把熏满火烟的烧水壶,旁边是用来煮药的两个小罗锅、四个小碗……”

曾被一代代英雄模范、先进典型人物感动过、激励过的我,每当拾起《杨善洲先进事迹材料》,总是被他胸怀大爱、赤诚一生的事迹所打动。杨善洲同志“忠”、“诚”、“勤”、“检”、“信”的优秀品格,体现了一个员始终如一的高尚情操。今天我们缅怀先进、学习先进,就是要传承和发扬他们的信仰追求,不断矫正和找准自己的生命航向。

――学习杨善洲同志忠以报国、恪守信念的执着精神,在创先争优中锤炼政治品质。忠诚于党和人民,是员最基本的政治品质和要求。杨善洲同志退休后放弃省城的舒适条件,带领家人和群众扎根荒山、植树造林,正是怀着对党的忠诚、对家乡和人民群众的无比热爱,把全部精力倾注山区的治理和发展,把整个身心献给了山区人民,用言行诠释了他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给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

当前,有人对忠诚于党的时代价值认识模糊,有的甚至片面认为忠诚于党是“老话题、老经验、老传统”,是空喊口号,无需费时劳神重新再提,殊不知这就是理想信念淡化的问题。学习杨善洲,我们就是要学习他忠以报国,恪守信念的执着精神,把党和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党和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党和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事业,自觉地把推动改革发展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在推动发展中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

――学习杨善洲同志诚以修身、一心为民的探索精神,在创先争优中培育公仆情怀。“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是胡总书记对每个党员干部的要求。杨善洲同志担任保山地委领导20多年,退休后植树造林20多年,始终坚持群众利益高于一切,殚精竭虑地为群众办事,无愧于诚以修身、心系人民的“公仆”称号。

当下,党的改革发展事业步入关键时期,意识形态多元化,诱惑不断增多,一些人不能经受考验,只顾追求个人利益,在工作上得过且过,脱离甚至背离群众,对党和国家形象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学习杨善洲,就要学习他诚以修身、一心为民、求是探索的精神,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永葆公仆本色,全心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致力于为群众更好地服务,甘做人民的公仆,把有限的生命融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事业中去,以对党和人民的忠心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学习杨善洲同志勤以自强、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在创先争优中改进工作作风。拥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具备无私奉献的高尚境界和优秀品德,是人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法宝之一。杨善洲曾经是地委书记,为官30余载,把全部的心血和热情都投入在了为民群众办实事上,受人敬重,退休之后又放弃安度舒逸闲适的晚年,用生命的余热把家乡的荒山变得山清水秀,多次被授予全国“绿化标兵提名奖”、“环境保护杰出贡献奖”等,无论为官还是做事,从不谋私求利,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坚持以德立身、以公处事、以廉树威,永葆人的浩然正气。

如今,奉献和勤奋在部分人看来太“老套”,他们更愿意讲求回报和享受,突出表现为工作作风“散”、“满”、“推”、“浮”、“混”。学习杨善洲,就要学习他勤以自强,恪尽职守的奉献精神,倡导忘我工作、无私奉献,顾全大局的精神境界和工作作风,自觉抵御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始终坚持把实现远大目标和做好本职工作统一起来,兢兢业业工作,踏踏实实干事。

――学习杨善洲同志检以养德、知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在创先争优中树立高尚情操。杨善洲甘于清贫,一生清正廉洁、生活简朴,从不以职务之便为家人和身边人员谋取任何私利。他身居简陋的住所,工作在寂寞的深山,始终以苦为乐、以苦为荣,为了人民和自己心中崇高的事业无怨无悔地奉献,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和人格力量鼓舞和激励着广大干部群众,感召和引领着人们为建设美好家园而不懈奋斗,充分体现了一个优秀员忠于使命的优秀品质。

在物质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的今天,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不断受到西方享乐主义的侵蚀,重物质享受,轻精神修为已经成为一些人的时尚追求。部分人虚荣心作祟,讲排场,比阔气;部分干部喜好公款消费,铺张浪费,助长了歪风邪气。学习杨善洲,就要学习他检以养德,知行一致的革命精神,自觉地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甘于清贫,乐于奉献,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坚持以德立身、以公处事、以廉树威,永葆人的浩然正气。

――学习杨善洲同志信以立业、矢志不渝的无私奉献精神,在创先争优中坚定政治信念。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员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动力之源。杨善洲30岁担任县级领导,39岁担任地委副书记,50岁担任地委书记,在地方党委部门工作的40多年间,牢记党的宗旨,保持平民干部本色,带草帽,穿草鞋,当地群众亲切地称呼他为“草帽书记”;他60岁退休又毅然奔赴深山植树造林20余年,克服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到收获劳动成果的时候,把价值超过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无偿移交给当地政府,自己不要任何报酬,这就是一位年逾八旬的老员矢志不渝的无私奉献精神,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

由于党和国家的事业正处在社会变革和转轨变型的环境中,新问题不断提出、新矛盾不断凸现,其中就有部分人信念动摇,迷失方向甚至误入了歧途。学习杨善洲,就是要学习他信以立业,矢志不渝的实践精神,既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又要做一个让群众信得过的人,忠诚党的事业,不断校正人生目标,不断清除身心污点,排除干扰和诱惑,用干事创业的实践精神推动党的事业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