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地方干部所作书评
时间:2022-09-26 04:39:00
导语:为地方干部所作书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近日,收到县同志送来的由其主编的《研究与实践》一书,看完书稿,喜出望外之余,感到应该为年轻人的这本书说几句。在涉及书稿之前,先谈谈该书的主编同志。该同志现任县域经济学会理事。虽然碍于时空之隔与他并无多少接触,但此次谋面,其练达执着、热情奔放、务实开拓的形象始终萦绕脑际。另外,关于此书的由来之说更是印证了这一印象。据悉,在去年月末举办的研讨会期间,国内外专家众贤齐聚,群英荟萃。会间一位专家不经意道:产业兴盛,节会的交流成果又如此丰硕,真应当为全国产业发展形成些东西,以资比看和借鉴。说者无心,听者留意。当时主持节会的同志会后迅即付诸于行动,仅用大半年时间就完成了如此艰辛、浩大的工程,相信收到此书后的其他食用菌专家也会和我一样为之意外和惊喜。后来得知,这本《》已经是同志参加工作以来编著的第本书了,并常有文章发表于国家及省级刊物,足见其创新探索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这对一位分管经济实际工作的县级领导干部来说,实在是难能可贵的。先前我是不太相信“开卷有益”这句话的,但读完同志编著的这本书,才对这四个字有了新的理解。我感觉从该书中,“仁者”可以见“仁”,“智者”可心见“智”,不同的读者群体可以各取所需、各得其所。《》一书图文并茂、丰富精当,分理论、发展、技术、展望大篇章,集专业性、指导性、实用性于一书。
第一,理论学术价值可居。该书共收录罗等位当前国内知名食用菌专家学者篇重要研究成果、高新理论和前沿技术,涉及菌种繁育、生产管理、精深加工、包装营销、打造品牌、发展方向等领域,向致力于食用菌尤其是理论研究的科学家和学者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为我国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论学术支撑。
第二,借鉴指导价值较高。据悉,2005年的规模已达亿袋,产量可达万吨,占全国总量的五分之一,仅此一项可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元。该书向我们展示了这个县从“放菜树、看菜营”的自然采摘阶段到“全国第一县”的发展轨迹,记述了地方领导抓产业的所思、所历和所得,对有志于菌业尤其是产业发展的单位和人士极具指导意义;除此,各地虽产业迥异,但其潜在发展规律却异曲同功、殊途同归、相联互通,故觉得此书还会给发展特色产业、从事地方经济工作的领导者一些启迪和借鉴。
第三,技术可操作性强。该书收录了篇关于栽培技术的文章,这应该是该书最受广大耳农和将要从事栽培的农民朋友欢迎的理由。书中所录技术文章,文风简单朴实、深入浅出,尤其是等篇文章,因其作者是土生土长的专家而更具可操作性,且语言平白,无一晦涩之处,相信即使是对一无所知的农民朋友,也会通过这样一本“工具书”而无师自通地掌握栽培技术的。第四,营养保健知识丰富。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有“菌中瑰宝”之誉,被称为“素中之荤”,是一种健康无污染的绿色保健食品,符合当今国际健康“食”尚,市场前景广阔,这才是其产业得以蓬勃发展、生机盎然之根本。该书中国首席健康专家教授《餐桌上的红黄绿白黑之“黑”》等篇文章就以营养保健科学、食“菌”文化的视角帮助读者了解、增进健康。从这个角度讲,任何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读者都会通过此书有所收获。《》就产业发展独立成书属国内首见,填补了全国食用菌行业的一项空白,正如中国食用菌协会会长同志在此书序中所言,“(该书的出版)有引导、推动菌业长远发展的作用和深意”,故值此全省深入实施“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农业发展战略、努力实现“全面奔小康”之际,应该说此书不愧为助推产业大发展、快发展,进而富民、兴省、强国之作。粗陋之见,仅此而已。记得国学大师胡适有句话,“发表是最好的记忆”,大概也可以算作同志出版此书的初衷吧,真心祈望如此勤思敏行的作者和如此厚重的“记忆”不断涌现!
- 上一篇:民警展开纪律教育体会
- 下一篇:贯彻落实反洗钱制度抑制犯罪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