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论语个人体会
时间:2022-09-16 03:04:00
导语:学论语个人体会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为学常温为人宽心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第一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读书摆脱了功利的实用主义,把读书看成修身之必需,这样书才能读出味道,读书时才能不浮躁,静下心,持之以恒。心静、明理的结果必然是学习上的持恒和透彻。
心得
这是论语的开篇之语,也是孔子思想的总纲。孔子不但在理性上一直重视学习,而且也认为,这是人内心快乐的源泉。同时,基于学习之上的感悟,更是一种智慧的欢悦。人生在世,能够每天都对世界有新的认识,新的发现,并且有所体悟,有所感动,才能真正算得上是一种高层次的活法。
孔子提倡的学习,不只限于书本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做事。因此,孔子在教学中强调“实践”。把所学的东西经过反复实践,真正掌握了,那才能体会到真正的喜悦。这是一个人成长的喜悦。好学者的心胸是敞开的,愿意与更多的同道之人互相切磋,而且多多益善。从另一方面说,如果“无朋自远方来”,甚至近处的人都不了解自己,也并不能影响一位有修养的人的情绪。因为在君子的眼里,学习在己,知不知在人,自己的学习与别人的知不知无关。这是一种已消解了名利的学习和做人的自在状态。“人不知而不愠”,是一种“君子知命”的开阔豁达的境界。
勤勉好学不贪安逸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第一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吃穿住行虽属于细节问题,然而一旦开始追求这些物质的享受,就会渐渐被它软化、腐蚀,以致让自己沉迷其中,不可自拔。所以,必须在一开始就树立起警惕性,并且用远大的事业目标来冲淡并取代它在生活中的地位。古往今来,能成就一番大业的人莫不如此。
心得
志向远大者不仅要有勤学好问的精神,而且要有不纠缠于吃饭、穿衣、住房等“俗务”的毅力和能力。虽然,这有些不近乎“人情”,但对于一个已确立了崇高追求目标的人来说,吃饭穿衣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不是为了享受吃饭穿衣的饱暖安逸。因此,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倾注到事业上来,才能做到办事机敏果决,不断改正错误。
进德修业终生不辍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为政第二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古人形容学习刻苦,常用“十年寒窗苦读”这句话。其实,这仅仅是考取功名前的阶段。许多人通过这种途径,一举成名,而随后就把“读书”这块敲门砖给丢弃了。而真正的杰出贤者,不但在成功之后依然勤学不辍,甚至终其一生都在为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而不懈努力。
心得
人的一生短暂,但生命的成长和精神境界提升的历程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许多人都在追逐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却忽视了作为人一生中一切事物的根基的进德修业功课,以致到头来才发觉自己的一生其实都处于浑浑噩噩的状态中,并未取得任何实质性的成就。
自我的完善,不仅是为人处世的前提条件,更是自身充实生命的需要,因此,需要时时处处勤奋努力。即使这样,能达到孔子所说的那种境界也是有困难的。但因此而放松懈怠,却更是一种自弃,没有能够在自己的生命之外,找到真正能安身立命的所在。
边学边思不罔不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第二
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学思结合,孔子不仅在理论上加以提倡和论述,更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巧妙施行,教育弟子以此来求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心得
关于“学”与“思”的关系,人们在理论上大概都能认识到必须并重,但在实际上,很多人往往会偏废一方面。可见这不仅是态度问题,更是方法问题。“学”是求乎外,在于知物;“思”是求乎内,在于明理。这种外学和内省,在人的成长中应是相辅相成的事情,是同等重要的。
人的走路也如同学习,必须用两条腿,否则,轻则发生倾斜,重则寸步难行。
不懂就问精益求精
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zōu)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八佾(yì)第三
孔子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有人说:“谁说此人懂得礼呀,他到了太庙里,什么事都要问别人。”孔子听到此话后说:“这就是礼呀!”(网中网友情提示:请选择正规刊物)
虚心求教、不懂就问道良好习惯,不仅体现出一个人良好的修养和深厚的内涵,而且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也会让自己受益匪浅,水平不断地得到提升。
心得
孔子说这些话是带担任鲁国司寇时,此时他已到知天命的年龄了,他的知识、为人,那时早已闻名遐迩,真的对太庙的一切他一无所知吗?显然不是,其所以“每事问”,正表现了孔子处处谦虚、谨慎,虚心好学,不耻下问的治学精神。
常言道,大海之所以为大,在不拒细流;高山之所以为高,在不辞壤土。知识不惧多,学问无止境,不懂就问,精益求精,既是做人的道理,也是求学的“捷径”。古今之伟人、名人,在学业、事业上有造诣的人,莫不具备“每事问”的精神。
有学有识方成大器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第六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纵观孔子一生的求学、治学之道,可以看到他不仅如此说,而且身体力行,努力实践之。正式他严格地遵循这个“先求渊博,后取精约”的治学原则,才成为集古文化之大成的学者。
在这里,孔子讲的虽是学与行动的道理;但深究一下,就可以发现它告诉我们的是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和方法。做学问,要将博学而来的知识,用一种文化精神、理论原则来统率、规范,并以此为标准、尺度来分析研究:“一以贯之”,加以系统化、理论化、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做人也同样如此。有点人空活一把岁数,在做人做事上仍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原因就在于他们并没有把自己宝贵的人生经验加以总结、归纳和升华,而仅仅当成了一种过程,经过之后就忘掉了。这样,无论如何使不能“越活越明白”的。
传授知识重在启发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第七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古人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求知欲往往是疑问引起的。大文豪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郑板桥说的好:有学而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纯汉耳。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在一首诗中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这些观点与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育,精神实质是一致的。
心得
孔子搞教学,除坚持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外,更重视启发式教育,我们知道,读书学习是老师和学生双向交流的过程,老师固然起知道作用,但学生才是主体,作为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老师只是外因,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是内因。学生自己不主动学、主动思考,单凭老师“灌”是学不好的。必须想方设法去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即想办法刺激他,“刺”出“激愤”的心情;想法设疑、设问,引起学生“怀疑”,进而做深入的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有最佳的教学效果。
勤学好问扬长弃短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第七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好学好问而不盲从,能够在从先贤著作里汲取知识的同时,大胆怀疑其错误的地方,这是真正有心智、懂学习的人都共同之处。南宋时的心学大师陆九渊,正是靠对圣人之书的扬长弃短,来实现自己的非凡成就的。
心得
博学如孔子者,仍然能够勤学好问;当然,也正因如此,孔子才成就其博学。当今世界,人们学习、工作选择面可以算是很宽广了,但因此也导致一些人自高自大,目空一切,总认为别人不如自己,没什么可学的;但同时,也有许多人盲目崇拜别人,对所谓“偶像”、“权威”五体投地,对其缺点短处却完全视而不见。这两种人,结果都会落得像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因为不管是盲目自大还是自甘卑下,都不会使人有任何进步发展。
知其心性因材施教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第十一
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说‘有父兄健在’,冉求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听到了就行动起来’。我被弄糊涂了,敢再问个明白。”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约束他。”
因材施教发就是针对孩子的性格、气质、志向、兴趣、爱好、能力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这是一种传统的教育方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教育方法。
心得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的家长望子成龙的心切,让孩子学某一种知识和技能,谁知孩子偏偏不感兴趣,可是家长硬是逼着他们学,结果越逼越糊涂,越逼越愚,逼得他索性不学。还有的家长见自己的孩子学这行不成,学那样又不行,孩子这也不想学,那也不想学,于是心烦气躁、恨铁不成钢;有的家长心灰意冷,听之任之;有的家长则感到绝望,撒手不管。从孔子的因材施教理论,我们的家长们应该受到这样的启发,即决不可搞强迫命令,必须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性格、气质等具体情况而采用与之相适的教育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扬长避短,顺利成材。
学而不厌默而识之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第七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因难呢?”
历史事实证明,大凡智慧、才干超群的人,在其求学之际,都可以看到他们“默而识之,学而不厌”的态度和方法,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这个中国人心目中智慧的化身,他成才的过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心得
孔子提出做学问,应该坚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后两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主要强调一种学习、育人的态度和精神。“默而识之”就是“思”的具体化,思的具体途径和方法。要把所见所闻,以及从书本看到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不经过自己独立思考不行。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字面上似乎不难理解,乍看起来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深深体会一下,孔子的学问就在这里。虽然非常平凡,但要知道世界上最伟大的东西就是出于自然,就是平凡。
博闻多识择善取之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述而第七
孔子说:“有这样一种人,可能他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我却没有这样做过。多听,选择其中好的来学习;多看,然后记在心里,这是次一等的智慧。”
医学家李时珍能编纂成本草纲目这本医书巨著,在于他能“遍尝百草,去伪补缺”;而从其治学态度、方法而言,正得力于博闻多见,择善而从。
心得
一门知识,一个道理,往往与外界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表里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现象与本质可能相符也可能相悖,要掌握一门知识,懂得一个道理,不博闻、不多见,就难以纵横比较、全面思考,很难准确地选择并把握“善者”。人由于自身学识、心理、情感等因素的影响,对一个问题的理解,一门知识的掌握,如果不是在博闻、多见的基础上甄别、取舍后得来的,很可能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影响,而认识得不全面、不准确。所以,无论从客观上讲,还是从主观上讲,求知离不开、少不了“博闻”、“多见”,但更要“择善而从”。谁能坚持这样做,谁就能求得真知。
-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育工作会经验交流
- 下一篇:区治庸提效动员会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