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六个为什么个人感悟
时间:2022-09-08 11:06:00
导语:解析六个为什么个人感悟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如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紧密联系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回答了当代中国举什么旗、以什么思想为指导、坚持什么样的基本制度、走什么道路等重大问题,为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很好的教材。
一、社会变动越是深刻。越要在坚持什么样的指导思想上保持清醒和坚定,坚决不能搞指导思想多元化。
最根本的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上。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改革开放以来,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充分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威力。
关键是要正确认识思想文化领域一元和多样的关系。这里,坚持什么样的指导思想上。存在两种倾向:
忽视甚至抹杀思想文化的多样性。多样性是思想文化的生命和活力所在改革开放以来,一是强调指导思想“一元化”时候。人们思想文化的多样性、多元性、多变性、独立性、差异性特征日趋明显,这是社会进步和活力的体现。这一进步和活力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二是强调思想文化“多样性”时候。每个国家的指导思想都是一元的而不是多元的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就会去占领。当前,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期,各种社会思潮不断产生和涌入,其中正确与错误、进步与落后、积极与消极相互激荡,社会思想文化纷繁复杂。这种情况下,如果在指导思想上处理不好,就会在思想上失去“主心骨”国家就会变成一盘散沙,发展就会面临严重障碍,社会和谐就会丧失根基。因此,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而这种指导地位,体现在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去指导实践,体现在对不同思想文化的开放兼容,体现在以一元化的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想,从而实现各种积极思想文化的共生共荣、和谐发展。
核心是要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自身的说服力和感召力,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是把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当做教条,也不是靠强制,而是靠马克思主义自身能否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对客观世界的强有力的改造中来增强自身的说服力、感召力和生命力。正如总书记同志指出的只有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才能保持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二、世界变化越是深刻。越是要在走什么样的道路、举什么样的旗帜上保持清醒和坚定,坚决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党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以以人为本为价值取向,以大力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公平正义为重要任务,以实现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充分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中国实际和人民意愿的有机统一。实践证明,正是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旗帜,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才有了共同的理想目标。正是通过走中国才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一个初步繁荣发展的国家;社会主义在中国才经受住了各种风险和考验,道路越走越宽广。当代中国,坚持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关键是要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道路的根本区别。首先,旗帜、道路问题上。要始终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经典作家所描述的社会主义有很大区别。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并设想了公有制和计划组织生产等具体的社会组织形式。但是决不能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比如,不能忽视发达生产力这个基础,片面强调纯而又纯的公有制;不能以阶级斗争的思维去对待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更不能从高度集权上去认识社会主义。这方面,有过惨痛的历史教训。其次,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低潮和反复,但这一总的历史趋势并没有改变。尤其是目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充分表明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内在矛盾,世界上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也由此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宝贵价值。这一世界新变化再次表明,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除了这条道路没有别的道路可以发展中国。
核心是要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是历史的主体,也是选择道路的根本力量。举什么旗、走什么道路,归根结底是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科学发展观是党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重大指导方针,已经被实践证明、得到人民拥护的科学理论。因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落实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来;落实到实现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和发展人民的长远利益上来;落实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使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上来。
三、越是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越要在坚持什么样的前进方向上保持清醒和坚定,坚决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
最根本的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改革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恩格斯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上。社会主义不是稳定的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变革的社会”改革的目的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从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无论遇到什么复杂局面,无论遇到什么风险考验,党都始终引领改革开放的航船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从来没有动摇过。正是有了这种“不动摇”这30多年中,实现了快速发展,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历史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过去取得的成就靠的改革开放,未来的发展仍然要靠改革开放。
关键是要正确认识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新世纪新阶段,坚持什么样的前进方向上。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比如,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趋势还未根本扭转,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社会建设和管理出现一些新课题,等等。如何认识这些矛盾和问题,存在着两种错误倾向:其一,认为这些问题和矛盾是由改革带来的于是否定改革,主张走回头路。这一错误认识,没有看到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出现,不是因为改革方向出了偏差,恰恰相反,而是由于改革不到位、不协调,对外开放水平不高造成的只有通过发展和改革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历史早已证明,封闭僵化的老路是一条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错路,不符合人民利益和意愿的死路。其二,有的领导干部对矛盾和问题缺乏深刻认识,没有正确对待人民群众据此要求深化改革的迫切愿望,利益的羁绊下,不愿改革、不想改革,或者搞“口头”改革,把改革等同于上项目、引外资,以“发展”淹没“改革”邓小平同志说: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因而,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上,既要“不动摇”更要“不懈怠”
核心是要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要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增强改革的协调性,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失时机地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不断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维护人民权益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不断为改革开放注入新的强大动力,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四、改革越是深化。越要在坚持什么样的基本制度上保持清醒和坚定,坚决不能搞照抄照搬。
最根本的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基本制度问题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所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保障。同时,社会主义制度是自身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制度。当前,国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但要始终清醒地认识到改革的对象是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而不是改变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
关键是要正确认识学习借鉴和照抄照搬的根本区别。历史已经证明,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上。照抄照搬是根本不行的经济制度照抄照搬不行,政治制度照抄照搬更不行。要改革,就要敢于和善于学习借鉴。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开放的态度、世界的眼光不断推进制度创新。既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积极探索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又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既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又要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更好地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 上一篇:企业文化与广告创新解析
- 下一篇:诚信交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