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结合有感
时间:2022-07-09 10:55:00
导语:信息技术课程结合有感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在不断地改变着周围的世界并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随着信息技术这一新的要素介入教育教学这个传统的系统后首先改变了学习者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也改变了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和方法也迫使教育者对课程进行改革、整合。
课程的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从而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并进而推进教师备课、课堂教学、知识结构、课程安排、能力评价、协作学习、师生关系等方面发生质的变化。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既作为基础学科又作为认知工具教学的总体能力目标是一致的即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但对于不同学科定位信息技术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只不过是个例子""教是为了不教"。现在也有教育专家认为:"今天开设信息技术课是为了以后不再开设信息技术课"。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其在整合学习过程中的示范功能及终身学习过程中的辅助功能不用说是显而易见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也就是说在信息技术课程中体现整合而不是孤立于其他学科之外单纯的讲解技术目前有效的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不失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突破点;要开好信息技术课程就必须在课程中体现整合这是由它的基础性、工具性、高速发展性决定的。
第二层面:其他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通过信息技术有机的运用到其他课程从而使信息技术成为教师教学的好帮手学生学习的好伙伴从而提高学科的教学效率;这是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各学科利用信息技术将知识的表达多媒体化;既可以构建个别化学习环境也可以营造协作式学习氛围为学习者提供对相同问题的多种不同的观点的比较、分析和思考的条件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深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和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应避免技术化和形式化倾向即在教学中应避免为了用技术而用技术应避免在教学中追求时髦只做表面文章。
第三层面:基于信息技术的学科间的整合有两层含义:一、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间的整合使信息技术成为各学科整合的联系纽带和工具使课程实施更趋合理;二、通过信息技术的影响改变课程结构促进课程间的整合,使课程结构更趋合理。
- 上一篇:落实统计局年度工作思路
- 下一篇:贯彻档案局保密工作思路
精品范文
3信息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