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劳动工资统计工作体会感想

时间:2022-04-13 10:55:00

导语:做好劳动工资统计工作体会感想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做好劳动工资统计工作体会感想

劳动工资统计作为一项专业性、及时性、规范性较强的工作,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已受到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普遍重视。劳动工资统计能够反映劳动力供求关系,反映劳动力成本高低,为社会财富初次分配和调控提供依据。其指标之一的社会平均工资(即当地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还是法律赔偿、解决劳动争议、提高退休人员待遇以及企业决策和人才招聘的重要依据。因此,扎实做好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就成为各级统计部门和基层统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做好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坚持持证上岗制度,不断提高劳动工资统计人员专业素质

国家统计局已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计从业人员资格证书考试制度,并对从业人员资格证每两年审验一次,无疑对统计人员基本素质提出了要求。各基层单位应坚持劳动工资统计人员持证上岗,加强对统计人员的政治和业务培训,造就一支知识全面、眼光敏锐、坚持原则、实事求是、综合协调能力强、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为领导提供决策建议的高素质统计人员队伍。

二、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是进行有效统计分析的前提。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及时性直接关系到统计质量的高低。劳动工资统计人员在对数据信息进行采集汇总时,应抱着大统计的全局思想,以“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来警示自己。因为看似枯燥无味的数据却“一枝一叶总关情”,经常活跃在我们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当中。

三、进一步做好劳动工资统计业务基础化建设,实现规范化管理

基层统计是统计大厦的基石,而信息收集是基层统计的重要环节,对收集来的信息做好原始记录、登好统计台账是确保源头数据质量的关键。目前,会计电算化工作已全面普及,劳动工资统计工作要实现规范化管理,就要尽快利用计算机普及电子台账,开发应用统计软件,实现社会联网。基层单位也要加大对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硬件投入和人员配备,把劳动工资统计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此外,要实现劳动工资统计规范化管理,还要开好劳动工资统计年报工作会议,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总结;统一统计口径和指标解释,做到数出一门;严格报表层层把关和报送时限,做到优质高效;对瞒报漏报、弄虚作假行为严格依照统计法规进行制裁,做到责任层层落实。

四、适时调整劳动工资统计口径和统计指标,以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劳动工资统计涉及的内容有从业人员、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人员、离退休人员等变化情况,劳动报酬、人工成本、保险福利、社会保障、劳动安全、劳动生产率、就业服务、劳动力价位、劳动合同签订履行、拖欠职工工资情况等;职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技术等级、职业工种等构成情况也在劳动工资统计范围之内。随着经济所有制性质的多元化,用工形式和薪酬制度的多样化,各种统计口径和统计指标也要作相应的调整。劳动工资统计范围应逐步扩大到城镇所有从业人员,社会平均工资也应从公有制机关企事业单位扩大到私营企业和个体劳动者。可以形成两个社会平均工资分别作为公有制经济单位和其他所有制单位的缴费依据,以解决目前社会平均工资虚高、社会保险费用征收偏高、企业和个人负担过重的问题。同样,私营企业中劳动合同签订履行情况、社会保险缴费情况、拖欠职工工资情况等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这些统计指标直接关系国计民生,需要通过《劳动法》《劳动监察条例》《劳动合同法》等相应的法规来强制执行。

五、强化统计数据分析,为各级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依据

所谓用事实说话,指的就是对客观事实和统计数据进行总结分析。只有从众多的统计数据中找出属于政府和企业重点工作的内容、改革和发展热点难点问题、领导和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并运用正确的分析方法,才能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最终形成统计分析报告,发挥好统计工作的参谋职能。比如,用结构分析法来分析一家国有企业职工年龄构成,可以看出该企业职工老龄化问题是否严重,“4050”人员所占比重及如何采取减员增效的措施。再比如,用结构分析法可以观察一个企业近年来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变动情况,以及企业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与社会平均工资的差距,为企业工资改革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