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心得体会

时间:2022-01-10 10:32:00

导语: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心得体会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心得体会

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领导干部要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需,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情绪、反映群众诉求、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全心全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题、开拓创新谋发展、坚持不懈抓经济,具体就是在“心、辛、新、薪”四个字上下功夫。

心。就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领导干部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以人为本,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开展工作,不搞形式主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原则。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把人当作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以满足人的需要和权益为归宿,我们才能使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我们才有可能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领导干部要树立“权力就是服务”的观念,正确处理主人与公仆的关系,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领导干部只有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坚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才能从根本上做到求真务实。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能够感受到这样的现象:许多地方为推进事业发展提出的好思路、好政策、好措施不少,但很多事情往往提出来后只是热闹了一阵,并没有真正落实,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追根寻源,重要原因就是由于没有做到求真务实。领导干部应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杜绝形式主义,作表面文章。领导干部就是要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当老实人,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切实在求真务实上狠下功夫。领导干部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拿出真心诚心,以诚为本、以信为基、以德为源,不断升华人格力量,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爱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在群众的配合下抓得更好。

辛。就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领导干部要勤下基层,不畏艰辛,认真解决群众的每一件小事,不搞拿来主义。

人民群众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只有耐心细致做好群众工作,使广大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有坚实的基础。同志曾多次向全党提出“群众利益无小事”,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和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关心群众的柴米油盐这些生活小事。领导干部只有深入基层,不畏艰辛,走群众路线,把群众的呼声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一信号,才能真正解决群众心坎上的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从根上抓起。而有的领导干部在工作中,闭门造车,怕吃苦,不深入基层进行调研,不听取基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只是在媒体上看看别的地方是怎么搞的,就照葫芦画瓢,乱学一通。这种脱离本地实际的工作,其结果只能是出台的政策与服务群众不相协调,且劳民伤财。领导干部应纠正这种华而不实的行为,不搞拿来主义。要勤下基层,多找苦吃,因地制宜谋发展,一心一意办实事。要提倡把群众的每一件平凡、细小的事都认认真真的做好,一次完成不了的事多去几次,下苦功夫、笨功夫,把每一项工作做精、做细、做实,才能真正解决群众的困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基层才能有效开展。只有为基层群众服好务,使基层群众不上访、不告状,群众安居乐业,领导干部才算从基础上做到了真正的和谐。

新。就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领导干部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不搞政绩工程。

创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动力源泉。近几年来,许多领导干部工作创新意识不断增强,创新措施不断增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这无疑是一件大好事。但是,也有部分领导干部在创新工作上不但没有达到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的目的,反而影响了社会和谐。有的地方领导干部为了搞政绩“喜新厌旧”,年初定全年工作思路时总是想创新,拿新思路出新口号,而不在意以前的工作方案得没得到成效,是否要继续推进工作,只在意今年的工作怎么创新,不定长远规划,就开始了新的创新,结果是口号喊的震天响,工作落实难开展,服务群众达不到实际效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了创新口号的牺牲品。领导干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中搞创新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不能为创新而创新,不能搞政绩工程。领导干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把握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即要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又要敢于从那些不合时宜的传统思维中解放出来,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会有发展的新亮点;只有不断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会形成发展的新优势;只有不断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会获得不竭的动力源泉。

薪。就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领导干部要大力发展经济,不断提高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切实摒弃小农意识。

经济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只有保持经济和谐发展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只有经济充分发展,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只有经济充分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才能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同样,没有经济发展来支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等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领导干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工作中要不断发展经济,结合基层资源实际,大力推进优势产业开发,搞好深度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增值能力。要摒弃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落后保守的小农意识,以开放的观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求实创新的精神激发跨越式发展的活力,以强烈的竞争意识营造跨越式发展的优势。要使群众在加快发展中直接尝到甜头,自觉地转变观念,找到脱穷致富的出路,学到搏击市场的本领,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因素和主体力量。要充分发挥群众的聪明才智,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善于从群众身上汲取前进的力量,才能更好地攻坚破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经济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只有经济发展上去了,群众真正享受到了经济发展的实惠,才能使群众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才能真正有效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