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让科学发展观扎根新农村心得
时间:2022-12-15 08:36:00
导语:切实让科学发展观扎根新农村心得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在农村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农村党员干部的重大举措,是新时期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第一线,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组织开展好农村的学习实践活动,必须紧紧围绕这个基础,坚持抓教育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抓提升建设坚强有力的基层组织,抓整治打造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抓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思路,认真落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任务,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科学发展的理念是农村科学发展的前提
正确的理念来源正确的思想认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思想认识是前提。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面广量大,深深扎根在基层,直接面对党员群众,必须肩负起宣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历史使命,用科学发展观统一农村党员干部的思想,让科学发展观植根于每一个农村党员干部的头脑,把科学发展观要求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自觉行动。岱岳区从深化广大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入手,扎实开展“村村到、户户访、人人见—组织部长下基层”和“百场宣讲进基层—科学发展乡村行”活动,与广大党员坐在一起谈发展、议发展,送科学发展观到田间到炕头,切实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指导帮扶。
区委组织部由6位部长、3名部务会成员带队,组成9个调研组,深入到17乡镇663个村进行实地查看,先后与663名村党组织书记、2514名村“两委”干部进行座谈,走访慰问困难党员、重点党员1371名,沉到基层实地查看、深入调研问计于民、促膝谈心共议发展。村村到,“把脉”村级工作,引导村级科学发展。全区17个乡镇663个村村村到,实地查看村党组织工作运行,对科学发展好的村进行通报表彰,对少数落实科学发展观不利的村帮助梳理存在问题,拉出整改清单,限期整改提升。人人见,“问诊”村支部书记,教育支部书记带头实践科学发展观。663个村村党组织书记人人见,了解工作情况,对52名返聘任职开拓型支部书记加强镇情村情教育,256名德高望众权威型支部书记加强民主管理教育,281名率先致富带动型支部书记加强奉献精神教育,38名经验丰富守摊型支部书记进行解放思想教育,引导村党组织书记立足村情实际制定科学规划,带领农民致富,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推动村级科学发展。户户访,“倾听”党员心声,引导党员模范践行科学发展。困难(重点)党员户户访,了解基层党员所思所想所盼,对282名建国前老党员送去油、面粉等生活必需品,516名生活困难党员协调安排合适工作,517名群众威望比较高的党员重点听取意见建议,切实把党的温暖带送到困难党员心中,引导他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协调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
为帮助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精神,组建了“科学发展观精神宣讲团”,在各乡镇、村设立宣讲点,开展科学发展观精神“百场宣讲”活动,变调上去培训为下基层宣讲,把科学发展观精神送到乡镇机关干部和村“两委”成员身边,并结合镇情村情进行有针对的辅导,让科学发展观在他们心中落地生根。邀请市、区委党校教师就科学发展观作专题辅导,认真学习科学发展内涵,深刻理解新形势下落实科学发展的目的意义和方法要求;邀请政法、信访部门干部,就当前广大基层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有关政策法规作专题讲座,提高基层干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实际能力和政策水平;部内各位部长分组到各乡镇作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专题报告,和基层党员干部坐在一起,讨论交流、全面分析当前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进一步明确加强改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目标任务、基本思路和方法措施。
通过开展教育活动,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特别是村“两委”干部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要实现岱岳区经济社会的新一轮发展,必须破除小富即安、小成即满思想,树立“大发展”意识;破除固步自封、安于现状思想,树立“快发展”意识;破除侧重速度、忽视质量思想,树立“好发展”意识,广大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得到进一步增强。
坚强有力的基层组织是农村科学发展的基础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科学合理设置农村基层党组织,选好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对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提高执政能力,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岱岳区扎实推进村级班子“双星级带动”工程、村党组织书记“领头雁”工程,不断加强村党组织、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村级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得到全面提升,夯实了科学发展的组织基础。
主动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打破城乡界限、隶属关系,不断探索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发展和服务发展的作用。范镇党委探索创新党组织设置形式,建立了以园区党组织为枢纽,以驻园区企业和村级党组织为主体,推行“驻地党委+园区党总支+企业党支部+周边村党支部”齐抓共管、共创共建、共同发展的“4+”区域党建工作模式,09年工业园实现新技扩投入3.85亿元,完成过亿元投资项目2个,实现规模工业企业收入8.12亿元,实现利税8314万元。夏张镇新河西村探索建立“党支部+村委会+合作社”工作模式,形成了“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格局,辐射周围13个村600多户村民发展有机蔬菜3000亩。马庄镇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启动农村社区建设,将全镇划分为西界、马庄、天龙等六个社区,并立足回族村地理位置集中、回族群众生活习惯相近、服务内容基本一致的优势,按照“多村一社区”的模式,集合3个回族村和3个回汉群众杂居村,建设农村社区——西界社区,进一步提升了村级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也更加融洽了回汉群众的关系。
按照“选好一个人,带好一班人,致富一个村”的思路,拓宽选人视野,选好配强村支部书记。从外出创业能人中选任。及时将政治素质高、致富带富能力强的外出创业能人列入村级后备干部进行重点培养。目前,全区返乡任职村干部达到72人,返乡人员中有52人担任村组织书记。山东鹏程建材商贸集团总经理、优秀女企业家彭娟返乡担任支部书记后,无偿捐资20万元作为平家村新农村建设启动资金,募集资金300多万元建设了高标准幼儿园、硬化了14条村内道路,在道路两侧进行了高标准的绿化,统一粉刷了沿街墙壁,平家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机关干部中选派。从区、乡在岗机关干部中选派16名优秀年轻干部到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天平街道机关干部苏庆亮下派担任大陡山村党支部书记后,团结带领党员群众,从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入手,止乱、治穷、致富,把一个昔日落后的小山村变成了“金陡山村”,村集体收入由“空壳村”发展为百万元村,2008年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从离岗干部中选聘。实施“离岗不离党,余热献乡邻”工程,先后选派14名政治素质高、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丰富的离岗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或村级发展顾问,引领村级发展。祝阳镇安监办退休人员徐宗贡回乡担任东张村支部书记后,举办了“东张村在外老乡联谊会”,积极争取在外老乡支持,募集资金5万余元,铺水泥路面9000多平方米,修排水沟3000多米,路两侧绿化面积4000多平方米,并安装了路灯,彻底解决了村民行路难的问题,改变了对外形象。
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是农村科学发展的保障
“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群众只有在和谐稳定的环境中才能安居乐业,经济只有在和谐稳定的环境中才能更好的发展运营,社会只有在和谐稳定的环境中才能不断向前发展,整体进步。岱岳区大力实施村级班子“先锋带动、后进提升”工程,下大力气治软、治瘫、治弱、治乱、治懒、治贪、治庸,努力消除影响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不利因素,积极营造科学发展的良好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通过召开党员、干部、群众会议,座谈讨论、走访调查等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全面了解村级班子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分析原因,找准整顿转化工作的突破口。先后召开座谈会374次,发放问卷调查4000余份,走访农户1200余户,与群众个别谈心1900余人,了解和掌握当前村级突出问题180多个,确保掌握实情,有的放矢。各乡镇党委根据各村实际,有针对性的制定工作方案,报区委组织部审批,对筛查出的“难点村”、“后进村”、“平庸村”分批分类进行整顿提升。
对14个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宗族派性严重、群众上访不断等原因导致换届不成功,村党组织和村委会班子不健全的“难点村”,分门别类进行综合整治,明确整治时限,健全“两委”班子,全面提高整治效果;对54个整体战斗力不强,思想观念陈旧,经济发展缓慢,干群关系紧张的“后进村”,采取领导带头访、集体座谈访、个别深入访、进村入户访等方式,广泛听取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对村干部思想、作风、工作方面的情况,做到村情户情清、班子情况清、群众意见清、存在问题清和应对措施清,全面掌握各村党员干部群众的动态,扫清各项工作障碍,实现后进变先进;对81个村级班子发展欲望不强,工作不思进取,发展业绩不突出,群众满意度不高的“平庸村”,强化教育培训,引导开拓思路,强化管理考核,促其快速发展,实现快速提高。
科学合理的发展思路是农村科学发展的关键
“思路决定出路”。要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有科学发展的思路。各村情况基础不一样、条件不相同,有的甚至存在很大差异,这就决定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解决的问题必然会各不相同,决定了我们必须善于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适合本地实际的科学发展思路。只有实现这种转化,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发挥作用,才能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才能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岱岳区积极引导各村结合自身实际,理路子、谋发展,扎实开展“村村富”工程,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夯实物质基础,提升村级党组织的服务能力,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强化招商引资,夯实经济基础。立足区位、资源、资产等优势,指导各村利用亲情、友情、乡情,四面出击,招商引资,增加村级收入,推动新农村建设进程。房村镇磨山峪村围绕西红柿、桑蚕、畜禽养殖等主导产业建立科技示范园,引进了由宝来利来投资2200多万元的生态养殖项目和泰安市磨山峪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农业生态度假旅游项目,村集体年增收20万元。北滕村先后引进腾盛矿山机械厂、聚金源纸箱厂、瑞丰服装厂等8家规模企业,村集体增收30余万元。
依托资源优势,壮大集体经济。利用当地资源条件(如荒山、窑厂、矿山、旅游、水资源等)突出的优势,通过合理开发和挖掘,想方设法盘活资源,为集体经济的发展注入经济活力。天平街道大陡山村做活荒山淘金的文章,绿化荒山,投资1000万建成泰山极顶茶苑,形成了一个吃、住、游、娱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圈。下港乡木营村依靠林果开发拓富路,观赏林、生态林、果品林一起上,栽植生态、观赏树种达700多万株,18000亩荒山成为一片绿色的海洋,仅果品一项每年增加群众收入600多万元。
利用集体积累,发展村办企业。对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村,引导他们将资金闲置建造厂房,投资实业,在实现村级经济的“滚动式”增长的同时,也为村民拓宽了增收渠道。天平街道池子崖村投资100余万元建成免烧砖厂,年产值400万元,纯利润60万元;投资100余万元,建立“拌合站”一处,纯利润200余万元;投资200余万元,成立金龙供水有限公司,直接供应热电厂生产用水,每年纯收入可达100万元。今年该村预计实现集体年经营性收入6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100元。粥店街道大辛庄村依托泰安旅游经济开发区,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拿出集体积累建设了泰山天庭乐园,四年以来共接待游客115万余人次,总收入2000余万元,村集体每年纯收入160万元,解决就业劳动力70人。
组织专业协会,增加村级收入。立足农业产业特色,引导各村党组织牵头成立苗木、林果、蔬菜等专业合作社(协会),为农民提供技术、信息、销售等服务,帮助农户及时发展适销对路农产品,增加集体收入,促进农民增收。夏张镇朱家庄村,探索“村集体+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的合作社建设新模式,以樱桃收购市场为平台,把周边13个村、700多个农户联合起来,用小樱桃闯出了大市场。角峪镇纸房村联合泰山医学院和山东农业大学成立了“绿萃天然植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使中草药种植走上了产、学、研相结合,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先后开发培育出了40多种中草药,目前基地自控面积有1000余亩,辐射带动面积达5000余亩,年产量1400吨,村民收入达6000元。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农村是农村科学发展的根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发展的最终目的和落脚点是为了造福人民。岱岳区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通过扎实开展“九个一”活动,认真实施“城乡双融”工程,持续关注民生,切实保障民利,不断维护和发展群众福祉,把实现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使发展的成果体现在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上,体现在城乡面貌的改变上,体现在老百姓的笑脸上。公务员之家
在村级开展“九个一”活动,即开好一个动员会,托清一遍党员底数,进行一次集中学习,开展一次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发放一张征求意见表,召开一次党员民主分析座谈会,制定一个整改计划,写出一份活动总结、解决一批实际问题,人民群众得实惠。全区共开展集中学习1098场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9600余人次,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158个,为群众办实事、好事5097件,全区党员素质得到明显提升,切实发挥了党员在推进基层发展中的骨干作用。化马湾乡石湾村党员佟传林带领3名群众,投资35万元,创办鸭肉制品加工厂,带动了周围养鸭专业户发展,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200多人,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该乡由党员干部领办联办的产销联合体己发展到300多个,一人领出一群、一群带出一片的头雁效应益加突出。房村镇在天津葛沽成立驻津务工支部委员会,充分发挥外出务工优秀党员的作用,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为流动党员安了一个“家”,务工党支部成为流动党员与家乡党组织联系沟通的信息中心和桥梁纽带。
针对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造成城乡发展的不平衡的问题,以统筹城乡党建资源为抓手,以“城市融入乡村、干部融入群众”为主题,制定出台《关于在区直机关开展党建资源“城乡双融”主题活动的意见》,组织全区77个区直机关党(总)支部与77个村党支部建立联合党总支,组织30个年纳税过百万元的企业和30个实力较强、党建基础较好的村(社区)与60个年集体经营性收入3万元以下的村结成共建对子,选派200名区、乡机关干部到基层挂职包村,促进各类优势资源在城乡之间的有序流动、均衡配置和优化组合,着力构建以城带乡、优势互补、双向受益、共同提高的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区、乡机关干部严格按照民情掌握到户,政策宣传到户,问题解决到户,温暖关怀到户,技术服务到户,项目扶持到户的“七到户”要求,扎根基层,真情奉献,引领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动农村干部工作能力提高,带动农村党员综合素质提高,带动农村党建工作水平提升,让城乡和谐共发展,共为“双融”村投入资金1906.2万元,争取协调各类无偿资金427.5万元,硬化村内道路105.8公里,新修水渠4700米,打井25眼,埋设地下管线10080米,架设电缆6445米,捐赠物资折款605.4万元。
- 上一篇:洗涤化学玻璃容器操作技巧探究论文
- 下一篇:镇保密工作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