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就业感想

时间:2022-08-24 05:45:00

导语: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就业感想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就业感想

肇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风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全球,并很快从虚拟经济扩散到实体经济。在全球经济迅速式微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虽未受到像发达国家那样的严重冲击,但要想独善其身显然是不可能,由经济危机引发的各类社会问题中,有一类社会问题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在中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并不是经济危机下出现的新问题,这既有过去十年高校盲目扩招的因素,也有高等教育与实际工作衔接不上的自身原因,然而百年不遇的经济危机导致的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急剧萎缩无疑使得这一问题雪上加霜。3月19日的《南方周末》刊载了一篇题为“女毕业生的死亡日记”的特别报道,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经济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程度。

科学发展观于国家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那么,对于已经毕业和即将毕业的中国大学生而言,如何树立属于自己的科学发展观才能使自己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呢?这是值得当代每一个大学生深思的问题。

在现今的大学生的普遍观念中,大学毕业后的出路不外乎两条:考研和找工作。虽然国家为应对就业压力适当扩大了研究生的招生比例,然而相对于庞大的大学毕业生群体,数量仍然是少之又少,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应当以此为借口对研究生扩招,出于对研究生整体质量的考量,考研比例是没有办法无限制扩大的,那么没有打算考研或考不上研的大学生势必流向人才市场参与激烈的工作岗位竞争,这在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中,很大一部分必然会被刚性的淘汰掉,那就是说有一部分大学生将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窘境。如果这一逻辑没有明显的纰漏的话,那是不是我们的这种观念出了问题?很显然是的,而且在恶劣的经济环境中这一观念的后果被放大了。我们要想在以后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唯一要做的就是改变观念。

首先,树立自主创业的思想。这一思想最近几年对于大学生究竟是否适合创业争论很大,反对者认为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缺乏实践能力,创业不易成功,风险很大。而我却不这样认为,我们理解的创业往往被大而化之,都认为是开办公司或者其他,实则不然,大学生完全可以从小事做起,小到自己经营一家店铺我们都可以称之为创业,只是很多大学生并没有有意识的去往这个方向思考,也没有刻意的去培养自己这方面的能力。义乌工商学院的大学生集体开网店,受到学校的支持,并且效果很好,我们姑且不说他们的这种做法对不对,但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即在经济危机的环境下不在囿于传统的想法。大学生应当抓住自己学习能力强、对风险承受能力大的优点,大胆的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业,当然并不是鼓励所有大学生都去创业,具有这方面能力和条件的同学应当多往这个方向发展。

其次,大学生应当自己当做一个普通的劳动者对待。我们在新闻上经常看见大学生怎样怎样的事件,这是整个社会意识并没有及时跟上社会的脚步的结果,有意无意的将大学生同其他人群区别对待。大学生自己也觉得自己似乎高人一等,这样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找工作的时候太过挑剔,很多大学生没找到工作不是没有工作可找,而是自己眼高手低、不切实际造成的。只有把自己当做一名普通劳动者对待,才能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放下架子,心平气和的从小事做起、从基层做起,这并不妨碍一个有能力的大学生的长远发展。

最后,每个大学生应当在大学阶段学会一项能使自己在社会立足的本领。每个人在社会的立足的稳定程度与自己所做工作的难易程度成正比,否则很容易在突发情况出现的时候(例如经济危机)被淘汰掉,这并不是说每个大学生应当只去学好一门学科,而对其他学科不管,这要求大学生在有广博知识面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一门自己的“拿手好戏”,这可以让自己在失业的时候不至于手足无措。这里的学科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如果能和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在一起则最好,这样在轻松愉快的同时又学了东西。

以上算是我认为一个大学生应当有的“科学发展观”吧,当然,每个大学生又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我相信只要每个大学生从实际出发,把大学时间都充分利用起来,以后总能找到自己驰骋的天空!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活动后,我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科学发展观是在坚持马克思、、邓小平和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努力把握发展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总书记一再强调“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科学思想。只有求真务实,认识规律,把握规律,才能得其要旨。”而要深刻学习理解和全面、完整、准确的把握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就必须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归根结底,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工作、推进我们的工作。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强调要以民为本、执政为民,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就是努力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协调发展;就是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就是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协调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关系,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是我们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研究和解决当代中国发展问题所取得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同时,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有力的思想保证。

第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国时展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发展实践,把握世界发展趋势,适应新的要求提出来的,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同志指出:“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的经济建设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2007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了246619亿元,位居世界第四位,从1979年至2004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6%,过去五年我国经济的年均增长更是达到了10.6%。这些成绩的取得确实令人感到振奋,感到自豪。我国已经解决了十三亿人的吃饭问题,这也是中国人民为世界做出的重要贡献。目前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正在以饱满的热情、满怀信心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而奋斗。

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诸多问题,虽然我国的GDP总量很多,但是平均到每个人就很少了,甚至比一些发展中国家还少。在医疗、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更加严峻的是,我国在贫富差距、社会稳定、道德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目前官方的数据显示,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了0.48,基尼系数是经济学用来反映贫富差距的指标,基尼系数越大表明贫富差距越大,基尼系数越小表明贫富差距越小。如果基尼系数在0.4至0.5之间说明这个国家的贫富差距较大,如果在0.5以上说明这个国家的贫富差距很大。据说,有的学者对我国基尼系数所做的统计还高于0.48。这说明我国的贫富差距是比较大的。而日本基尼指数却一直在2.7左右徘徊。就连我们一直认为贫富差距很大的美国,即使其基尼系数创下了新高,但也仅为4.6。所以我们如果任由贫富差距继续扩大,将对我国的稳定团结造成很大的威胁。还有一个数据同样值得我们注意,2007年我国5人以上的群体性事件已经达到了9万起。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缩小城乡差距,缩小贫富差距,维持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公务员之家:

第二,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我们战胜金融危机的有利武器。2008年爆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其根本原因就是发展观的问题。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不仅使美国经济产生严重的恶果,而且向世界其他主要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不断蔓延扩散,带来灾难。为何“经济发达、制度完备、生活富裕”的美国会发生如此严重的问题,这与美国长期以来推行“自由市场和自由主义”的经济发展指导思想直接有关。美国把金融衍生品的畸形发展当作是“金融创新”,把向他国转嫁危机当作是强国之道,把超前消费当作是民众的富裕方式等。实践证明,美国这种“发展观”严重脱离了现实经济,严重违背了科学和客观规律,到头来是要遭受惩罚的。

回顾我国建国近60年走过的道路,在发展问题上有着许多的经验和教训。建国不久经济刚恢复,就搞“”,想一步跃进共产主义,结果饿死了千千万万的老百姓;搞“”,想用阶级斗争来推动社会发展,结果使中国社会大倒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将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发展才是硬道理”,使我国走上富裕之路,但如何搞经济、如何抓发展还是不甚明了,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但也付出了代价,带来了副作用。面对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现实、总结经验、统领全局、面向未来,适时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一理论体系,它是伟大实践的诉求,也将对我国及世界的经济社会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但是根据目前国际经济形势判断,全球性经济危机将继续蔓延,我国经济状况不容乐观,经济增速将放缓,购买力趋于下降,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不可能独善其身,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危机,通过努力减少危机的负面影响,寻找危机中的机会,化挑战为机遇实现科学发展。美国金融危机在我们发展的重要时期给我们上了一堂重要的课:经济发展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第三,科学发展观对四川灾区重建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性意义。灾后重建事关重大,既与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密切相关,更直接关系到灾区群众的现实生活。因此,在指导原则上,应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科学、尊重自然、统筹兼顾;在操作步骤上,应做到规划先行、分工合作、循序渐进。从目前披露的信息看,中央及各有关地方的决策和部署日益清晰地体现出这样的取向。

作为一项庞大、复杂而又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灾后重建不仅包括城乡基础设施、产业经济等有形的层面,还涉及民众心理、社会文化、制度体系等无形的层面。在灾后重建中,通过农房重建,成功地诠释了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魅力。以人为本的灾后重建建房先行的思路,体现了党和政府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的人性化执政本质,最大限度地释放了生产力因素,调动了受灾群众重建新家园的积极性。在农房重建中,他们既注重实用,又着眼长远,首先想到的是给重建户一个长久的生存环境,发展环境,致富环境,提倡要因地制宜选择建房模式,要把灾后农房重建与乡村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建设出美丽富饶的新农村。在严格实行科学规划和严格进行质量管理的前提下,提倡因地制宜建房,多种形式建房,不搞一刀切,不搞千篇一律,从而有效地调动了受灾群众建房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农房重建的速度。

第四,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调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等。我国粗放型的发展模式是以消耗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资源和环境是不可再生的,如果我们继续这种发展模式,不做任何调整,不但经济的高速发展难以为继,由此带来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可能会部分抵消经济发展的成就,甚至威胁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对我们的子孙后代是极不负责任的。此外,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少数人利益至上,不惜干违法乱纪的事情,前不久发生的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说明,少数商人在利益的驱动下可以完全不顾人民的死活。以上这些问题当然不能抹煞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但是居安思危,我们不能忽略这些问题,而要采取有力的措施,保持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得可持续性发展。

因此,党中央国务院一再强调科学发展观,并且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学习,我对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有了更加充分的理解。我认识到,要解决我国现阶段的诸多问题,就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头脑,把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转变过来。我认为,当代中国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才能继续保持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才能保持国家的团结与社会的稳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