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态心得
时间:2022-11-29 06:07:00
导语:社会心态心得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准确把握社会心态,进而有效地保护、利用、引导、调节社会心态,巩固和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对于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社会心态是某一时期社会群体普遍存在的共同心理状态,通俗地说,就是人心民气。社会心态又因不同社会群众所处的地域和社会阶层不同产生差异。虽然说,社会心态只是一种初级形态的社会意识,但与其他形态的社会意识一样,它的产生和变化反映社会存在,并决定于社会存在,同时又反作用于社会现实,对社会进程产生能动作用。
积极的社会心态,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促进作用;消极的社会心态,则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阻碍甚至是破坏作用。与产值、创汇、税收等相比,社会心态如何,似乎不是什么硬指标,但作为生产力中起决定性因素的人,其心态如何无疑直接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挥,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尤其是在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在关键时期、新旧矛盾交织、利益调整剧烈、社会转型加快的今天,人心齐才能泰山移,否则,难成大业。因此,准确把握社会心态,聚合人心民气,营造良好的社会心态,有效地推动改革和发展,就成为摆在各级党政部门和领导干部面前的一项硬任务。
社会心态有主流,也有支流。抓住了主流,就抓住了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应当说,跨入新世纪新阶段,居主导地位的社会心态,无疑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主要表现为人心思进、人心思富、人心思稳。发展得不那么快的地区,步子想迈得大一点,发展得快的地区,步子想迈得更大一些;生活困难的群众想解决温饱,衣食无忧的群众想奔小康,实现了小康的群众想更富足。稳定更是人们的广泛共识,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早已成为社会心态的主流。因此,一切顺民意、得民心的方针、政策、措施、工作都要坚持,而且要不断地完善、充实、创新、提高,以强化这种社会心态,促进这种社会心态最大限度地转化成为抓住机遇、战胜挑战、加快发展、保持稳定的精神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下真功夫、苦功夫、大功夫,解决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千方百计把经济搞上去,是营造积极社会心态的最积极的办法。与之相反的做法,都是对积极社会心态的伤害。
值得提醒各级干部的问题是,把握了求发展、求稳定的主流社会心态,还不能说就是完整、准确地把握了社会心态的全部。在主流之外,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着种种值得高度重视的其它社会心态,这可以从社会公众对一些与自身有利害关系的热点问题的关注上反映出来。比如,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使一些人产生了焦虑情绪;贫富差距的拉大,使一些人的心理失衡;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蔓延,使一些人有世风日下之感;由于对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够,一些人对防治消极腐败现象信心不足;就业与再就业形势的严峻,使一些人对未来生活感到忧虑,等等。这些社会心态,是整个社会心态的组成部分,是客观存在的,其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切不可充耳不闻,不知痛痒,也不能反感厌恨,怨这些人“觉悟不高”。必须静下心来,透过这些心态,实事求是地分析我们在政策上、措施上、工作上、作风上等等方面,有没有导致这些社会心态形成的因素?事实是,哪个地方、哪个阶层的人群社会心态不那么积极,往往说明在那个地方、那个阶层,我们的正确方针政策不落实,措施不得力,工作不到位,作风不务实。只有从根子上找到原因,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才能从整体上理顺情绪,平衡心态。当然,政策也好,措施也好,工作也好,不可能让人人都立即满意,但是只要我们始终把握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宗旨,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都始终坚持努力使全社会各个阶层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就能够把握住调节社会心态的主动权。同时,还要十分注意并善于把正确的理论、方针、政策、措施,转化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的自觉的行动。要看到,改革越深化,越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正确地统一和结合起来,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这样,我们的改革和建设才能始终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才能在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场中顺利地推进。还要看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全新事业,因此,引导全社会转变观念,更新思想,调整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的工作,比建一个工厂、盖一座大楼、搞一个项目等等来说,要难得多,重要得多,作用也大得多。可惜的是,我们的一些干部、一些部门、一些地方,在了解和把握社会心态上不积极,不主动,群众想什么,全然不知,甚至不会知、不想知、不愿知,久而久之,就会沉淀成隔阂,就会酿成消极的甚至是逆反的社会心态,致使正确的东西也很难迅速贯彻。如果这样下去,就十分危险。
社会心态是由千千万万人的想法汇成的。调节社会心态的工作同样要由人来做。谁来做?当然是党员、尤其是党的各级干部。俗话说,理通就能通天下。我们有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这些都是我们执政党的通天下之理。但是,人民群众不光是看你怎么说,更看你怎么做。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执政党的6600多万党员、尤其是数以百万计的党的各级干部的行动,直接影响着社会心态。
如果我们的党员干部,忘记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我们党的庄严使命;忘记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征途上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忘记我国是一个有近13亿人口的仍处于发展中的大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忘记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的巨大差距;忘记我们面对的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繁重艰巨的国内改革、建设任务,而陶醉于已有的成绩,固步自封,止步不前,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又怎能让全社会都清醒地看到激烈的国际竞争给我们带来的严峻挑战,清醒地看到我们肩负的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清醒地看到我们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风险,又怎能让全社会都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为国分忧,为富民强国而同心同德共同奋斗呢?
如果我们的党员干部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心中没有人民群众,不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贪图享乐,不愿意再做艰苦的工作,对群众的疾苦漠然置之,对群众的呼声不闻不问,又怎能让人民群众与我们血肉相连呢?
如果我们的党员干部忘记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不能把精力集中在搞建设、把心意放在谋发展上,不能用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百折不挠的斗志,坚定不移地在工作中贯彻落实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不能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讲实效,办实事,而是摆花架子、摆官架子,搞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又怎能在全社会形成不畏艰难,奋力拼搏,勇于开拓,善于创新,战胜困难的氛围呢?
如果我们的党员干部忘记党和人民的重托,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能牢固坚持群众观点,在思想上作风上脱离群众,不能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不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做到夙兴夜寐、勤奋工作,而是浮躁浮夸、急功近利,甚至铺张浪费、以权谋私,又怎能在全社会形成蓬勃朝气、昂扬向上、艰苦奋斗的正气呢?
社会心态说到底是个社情民意问题,是人民群众利益和愿望的问题。人民群众的愿望、呼声、意见、情绪、疾苦,就是人民群众的社会心态。同志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讲的一段话非常重要:“不论我们党取得什么样的成就,都必须长期艰苦奋斗,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和宗旨,不断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样我们党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他还告诫全党:“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尤其要关心那些生产和生活遇到困难的群众,深入到贫困地区、困难企业中去,深入到下岗职工、农村贫困人口、城市贫困居民等困难群众中去,千方百计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要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谋利益,带领群众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这段话朴实无华,真真切切,颇富现实性。对此,全党同志都要深刻理解,牢记在心,身体力行。
实践表明,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大量表现为人民的思想认识、心态情绪问题。要理顺群众心态情绪,就要准确把握社会心态;要准确把握社会心态,就要全面了解社会心态;要全面了解社会心态,就要建立渠道畅通、反应灵敏的制度,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更要各级领导干部切实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眼睛向下,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如果对社会心态了如指掌,我们做决策时才能胸有成竹,做出的决策才能更顺民心、得民意。也只有如此,人民群众的社会心态才能被引导到实现十六大确定的奋斗目标上来,我们才能获得更加安定团结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