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队伍科学发展观体会
时间:2022-11-09 09:55:00
导语:工商队伍科学发展观体会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目前,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管理的领域逐步拓展,管理的层次不断提高,管理的要求日益规范。为适应这一形势的变化,工商部门相继推出了一些新的管理观念、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为创新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是,无庸讳言,由于地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差异和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各地工商部门的发展程度和管理水平也很不一致,有的地方甚至相差悬殊。如果这些地方发展滞后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管理水平得不到迅速提升,势必影响工商部门的发展大局和整体形象。本文结合本地方、本部门的工作实际,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的一些体会,从提高人的素质与积极性入手,着重分析、探讨如何提高和改进工商队伍建设。
一、当前工作缺乏活力是不容回避的客观现实。
一是厌战、厌岗的情绪较浓。一些人长期在一个地方或一个岗位,重复单调、乏味的工作,兴趣降低,热情降温,期望降值,以致情绪焦虑,无所适从。有的甚至暂时放弃工作,另谋高就。特别是一些乡镇工作人员,认为“埋头苦干,做给天看”,“干与不干一个样,调来调去乡下转”。
二是战斗力下降。局里部署的工作在所里得不到落实,所里安排的工作在站股长中得不到落实。班子战斗力不强,往往是一把手急得团团转,副手“大树底下好乘凉”。有些单位,领导不敢碰硬,职工不肯出力,以吃抵费、以物抵费屡禁不止,直接影响全年财务预算。
三是工作无创新。主要表现在机关科室指导基层的作用降低,机关干部不钻研业务,不深入实际,不跟踪前沿理论和最新法规,不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按习惯和经验办事;或者以会议传达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没有自己的思想和灵魂,没有自己的见解和创意,降低工作标准,把“火车头”变成了“中转站”。
四是信仰丧失。不热爱工作,不研究工作,对部门前途怀疑,对个人前途灰心。缺乏主人翁责任感和正义感,为维护自身利益,不惜损害部门利益和群体利益。对不良现象不抵制,不批评,甚至同流合污,结果个个都是“老好人”,人人都是“受害者”。
二、正视错综复杂的主观与客观因素,寻求扭转被动局面的对策。
1、改革留下的后遗症。经过市场管办脱钩、人员分流和定编定岗,一些后遗症日益显现。一是人员分流造成大批新进人员流失,人力资源断档,队伍青黄不接,后劲不足。二是人员定位造成心理失衡,过去的一些中坚力量,在所谓公勤和社团人员的定位中,自感低人一等而放弃进取。三是改革之后并没有出现“吃皇粮”、“不收费”的迹象,饱受收费困扰的一些基层工作人员大失所望。四是改革增加了新的债务负担,影响了工资和福利。当集团利益无法保障自己的基本利益时,一些人转而追求另类人生。
2、人员素质不适应。“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可谓工商部门的特有病灶。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当初没有把握好进人关,降低了进人门槛。主要表现在:一是政治素质不适应,缺乏政治敏锐性,看不到改革的大局和方向,没有危机感,“天塌下来有长子”,得过且过混日子。二是思想素质不适应,不肯放弃既得利益,不敢尝试新的管理模式,对上面布置的“阳光定费”、收缴分离等制约措施,消极应付,暗中抵制,“把水搅浑好摸鱼”。三是业务素质不适应,要么面宽点不精,要么点精面不宽,满足于一知半解,不追求精益求精,宣传政策不得要领,讲解法规难抓皮毛。四是文化素质不适应,文不能守,武不能攻,德不服众,才不过人,只啃老本,不立新功,不能让人心悦诚服。
3、对人的管理模式滞后。一是机关能进不能出。机关成为一些人的终极目标,进了机关意味着功德圆满,养尊处优,自我陶醉。在机构设置上,因人设事;或者搞上下对应,因事设人。二是人员能高不能低。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乡镇人员不断向城区流动,不少乡镇所人去楼空,力不从心。城区人员日积月累,人满为患,人浮于事;三是干部任用能上不能下。干部任用仍然论资排辈,搞“排排坐,吃果果”,只要守得住,不怕没位置。对干部考察、考核流于形式,降低用人标准,带“病”上任。
4、执政能力有局限。省以下工商部门实行垂直管理,最大的好处就是扼制了人员的恶性膨胀,控制了进人渠道,一大批有专业特长的工商干部相继走上领导岗位,成为独挡一面的“掌门人”。但是,由于有些人只有部门工作经历,还缺乏应对各种复杂情况和处理突发问题、驾驭全局的能力。有的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搞得山穷水尽,捉襟见肘;有的讲究享受和格调,丧失了艰苦奋斗的作风,成为脱离群众的孤家寡人;有的自我感觉良好,以为非我莫属,舍我其谁?有的不善于团结一帮人,班子貌合神离。执政能力下降,导致凝聚力、向心力、号召力不强,直接影响工作的力度和深度。
5、工作的对象和内容抑制了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这就是所说的“后天失调”。70%的人员和个体户打交道,70%的时间用于收取规费,这是一个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都可以完成的工作。“杀鸡焉用宰牛刀”,一些具有“先天优势”的人,进入工商部门工作多年后,并没有“与时俱进”,而是“淮南之橘”成为“淮北之枳”。根本的原因,在于所从事工作的特性决定了我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主观世界的改造没有同步跟进,甚至使自己的主观世界发生扭曲。当前,创收仍然是生存的基础,管理就是收费,执法就是执罚。收费缺乏权威和手段,好话说尽,嘴皮磨破。执收似乞讨,缴费如恩赐。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造成身体疲劳,心理枯竭,真是“天长地久有尽时,此费绵绵无绝期”。
三、用科学发展观培养和造就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工商干部队伍。
1、更新管理理念,提高人员素质。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素质决定了发展的速度和方向,但人的潜能是可以无穷开发和利用的。现实条件下,提高人员素质的根本在于更新管理理念。一是要从以收费为主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向查处经济违法案件转移,通过强化职能作用,锻炼工商队伍,树立工商权威。二是要从以管理自居、夜郎自大的心态中调整出来,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思想,把个人利益置身于集体利益和群众利益之中。三是要强化为群众服务的本领,争取做到“一口气讲清楚”、“一次办成功”、“一条龙办到位”、“一个窗口对外”,而决不允许故弄玄虚卖关子,故作高深设槛子,故作姿态推担子。只有思想深处和旧的东西决裂,灵魂深处和自己革命,才能产生自发的动力、自发的行动来改变自己、改造自己,才能提高自己的素质和品位,使自己的言行与人民群众的要求保持一致、与国家的要求保持一致、与工作的需要保持一致。这样,我们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理直气壮地把我们的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2、打破用人界限,充分调动一切可利用的力量。论资排辈一直是用人观上的顽症,它之所以还有市场,是因为这种办法简单,能回避矛盾。但这种人为制造的机会不平等,扼杀了无数人的进取意识,给工作造成了极大的破坏。首先,要打破干部级别制,由任命制改为聘任制,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其次,要解除身份界限,不拘一格用人才。不要人为制造身份障碍,人为制造用人框框。所谓公勤、社团,那只是改革过程中的一种手段。在改革还没有进一步深入的时候,完全可以将它束之高阁,置之不理。其三,要打破年龄界限。困难当头,正是用人之际,必须捐弃前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决定一个人的能力和贡献大小的因素,不在年龄的大小、资历的深浅,而在积极性的高低。其四,要打破区域的界限,搞“五湖四海”。再也不能画地为牢,在基层人员中选基层干部,从机关人员中选机关干部。
3、坚持可持续发展,全面协调培养干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目标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事实上,不同的时期,我们都有不同的典型与英雄。然而,“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没几天”。不少人风光一阵后,并没有乘势而上,而是偃旗息鼓,销声匿迹。究其原因,就是在培养干部队伍的问题上,缺乏战略眼光。要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看人要看根本,不能被一时的现象所迷惑,也不能被一时的需要所限制。一个人没有“德”作支撑,“才”的表现是功利性的,是暂时的,是要出难题、出问题的。二要坚持全面发展的原则。要加大轮岗力度,不要迷信权威。“走了胡屠夫,照样吃卷毛的猪”。一个人在一个位子一个地方呆的越久,他的思维就越停滞,就越依赖经验,对个人和工作都是一种损失。三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实事求是,就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变化的条件和环境中衡量事物的正确与否。不可否认,在陆续进入城区和机关的工作人员中,不乏成绩优异、才能突出的佼佼者。在那个时期,他们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和先进的文化,激励了系统干部职工奋发向上的斗志。但是,随着形势和环境的变化,过去先进的、正确的东西,已经成为我们事业发展的瓶颈和障碍。在此情况下,必须组织和动员相当数量与规模的干部队伍到工作最需要的地方去,到工作最困难的地方去。机关干部重回基层,城区干部再到乡镇,是群众的呼声,是事业的需要。好铁仍要回炉,百炼才能成钢。不经过基层锻炼的干部是不全面的干部,不经过群众认可的干部是不可信的干部。只有勇敢地接受挑战,义无反顾地到工作最需要的地方去,才能锻炼自己,发展自己,成就自己。邓小平同志说:“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啊、劲啊,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4、营造工商文化,改善工商形象。国有国史,家有家风,一个单位和部门也有它的特色和传统,这种特色和传统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形成了“文化”。好的、积极的文化,可以促进我们的工作,提高队伍的素质和品位;不良的、消极的文化,则腐蚀我们的肌体,削弱队伍的战斗力,损害工商形象。营造工商文化,关键是学习。一是倡导学习的氛围。不爱学习、不讲学习、不激励学习,是我们的通病。原因之一,就是学习与否,对我们的工作一般不构成威胁。但是,都不学习,长此以往,贻害无穷。这就好比冷水煮蛙,一旦发现身处险境时,想要跳出来已悔之晚矣。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建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见,一个不学习的人,不可能全面发展;一个不学习的集体,也不可能持续发展。二是开展文化娱乐活动。高尚的文化娱乐活动可以吸引人、团结人、凝聚人,可以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近几年来,由于受经费限制,我们几乎没有开展任何形式的活动。但有些活动是可以节俭举办的,如演讲会、报告会、演唱会等。这些活动开展的越多,就越能突出文化的品位,越能提升我们的自信心。三是培植典型。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和文艺形式,创作优秀的文学作品,报道和宣传队伍中的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高尚的精神塑造人、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达到凝聚人气、鼓舞士气、树立正气、激发锐气的目的。
- 上一篇:基层工商所长心得体会
- 下一篇:食品安全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