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平正义精神体会
时间:2022-10-22 03:01:00
导语:社会公平正义精神体会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届**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追求,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没有公平,社会就不可能和谐;没有正义,社会就不可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解决好社会公平与正义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改革开放加速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一些不和谐因素。如城乡、区域、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扩大,农村教育医疗、农民负担、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也都凸现出来。因此,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运用法律、经济等多种手段,抑制不公平现象,遏制非正义行为,努力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要准确把握社会公平正义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既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也是人们评价政治文明的尺度,更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一要明确公平不等于平均主义,不能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去。二要明确,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公平,应当遵循“有益于多数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最终有益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的原则。三要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领域中实现公平,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同时,统筹兼顾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加大调节再分配的力度,着力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分化和失衡问题,让各个阶层的人尤其是弱势群体都能在社会经济繁荣与发展中受益。
要夯实社会公平正义的物质基础。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不是一个抽象的口号,必须具备现实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新世纪新阶段,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根本途径,是努力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创造必要的物质财富。结合沈阳的实际,只有坚持大发展快发展,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保持社会财富增加,全体社会成员收入水平的提高才有物质基础。国家也必须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调节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贫困地区人民早日摆脱贫穷,并通过福利、救济等办法来保障低收入者的生活,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公平。同时还要通过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沈阳近年来采取了许多措施办法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同时,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发展项目经济,扶持县域工业,这不仅是加速城市发展的战略举措,也是长远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市委、市政府决定2007年为“创新年”,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服务业发展创新,也将为沈阳人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还要加快推进各项改革进程,重点抓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从全能型、管制型政府向管理型、服务型、法治型政府转变。特别是把工作重点放在搞好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上,建立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长效机制,彻底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不足和学生就学问题,从起点上解决城乡机会平等。
要努力拓展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平台。近年来,沈阳各项社会保障和城乡社会福利救助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较好地保障了广大干部职工和城乡贫困群众的生活,维持了社会大局的稳定。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还应进一步建立城镇下岗职工保险就业和特困群体基本生活保障长效机制。目前沈阳市政府已建立以零就业家庭为重点的长效机制。劳动保障部门正整合资源,加大投入,注重创新就业培训体系,不断增加就业总量。同时在沈阳全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已初步建立情况下,应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并通过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要通过立法建立社会公平正义的监督保障制度。促进和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在诸多手段中,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当前,我国社会公平正义不同程度的缺失,主要表现为社会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利益的侵害,其原因是缺乏有效的法律监督制度。通过立法建立监督维护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例如,把对权力的科学配置与对干部的有效监督结合起来,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切实加强对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监督,加强对容易诱发腐败的重点环节和重点部门的监督,保证权力沿着制度化、法律化的轨道运行。再比如,建立推行政务公开制度。要使老百姓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特别是诸如医院、学校、通讯、水、电、气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单位、部门和行业,都应当推行办事公开制度和听证制度。加强社会监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真正加快和谐社会建设。
- 上一篇: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思考
- 下一篇:加强党先进性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