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体会

时间:2022-09-30 05:13:00

导语:文选体会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文选体会

主要观点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民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学习《文选》,牢牢把握和坚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就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保证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始终符合实际、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就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坚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贯穿《文选》(以下简称《文选》)的一条红线。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民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学习《文选》,必须牢牢把握和坚持这一马克思主义立场,牢牢把握和坚持这一中国共产党人的最高价值观。

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力来自人民群众。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实践证明,只有得到人民群众充分信赖和拥护的政党,才能生存发展、成长壮大,无往而不胜。因此,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特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鲜明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

坚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根本经验。我们党成立**年来,始终从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来确定各个历史时期的目标和任务,指明党和人民事业的前进方向。**年的历史表明,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成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之所以能够承担起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赋予的历史重托,之所以能够在剧烈变动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根本原因是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反映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要求,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做到与时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

坚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根本要求。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我们党执政的坚实基础,也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同志反复强调:“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不断变化的国内外环境,我们党要执好政,必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此,应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时刻警惕脱离群众的倾向,努力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党。

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民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学习《文选》,应牢牢把握和坚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马克思主义立场。

深刻领会同志关于“群众观点是我们党的基本的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的思想,使我们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充分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把群众路线坚持好、发扬好,这是我们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同志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民心向背,决定着一个政党的生死存亡;一个政党,如果不能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如果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会失去生命力;等等。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党的根本宗旨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

深刻领会同志关于“改革越深化,越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思想,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新的人民内部矛盾不断产生,这些矛盾集中体现为利益关系的调整。同志指出,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改革越深化,越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他反复强调,在加快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是我们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要充分重视并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等等。这就要求我们适应我国利益格局变化和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新形势,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深刻领会同志关于“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思想,切实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党和国家事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和凝聚起来,至关重要。同志强调,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对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人们都要团结,对他们的创业精神都要鼓励,对他们的合法权益都要保护,对他们中的优秀分子都要表彰,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必须把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要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共同致力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一切为了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价值追求,一切依靠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力量源泉。同志指出:“学习《文选》,要牢牢把握和坚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使我们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充分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切实把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奠定坚实群众基础、提供强大奋进力量。”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保证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始终符合实际、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志强调,党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以最广大人民满意不满意为根本准则。牢牢把握和坚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就必须自觉地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和实施各项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原则。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先后提出了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这些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符合时代要求,反映人民愿望,体现人民利益。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这些重大战略思想贯彻好,把这些重大战略任务完成好,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对于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来说,牢牢把握和坚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必须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解决好这“六观”问题,实质上就是要解决好如何对待群众的问题,解决好为谁掌权、怎样掌权的问题。各级领导干部应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牢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自觉地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把学习科学理论和推进伟大实践结合起来,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加强道德修养,经受住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

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的事业是人民的事业,党的事业成功依赖于人民群众创造力的发挥。过去,我们党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今后,我们党要谱写更加壮丽的篇章,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还必须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牢牢把握和坚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应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察访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使作出的决策、采取的举措符合客观实际和规律,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利益,使人民群众更加自觉地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