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学习体会
时间:2022-09-27 02:50:00
导语:古典诗词学习体会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它博大精深,灿若繁星,千百年来,滋养了多少代中国人。然而自从上世纪初新文化运动以来,不仅在教育战线,在整个文化领域,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精华与糟粕的扬弃,却有失偏颇,套用一句名言说,是“将孩子连同洗脚水一起倒掉了”;“”更是将此推到极致,“打倒在地还要踏上一脚”。其结果便是传统文化在我国两三代人中几乎断了代。
值得欣喜的是,还是在上世纪末,事情有了变化。1999年春,同志在北京“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上劝勉大家:“学一点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并亲自带头撰写古典诗词,如《登黄山偶感》:“遥望天都倚客松,莲花始信两飞峰。且持梦笔书奇景,日破神州万里红。”写得颇为大气,气势磅礴。其中第三四句常被人们广为引用。同志的重要讲话与亲自实践,如同一声春雷,唤得“千树万树梨花开。”全国上下,古典诗词的吟诵与学习,风起云涌。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也逐渐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重视。
新课标也与时俱进地在“总目标”中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要求,在“阶段目标”中更是明确要求诵读、背诵优秀诗文,小学阶段不少于160篇(段)。
然据我观察,目前小学古典诗词教学的现状,个人认为尚不能令人满意。很多老师限于自身的认识与水平,对近些年增加了大量篇幅的古诗词内容,颇有微词,认为很不好上。教学时,照抄教参的诗句大意,然后叫学生死记硬背了事。于是乎,学生感到十分枯燥乏味,认为古典诗词难于理解,兴趣骤减。可怜我们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一二年级时还能饶有兴味地诵读几首古典诗词,越到中高年级,兴趣越来越减,以致最后产生厌倦。这就很难谈得上以此为契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了。
笔者这些年来,正好对古典诗词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尝试着写了几百首(副)的诗联习作,加入了省楹联学会和市诗词学会。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常有意无意地加强了一些古典诗词联的教学与渗透,将此作为一种语文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现将一些做法与体会,阐述如下:
一、自学为主,稍加点拨。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小学古典诗词的教学要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教学的每一部分都尽量让学生尝试在前。因为进入小学语文课本的古诗词,一般都比较浅显。学生能学会的就不教,确实不能学会的也先学后教。注意引导学生参照书上注释,必要时讲一下背景作为辅导,学生就不难疏通内容大意,领会思想感情,但不要求理解很透彻,不宜铺排讲解。
在教学中我很注意让学生尝试朗诵,尝试讲诗意,尝试自己解答疑难,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这说明他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并非“白纸一张”,我们完全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学习。对学生的学习潜力估计太低,处处不放心,越俎代庖,实在是不必要的。
这样直接让学生面对古典诗词,用心接触,自己读解,自己感悟,自己体会,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有极大的好处的。
对于一些疑难焦点,我也不急于揭晓,而是巧设台阶,引导学生逐步领悟。如《草》一诗中,“荣、枯”二字的理解是难点。我从一年有四个季节这一常识入手,让学生先用简笔画画出每个季节小草的样子,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各季小草的特点,然后在黑板上用一条线将四季划分成春夏与秋冬两个时段,请学生各用诗中的一个字概括这两个时段小草的特点,最后连起来说一说。学生自然而然准确地理解了“荣”与“枯”及整句的意思,体味了诗中所表达的意蕴。
二、加强诵读,引导想像。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古诗词阅读的目的不在于理解内容的深度,而在于积累语言,增强语感,提高语文素养,所以,不必要求每首都字字疏通、句句领会。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诵读、感受。诗词中更深层次的意思,自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文学素养的提高而逐步领会,正如杨振宁博士谈到的:在他上一年级时,父亲教他背诵了几十首唐诗宋词,有的易懂,更多的不全懂,70多年来,在人生旅途中经历了多种阴晴圆缺、悲欢离合后,才逐渐领悟体会到“高处不胜寒”等句句的真义,也才认识到“犹恐相逢是梦中”等只有过来人才可能真懂的诗句。《课程标准》各学段古诗文阅读的教学目标中也都强调了“诵读”二字,要求在读中体味作品的内容,读中体验情感,读中感受语言美,在各种形式的读中理解、感悟、体验、积淀。
古诗词大多篇幅短小、语言精辟含蓄、跳跃灵动、意趣无穷。所以教师还应该独具匠心,创设各种条件,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进入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填补诗中的空白,感悟体验,来个艺术的再现与再创造,将古诗词变抽象为具象,变平面为立体,变静止为灵动,从而感受其中有声有色、有情有理的丰富内涵。比如熟读了韩愈的《早春》,为了让学生感受“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情景,我启发学生尽力回忆平日到野外看景,远看与近看的不同样子,再读读此句,学生好象身临其境,对诗句也就有了深切的感受。又如《登颧鹊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寥寥十个字,如果让学生仅用白话把它翻译过来,那未免太简单甚至枯燥了,如果启发学生回忆自己以前登高望远的情景,通过调动他们的已有体验,诗句中蕴含着的深沉感情和深刻哲理,就容易感受和领悟了。
三、学科联系,灵活运用。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古诗词教学的课堂当然也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如,课前课后对作者生平、创作背景、鉴赏介绍、相关作品等资料的收集、交流;教师尝试走下讲台,把讲台让给学生;允许鼓励有不同的理解、见地。还可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融合。引导学生联系地理、历史、自然等知识读懂诗意,用绘画表达理解,用音乐配合育吟,用表演再现情景等。如《泊般瓜洲》一诗的教学,可以通过读地图了解京口、瓜洲及钟山的地理位置,从而理解K“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的意思。还可启发学生联系社会课上学到的有关王安石变法的历史知识,感受诗人奉召回京的喜悦与离别家乡的依恋交织于胸的复杂情感,而学习成果的展示形式也可多样,有的朗诵,有的吟唱,有的绘画,有的将诗写成书法作品……
古诗词的教学,除了指导学生掌握一般的学习步骤、学习方法外,还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方法横向的迁移运用。如学了《江上渔者》知道了“但”字古代常作“只、仅”讲,那么在《出塞》(王昌龄)中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但”字理解时,便可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四、适当拓宽,教些常识。
新课标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提出:“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基于此认识,我嫌现行教材在古诗词编录上有所不足。我遵循学生年龄特点,参考《课程标准》推荐篇目目录,增选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词进行教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充实体裁。在现有的五绝、七绝基础上,适度增加五律、七律、乐府诗和各种词牌的词以及简短的文言文的数量,力求丰富多彩、比例适当。2、拓宽题材。除教材中多见的写景诗篇外,对写人、记事、抒怀、寓理提诗文也适当增补,力求题材广泛、全面滋养。3、根据教材中的古诗寻找同作者、同题材的作品,这是一种常见的做法。4、还可收集与其他白话课文有关的诗篇。如学习《桂林山水》时,读读袁枚的《由桂林溯漓江至兴安》;欣赏朱自清的《春》后,读读顾春的《迎春乐》等。5、还可与生活联系,按时令、节日串珠成链,或选学一些描写古代孺子童趣生活的诗文等,不一而足。另外,现在有些孩子家庭条件不错,有时父母会带他们去浏览祖国的名胜风景,这些名胜风景有着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资源,碑文楹联、诗篇词章佳作如林,数不胜数。完全可以鼓励学生在旅游时做个有心人,请父母一道帮忙收集景区里的诗词联和古代文人墨客留下的逸闻趣事,在实践中接受古典文化的浸染。
教些常识主要是指教些古诗词的一些基本常识。如五绝、七绝、五律、七律等基本特征,如句数要求、字数要求等等。我还告诉他们古诗与今诗大体相通的一个基本规则——押韵。古诗一般押在偶句末字,首句可押可不押。我教学每一首诗,都叫学生循着这条规则,自行注出这首诗的韵脚音节,并指出这有利于朗诵时琅琅上口,韵味无穷。教学律诗时,我还大胆讲一些对仗要求,指出律诗中的三四句、五六句,如果单独拿出来,就是一副很工整的对联。我还讲了一些对联的基本常识,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讲了上联末字一般为仄(普通话的三四声大多为仄),应贴在入门右边;下联末字一般为平(普通话的一二声大多为平),应贴在入门左边。
我想,只要我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不断地开发利用古诗词这一绝佳的课程资源,使学生经常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感染,相信学生们的语文素养一定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 上一篇:提高口语交际心得体会
- 下一篇:写话教学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