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动依法治市新发展

时间:2022-07-21 04:28:00

导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动依法治市新发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动依法治市新发展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推进依法治市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深入学习和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用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依法治市工作,推动法治市工作新发展。结合我市依法治市工作情况,就如何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谈两点体会。

一、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联系实际,找准问题,增强推进依法治市工作的信心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科学发展观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正确道路,是指导我们认识和推进发展的根本观点和方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就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即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做到经济与政治文化的各个环节协调发展,注重优势互补,良性互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良性循环。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各个要素的优化整合,在统筹兼顾中求发展,以发展促进更好的统筹协调。科学发展观的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它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体现了发展本质与发展动力的统一,发展目标与发展方式的统一,发展要求与发展方法的统一,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在发展问题上的新认识,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新飞跃,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多年来,我市依法治市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市委、市人大的正确领导下,在不断探索中前进,在不断创新中发展,一步一个脚印逐步向前推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如2000年至2001年在市、县行政部门和镇(乡)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2004年推行“村(居)民小组议事规则”,2005年、2006年制订依法治镇(乡)工作指导纲要和考核验收标准(试行),2007年推行“四民工作法”和召开依法治镇工作经验交流会,部署依法治镇工作考核验收等。此外,还包括建立县、镇、村、组“四级”大调解工作网络、开办“行风热线”节目和举办“万众评公务”活动、构建惩防腐败体系的经验做法等等,形成了一批具有惠州特色的“惠州经验”,有效地推进了我市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和依法治市工作向纵深发展。其中有不少做法和经验先后得到了省有关领导和部门的充分肯定,引起《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和《南方日报》等中央、省主要新闻媒体的关注并作了充分报道,在省内外形成一定的影响。市委书记黄业斌同志将我市开展依法治市工作经验总结为“五个坚持”,即:坚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促进经济建设与法治建设协调发展;坚持抓好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为重点的公民法律素质的提高,努力夯实依法治市工作的基础;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全方位推进依法治市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促进依法治市工作不断取得新进步。他还将抓具体工作总结为“八个抓”,即:抓依法执政、抓依法行政、抓司法公正、抓社会管理、抓基础、抓调处、抓基层、抓监督落实等。实践证明“五个坚持”和“八个抓”仍适合指导依法治市工作。

在总结经验、肯定成绩、增强信心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依法治市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还有一些薄弱环节需要加强。一是实施依法治市战略的措施有待完善。二是依法治市工作发展不平衡问题有待解决。三是对依法治市工作的督促检查有待加强。四是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是重视依法治市工作的,但有些领导对依法治市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有待提高,依法治市工作任务有待强化。五是依法治市工作有部署、有总结,但工作不够落实,缺乏硬措施。六是建立了依法治市、治县(区)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但办公室职级和职能任务不够明确,人员编制不足,队伍不强,运作不适应形势发展和工作需要。等。

我们一定要坚持和发展惠州经验,树立信心和求更大发展的观念,增强推进工作的动力,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存在问题,用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破解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推进法治建设,为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提供更好的法治环境。

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动依法治市工作新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我们要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贯穿于依法治市工作之中,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依法治市工作的突出问题。不断探索和创新推进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法制宣传教育、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综治维稳、监督机制等方面工作的新路子和新方法,推动我市依法治市工作新发展。

(一)要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创新依法治市工作。依法治市工作必须服从、服务于全市工作大局。今年初,市九次党代会第二次会议就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对全市工作进行了部署:继续推进“六大战略”、“十大建设”和“五个行动纲要”的实施,按照“一二三四五”的总体发展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创新,以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为抓手,扎实开展“思想解放年”、“效能建设年”、“文明城市创建年”、“基层建设年”、“交通建设年”和“生态建设年”等六个年活动,着力做好十项重点工作,不断开创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新局面。这就是全市的工作大局,从大的方面来讲,就是发展和稳定。依法治市工作创新要紧紧围绕这一大局展开,自觉地把依法治市工作融入到这个工作中心和工作大局之中来思考、谋划和部署,使各项工作切实体现服务大局的要求。要选好切入点,找好结合点,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研究工作思路,确定工作重点,创新工作举措,求得突破发展,保障全市中心工作任务目标全面完成。

(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依法治理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依法治市,是推进依法治市工作的基础和源泉。市委决定开展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工作以来,广大干部群众响应市委的号召,积极投身到依法治市实践,积极为推进依法治市建言献策,在全市培育出“村(居)民小组议事规则”、“四民工作法”、“村官向村民述职述廉”、农村法律服务室等一批基层依法治理典型经验,促进了依法治市工作的深入开展。实践证明,没有广大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积极参与,依法治市工作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我们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一方面通过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各县(区)、镇(乡、街道办)、村、企业等基层单位干部群众参与依法治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方面要善于发现、培植和总结好的经验做法,树立典型,创造更多更好的“惠州品牌”和“惠州经验”,为推进我市依法治市工作不断提供新的动力。依法治市办要经常深入基层调研,注意发现和培植好典型和好经验,并及时向市委汇报,及时总结和推广。

(三)更加关注民生。更加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党的十七大重点强调的内容,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重大举措。依法治市工作一定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要求,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为重点,以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依法治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做好几件事:第一,要加大对涉及民生问题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大力度宣传安全生产、权益保障、社会救助、财产保护等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与城镇房屋拆迁、农村土地征用和土地承包流转、教育、就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和社会治安管理、国企改制等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相关的法律法规。要切实保障失地农民、下岗职工、农村外嫁女、外来务工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合法权益,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需求,增强群众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第二,要开展民生问题专项治理。工商、卫生、质监等有关部门要围绕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加大整治力度,集中力量抓几件实事,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第三,要加大法律援助力度。要切实加大对困难群众的法律援助力度,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的受援范围,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四)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依法治市工作的监督,是保障依法治市战略有效实施的重要举措。要在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进一步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创新监督制度和方式方法,加强对公共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不断增强监督制约的实际效果。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党内监督。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加强党内询问和质询、述职和述廉制度建设,探索建立党内罢免和撤换机制,坚决查处党内违纪违法案件,切实纠正各种不正之风,以党内监督带动社会监督、党内和谐带动社会和谐。二是要进一步加强人大监督。充分发挥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宪法及法律实施情况和对“一府两院”工作情况的监督作用。三是要进一步发挥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作用。四是要进一步加强检察院的法律监督。增强法律监督意识,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不断提高法律监督效力。五是要进一步加强社会监督。进一步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切实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共服务行业只要不是涉及国家安全、商业机密以及私人隐私的信息,都有义务向社会、向群众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接受群众监督的形式和途径应多样化,注重实效。我们要坚持发挥好“万众评公务”活动、“行风热线面对面”节目、市长电话热线、民生热线、人大代表活动日、举报电话、检举信箱等形式的作用,不断完善信访、政务公开、人民监督员等监督机制,做到多渠道、多途径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并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机制,不断拓宽人民群众监督的渠道,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和正确行使。六是要进一步加强舆论监督。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在促进民主决策、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支持报刊、电视台、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和互联网对公共权力的监督,保障依法治市工作的健康发展。要把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和上级行政、司法机关对下级行政、司法机关的监督以及人民群众、新闻媒体和其他社会组织、人民团体的监督统一起来,形成有效的监督工作机制。要重视加强政府系统的内部监督。健全行政决策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认真实行行政复议制度,加强审计、监察等专门行政监督,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建设为民、廉洁、务实的政府。

(五)加强领导和机构队伍建设,强化任务措施,为促进依法治市工作落实提供有力保障。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依法治市工作,要建立工作目标、工作措施、工作责任和奖惩机制,不要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要不断探索和完善依法治市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机构队伍建设,明确机构职级和职能任务,按工作单位规范机构运作,统一机构行政单位性质,按工作需要充实人员编制,建立适应形势发展和工作需要的机构队伍,为扎实有效推进依法治市工作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