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科学人才观 切实加强人大干部队伍建设
时间:2022-07-21 03:46:00
导语:实践科学人才观 切实加强人大干部队伍建设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的**明确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问题,这既是一个新的重大理论课题,同时又是一项艰巨的实践任务,对做好新时期的地方人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树立和实践科学人才观,努力建设一支更高素质、更有活力的人大干部队伍,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人大工作与时俱进的迫切需要。在此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实践科学人才观,必须重视人大干部队伍的专业化、知识化。
众所周知,监督工作是地方人大日常工作中最重要的内容,这项工作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几乎涵盖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在党中央提出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大工作的重心也应随之作出相应调整。事实上,近些年来地方人大的监督工作已在逐步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农民问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问题、环境保护问题、预算监督问题等等,已渐渐成为地方人大监督工作所关注的重点。对于这些问题,作为监督者,如果没有高度的专业知识、法律知识水平,不懂行、不了解,我们的监督工作不可能真正到位,真正切中要害。所以,努力建设一支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的高素质人大干部队伍,已是进一步提高新时期人大监督工作质量和水平的迫切需要。
如何建设一支专业化、知识化的人大干部队伍?我认为,关键是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引进人才”,一手抓“改造人才”。所谓“引进人才”,就是要重视引进和吸收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进一步优化人大机关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提高干部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近年来,我市人大机关严把“进人”关,根据新时期人大工作的性质、特点和发展需要,先后吸收法律、环保、规划、金融等方面的专业人才10名,其中大学本科毕业生9名,大专毕业生1名,大大提高了我市人大机关干部队伍的专业化、知识化水平。从去年开始,我市又进一步推出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优惠政策,规定行政编制已满编的机关单位引进应届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可以使用人才专项编制,经费由市财政核补。这一措施为人大机关进一步引进高级专业性人才打开了“绿灯”,畅通了渠道,创造了便利条件。另一方面,“改造人才”则是要重视对现有人大机关干部队伍素质的改造和提高。要采取措施,激励和鞭策人大干部加强学习,学理论、学业务、学法律、学经济、学科学、学管理,不断开拓视野、更新知识,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工作水平。如为鼓励干部自学,我市人大机关规定凡通过自学取得本科以上学历或学士、硕士学位的,机关可酌情给予报销一定比例的学费。这一举措,大大激发了机关干部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通过坚持自学,目前我市人大机关干部中获得大专以上学历的达90%以上,有的同志还通过自学考试获得了学士学位。此外,也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知识讲座、学术论坛、理论研讨会、工作座谈会等形式的活动,在人大机关内部积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增加机关干部的学习动力,培养学习兴趣,养成爱学习、勤思考的习惯,日积月累,逐步改善和提高人大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实践科学人才观,必须注重人大干部的交流,努力形成能进能出的良性循环机制。
古语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加强人大机关干部队伍的合理流动,建立起能进能出的良性循环机制,对于增强人大机关的内部活力,激发机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人大干部需要对外交流。长期从事人大工作的同志大多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丰富的机关工作经验,但往往缺乏一线工作的实践经验。促进人大干部对外交流,把人大的干部放到党委、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或基层单位的岗位上任职,让他们多接触基层群众、接触社会现实,接受全方位的培养和锻炼,有利于人大干部的成长和提高。另一方面,人大干部具备对外交流应有的素质。人大工作最注重依法办事,讲究严格的法律程序,且作为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国家权力机关,人大工作坚持的是抓大事、议大事的原则,决定的是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项,监督的是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受这一工作性质和氛围的影响,人大的干部一般都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大局意识和群众意识。在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加强人大干部的对外交流,把在人大工作过的干部放到一线的工作岗位上,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近些年来,各地人大在畅通人大干部交流渠道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尝试,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总的来说从全国人大到县、镇人大,人大干部交流的现状仍是一个不容乐观的话题,交流总量小、范围窄、难度大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在人大机关内部流传着“出生入死”的说法,长期性的“只进不出”现象在地方人大带有普遍性,很多干部最宝贵的青春年华是在人大度过的。由于长期以来人大干部交流不畅,缺乏激励机制,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人大干部队伍精神欠佳,影响了人大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也影响了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形象。
要有效解决人大干部“交流难”问题,关键是要疏通人大机关干部的“出口”,要靠事业激励人,让干部觉得在人大工作有干头、有奔头、有盼头。对此,关键要落实“三个到位”:一是党委认识要到位。各级党委及组织部门要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高度,从有利于干部成长和锻炼,有利于活跃和深化人大工作的角度,深化对人大机关干部交流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和关心人大干部队伍建设,把人大干部的配备、培养、选拔、使用纳入党政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与党政机关干部实现双向交流。二是人大常委会党组的积极争取要到位。作为人大常委会党组要经常主动向同级党委汇报干部队伍建设情况,争取党委对人大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视和支持。尤其是对一些表现优秀、成绩突出、各方面条件具备的干部,要及时向党委组织部门推荐,使优秀干部及时得到提拔或交流。过去由于在这方面不够重视,我市人大机关干部交流出去的非常少,我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大力推进人大干部的对外交流工作,先是就机关部分优秀年轻干部的提拔和交流使用专门向市委提交报告,后常委会党组主要领导又多次主动与市委及组织部门联系沟通,努力争取市委的重视和支持,使这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我市人大机关先后有6名干部得到交流,其中,2名干部交流到县里担任党政府领导班子职务,1名干部到政府职能局担任局领导,3名科级干部交流到其他党政部门工作,另有1名党组推荐的干部虽未交流出去,但被提拔担任了机关内部重要领导职务。此外,常委会党组还鼓励和积极推荐年青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以丰富工作经验,增长才干。实践证明,常委会党组的积极争取,对推进人大干部交流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三是人大机关干部的自身锤炼要到位。俗话说:“打铁还要自身硬”。干部的成长需要组织的关怀、培养和教育,更要靠自身的努力学习和磨练。作为人大机关干部,一定要注重日常的学习积累,要坚持在实践中磨练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不断丰富头脑,增强素质,增长才干,练好“内功”,为将来走向新的、更重要的工作或领导岗位储备知识和技能。
关于人大机关干部的交流,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内部轮岗问题。就整体而言,从事人大工作的同志能够交流出去的毕竟只是一小部分,而且这也有一个逐步改善和推进的过程。不少人大机关的同志在一个岗位一干就是十几年不挪窝,工作缺乏新的挑战,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惯性和惰性。因此,要增强人大机关干部队伍的活力和朝气,在大力推进人大干部对外交流的同时,还应积极推行人大机关内部的干部轮岗,改变人大机关干部队伍“一潭死水”的现状,使人大机关真正“动起来、活起来”。
三、实践科学人才观,必须建立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以科学人才观指导人大干部队伍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实践,在人大机关内部建立起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要敢于冲破论资排辈、平均主义等传统观念的束缚,克服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坚持注重实绩、任人唯贤。要建立全面、客观的量化工作标准和科学的检查、考核制度,对经过实践考核和检验,确实品行端正,工作能力强,成绩突出的优秀年青干部,要不拘一格,大胆提拔使用,激励干部奋发向上,努力干事创业。要加强机关干部人事工作的制度建设,促进机关干部人事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今年,我市人大根据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精神,总结自身实践经验,制定出台了《惠州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试行)》,就我市人大机关干部选拔任用的条件、程序等方面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进一步规范、完善了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党组集体讨论决定、任前公示等各个环节的具体工作,把党管干部和充分发扬民主,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了机关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透明度,促进了机关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规范化。
科学选拔任用干部,还应当建立良性的竞争机制,进一步拓宽人大干部队伍的选人用人渠道。近年来各地逐步推行的竞争上岗,向社会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等做法,都是在改革选人用人制度方面的有益探索,应当坚持和完善。我们人大干部队伍的建设,也应当顺应这一时展潮流,在公开、平等的竞争中,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把真正优秀的人才选拔到人大干部队伍中来。
四、实践科学人才观,必须不断增强人大干部队伍的创新意识,勇于开拓进取。
我们常说,人大工作法律性、程序性强,这一特点对于规范人大工作,保障人大机关有序运转有着积极的一面,但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思想僵化,使人大工作陷入一种固定的模式。人大工作五年一届,每次换届,都会给人大工作带来一些新思路、新方法,当这些新思想对人大机关原有的工作模式造成冲击时,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关于“过去是怎样做的”,或者“惯例做法是怎样的”等等之类的话。现在人大的干部队伍中,有不少同志从事人大工作时间比较长,熟悉人大业务,对人大工作有着丰富的经验,可谓老马识途,但往往也正是因此而使得一些同志在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经验主义、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问题。规范和经验不是教条。对于过去和传统的做法,要辨证对待,善于在否定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实践在不断发展,人大工作要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也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断开拓创新。这就要求我们人大的干部队伍必须要有高度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推进人大各项工作的过程中,既坚持做到依法办事,努力维护法律的尊严,又勇于迎接挑战,积极开拓进取,善于拓展新的工作思路,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才能使人大工作始终保持与时俱进,与时代同步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