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五
时间:2022-03-10 02:49:00
导语: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五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解读八: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谐理念和谐精神
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建设和谐文化
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和精神支撑,也是衡量社会和谐水平的重要尺度。社会的和谐,既有赖于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更有赖于熔铸于民族血脉的文化传承和普遍而深厚的价值认同。《决定》把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强调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和谐文化,是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它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文化,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与中华民族“和合”文化传统相承接,汲取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反映时代进步潮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和谐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人与人的团结和睦,乃至人自身的心理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没有和谐文化,就没有社会和谐的思想根基,也就不可能有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追求。第一,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基础。一个社会的和谐,既需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坚强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良好的思想文化条件。我国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要在社会利益关系日益多样、价值观念日益多元的条件下,凝聚全体人民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实现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的团结和谐,必须形成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规范、价值取向,为实现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的团结和谐提供有力思想保证。第二,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和谐文化内涵着协调发展的理念,它所倡导的发展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诸多因素,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培育协调发展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使人们在关注经济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从而为促进社会和谐打下坚实基础。第三,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没有冲突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的持续过程。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利益关系更加错综复杂,各种矛盾和冲突正在呈上升趋势。化解社会矛盾既需要建立有效的调处机制,也需要充分发挥精神力量的作用。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使和谐成为全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形成人人追求和谐、维护和谐的局面。这无疑有助于引导人们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社会,用宽容理性的态度看待和处理问题,避免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和极端性,从而理性合法地表达利益诉求,推动形成团结和睦的人际关系。
根本在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决定》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就是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这无论是对于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还是对于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的地位。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就会因失去遵循而迷失方向。只有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才能抓住社会主义价值需要、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关键,也才能在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中突出重点、抓住根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最基本的层面看,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才能使全国人民有一个共同的精神支柱。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利益和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实现社会和谐,在社会和谐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维护国家团结统一、鼓舞各族人民奋发进取的精神支撑。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是推动时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在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中不断创造新的辉煌的力量源泉。四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准则。只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把上述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使之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倡导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增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创造力、说服力、感召力,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涉及人生态度、价值选择、社会风尚等方方面面,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时代精神,是新形势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决定》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强调要围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广泛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人际关系。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紧紧围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在营造浓厚舆论氛围上下功夫,在深入普及上下功夫,在进教材、进课堂上下功夫,在创造良好文化环境上下功夫,努力在全社会叫响“八荣八耻”。要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作用,大力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宣传基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生动实践和新鲜经验,正确引导社会普遍关注的道德热点问题,使“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其次,要注重实践养成,使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蔚然成风。要把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日常工作生活紧密结合起来,鼓励人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情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在实践中领悟“八荣八耻”的精神实质,践行“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要把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学习先进典型结合起来,把先进人物的精神境界、道德情操作为荣辱观教育的宝贵资源和生动教材,广泛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的活动,激励人们尊荣弃耻、褒荣贬耻、见贤思齐。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做“八荣八耻”基本要求的实践者,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引领社会风尚。第三,要建立长效机制,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任务落到实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确立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集中性宣传教育与经常性宣传教育结合起来,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政策法规、规章制度是调节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对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要用有效的政策措施褒扬和激励“八荣”的行为,批评和制约“八耻”的现象。要充分发挥法律法规对道德建设的保障作用,依法惩戒那些不讲道德的行为,用法律手段引导和规范社会道德生活。要充分发挥规章制度对人们道德行为的激励约束作用,把“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渗透到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职业规范、学生守则等具体行为准则和各项行业管理制度中,使之成为每个公民的行为标准,成为所有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时代精神是推动一个时展进步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在创造辉煌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培育、积累和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是古往今来千千万万中国人民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动力。进入新时期,在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中,不断培育、积累和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正是依靠这种精神,我们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经受了各种严峻考验,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开辟了中国百年来发展最快最好的历史新时期。现在,我国已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面对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们一定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伟大意义,以历史的责任感和现实的紧迫感,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作为和谐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摆上重要位置,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要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使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和富强起来,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是摆在当代中国人民面前的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完成这个任务,必须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光辉旗帜,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要通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激励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要通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激励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热情,把国家的尊严和利益放在第一位,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使我们伟大的民族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随着历史前进的步伐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必须把握历史方位,具有世界眼光,既传承历史文化的精华,又体现时代进步的要求。要十分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继承发扬“五四”运动以来特别是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革命传统。同时,要继往开来、与时俱进,适应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深刻变化,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积极进行文化创新、不断充实、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内涵。
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是中华儿女一砖一瓦建造起来的,中华民族的每一个子孙都有责任、有义务,也有力量、有条件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作出自己的贡献。每一个人都要坚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把对祖国、对人民深沉的爱,把个人的远大理想和抱负,化作励志图强、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为建设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大厦添砖加瓦。
解读九:加强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管理体制服务型政府利益差异
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
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依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提出了“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这一重要判断和命题,把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放在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位置。
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再好的规划、方案都难以实施。只有社会安定有序,我们才能切实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才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才能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才能有条件解决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问题,一句话,才能做好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可见,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还是完成构建和谐社会其他任务的先决条件。
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既是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今后长时期必须着力抓好的重大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组织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管理的任务和内容比过去更加繁重与复杂,社会管理中的“盲点”和薄弱环节日渐增多,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以单位制、街居制和严密户籍管理制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也接踵而至,旧的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新的矛盾和问题又纷纷涌现,特别是因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重组改制、库区移民安置、环境污染等问题诱发的群体性事件呈持续多发态势。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决不能掉以轻心。只有不断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起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制,形成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秩序相协调的社会秩序,才能促进社会和谐。只有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工作,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犯罪,确保社会治安大局稳定,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条件和环境。同时,还要看到,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逾越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我国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百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二三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城市化路程,这就意味着西方发达国家在二三百年内围绕工业化、城市化渐次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可能会集中出现;而在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近20年内,由于我国要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因而矛盾和问题将更为凸显。只有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紧密结合基层民主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群众多样化生活需要的实际,紧密结合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实际,把维护稳定贯穿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个历史进程,把社会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到新水平,才能真正保障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服务型政府是指一种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实现着服务职能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
国务院总理2004年2月2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讨班”结业式上的讲话中,和2005年3月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2006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也提出了“加快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的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再次明确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要求,并就服务型政府的宗旨、职能配置、管理方式、行为模式等方面作出了原则性规定,这对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应对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的新要求,进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当前我国政府管理体制、管理方式、管理机制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各级政府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又管不好的事情,而有些该管的事情却没有管或者没有管好。新的形势要求政府经济职能要从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和直接投资管理项目向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转变。把不该管且管不好的事情交给市场、企业、社会组织,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和整个社会的活力与效率。同时,应该由政府办的事情,政府必须切实负起责任,不折不扣地办好。只有这样,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落到实处。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公共事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如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阶层结构的调整落后于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很不协调。要逐步扭转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建立基本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以基础教育、基本医疗、群众文化、公共基础设施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等等,要求政府转变管理方式,加快政府管理创新,要求政府逐步从竞争性行业撤出资金,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将公共资源注入公共产品和公共事业发展,为社会提供系统性、制度性、公平性、可持续性的公共服务。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能够很好解决政府管理中为谁服务、谁来服务、服务什么、怎样服务等问题,因而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因为,服务型政府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服务,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因而能够很好解决政府管理“为谁服务”的问题;服务型政府是由政府及其部门、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共同提供公共服务,这就很好地解决了“谁来服务”的问题;服务型政府提供了包括为实现公民合法权利、促进经济发展、推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这就解决了“服务什么”的问题;服务型政府主张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电子政府和廉洁政府,其实质就是让服务更加到位,群众更加满意,这就很好地解决了“怎样服务”的问题。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全面开放的市场经济迫切要求树立市场竞争机制的主导地位,迫切要求政府改变原来依据所有制来确定投资审批、市场准入、贷款管理、社会管理的歧视性做法,对市场主体实行平等、无歧视的管理,迫切要求政府认真执行规则,诚实守信,更好地为市场主体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有利于促进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自觉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办事,提高我们社会制度的竞争力,增强政府的公信力;有利于在扩大开放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增强防范各种外部冲击和风险的能力,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统筹协调利益关系
我们讲社会和谐,并不是否认利益的差异,也不是否认矛盾的存在。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但这并不是说,我们的社会不存在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这个阶段,既是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各种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处的历史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和阶段性特征等,都决定了现阶段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的任务十分重要又非常艰巨。这主要是因为:
我国历来农村人口占很大比重,城乡二元结构的特征显著,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三农”问题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立足全局,统筹城乡发展,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协调好城乡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社会矛盾。
我国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历来很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东、中、西部的经济社会都有很大发展,但由于东部发达地区发展更快,东、中、西部的差距有所扩大。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统筹区域发展,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困难地区的扶持,协调好区域间的利益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得了持续28年、年均9.5%以上高速增长的奇迹,但社会领域的发展和改革与经济领域相比明显滞后;随着人民生活进入全面小康阶段,人民群众对教育、卫生、医疗、文化、体育等方面的需求进一步上升,社会主要矛盾在社会发展领域的表现突出了。因此,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的利益关系,加强社会事业建设,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
我国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中,由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能源、资源消耗大幅度上升,不仅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加大,而且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事件增多。因此,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调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关系,协调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我国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经济发展活力显著增强,改革使人民群众普遍受益,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还不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还不合理,部分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有所扩大,改革和发展的一些措施,如土地征收征用、城市建设拆迁、企业重组改制,以及环境污染和安全生产事故等引发的社会矛盾和群体性事件增多。因此,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深化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和普惠性;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正确处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关系。
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我国扩大对外开放和加快发展面临大好机遇,但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经济、科技和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仍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西方腐朽思想文化和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也对我国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协调好对外开放中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对外开放条件下的社会矛盾,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
- 上一篇: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四
- 下一篇: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