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检察职能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时间:2022-11-21 02:58:00
导语:充分发挥检察职能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当前,我国已进入人均gdp从1000美元—3000美元的特殊发展阶段。根据国际经验,这个阶段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稳定和发展的关系制约着社会前进的步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我们党顺应这一历史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级检察机关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进一步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努力承担起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任务,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一、构建和谐社会是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责。
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其根本职责在于通过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因此,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履行检察职能的应有之义。
(一)构建和谐社会是检察机关的宪法地位决定的。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我国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下派生出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三个平行并列、各自独立的国家机关。行政机关和审判机关分别执行国家的行政管理和司法裁判职能,而检察机关执行法律监督职能。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地位,不仅表现在国家政治体制中,在司法体制和各种诉讼程序中,检察机关通过行使职务犯罪侦查权,实施对国家工作人员执法情况的法律监督;通过行使批捕权、公诉权,实施对公民守法情况的监督;通过行使诉讼监督权,实施对刑事、行政诉讼活动和民事审判活动的法律监督。也就是说,在我国宪政体制下,检察机关担负着打击犯罪,惩治腐败,保障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重要职责,理应在维护社会和谐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构建和谐社会是检察机关执法为民的必然结果。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是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检察权是人民赋予的,检察权必须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必须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立检为公、执法为民”是新时期检察机关的执法宗旨,是检察机关落实以人为本执法理念的具体体现。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必须时刻关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认真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满腔热忱地对待群众的诉求,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执法,本着对群众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办案。通过发挥职能,严厉打击侵犯群众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实现执法为民,促进社会和谐。
三是构建和谐社会是检察机关服务大局的客观要求。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和总趋势,它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对国际经济、政治、文化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任何国家要跟上时代潮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都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切实解决发展问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经济文化落后,党的根本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并以此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检察机关必须牢牢把握住发展这一时代主题,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发展大局。通过创建清廉的政治环境和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不仅揭示了检察工作的本质和规律,也反映了实现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价值追求。检察机关必须围绕这一工作主题,加强法律监督能力建设,维护公平正义,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要以公平求和谐。公平是人们追求的基本社会价值,是社会秩序得以维系的基本理念。而司法是维护公平的最后一道屏障。当人们之间的纷争不能自己解决时,当个人的权利和尊严受到侵犯时,人们就会寄希望于司法机关,期求司法机关能够通过法律公平地解决纷争,伸张正义。司法的功能就在于通过公平合理地适用法律规则,满足人们对公平的追求。一个社会,如果达不到人们对公平的要求,就没有理由要求人们遵循它所颁布的法律和制定的行为规范,社会秩序也就荡然无存,社会和谐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检察机关要通过依法履行职能,使有罪的人受到惩罚,使无罪的人不受追究,使人权得到尊重,保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全力实现公平,以公平构建社会和谐。
(二)要以效率求和谐。从法学理论上讲,公正是司法的最终和最高目标,效率是通过司法实现公正的最佳状态。在保证公正的前提下,效率是司法的内在追求之一。其实,效率本身就是公正的一个重要的价值指标。对于群众来说,既要求自己的官司得到公正的裁判,也希望诉讼的时间不要太长。“没有效率的正义是延误或虚幻的正义”,“迟到的公正不是公正,迟来的正义等于无正义”。如果不讲效率,久托不决,群众的生活处于长期的不稳定状态之中,就可能导致天平失衡,导致公正难以实现。司法效率不仅仅是某个纠纷与案件及时解决的问题,没有效率,群众诉求和社会矛盾得不到及时解决,就可能演变成“激烈的对抗和大规模的冲突”,就无法实现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也无法实现和谐社会。因此,检察机关在尊崇司法公正的前提下,要研究司法规律,创新检察机制,使案件在检察环节加快进度,加快周转,满足人们对效率的追求,以效率体现公正,以效率推动社会和谐。
(三)要以监督求和谐。在国家状态中,一方面,每个公民在社会中生存生活,享受社会权利,就要遵守共同规则,使他人权利也得到尊重;另一方面,一部分人要代替广大人民的意志,担负执行群众共同行为规则的功能。虽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但不可能全体人民都来具体地管理国家,而必须委托人民中一部分有能力、大家信得过的人,组成专门机关,授予专门职权,管理国家事务,保持社会秩序良好,群众安居乐业。但是,如果人们只强调自己的权利,不愿尊重甚至侵犯他人权利时;如果国家权力不能体现群众意志,甚至产生腐败时,社会秩序就被打破,陷入混乱。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要通过打击犯罪,保护人权,促进每个公民、特别是国家工作人员遵纪守法;要通过预防职务犯罪,惩治腐败,监督国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创建良性社会秩序,保障社会和谐。
三、检察工作必须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创新发展
检察机关既是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又是和谐社会的受益者。如何通过发挥自身职能,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对检察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检察机关必须以“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统领检察工作,加强法律监督能力建设,改革创新,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一是深化改革,实现体制创新。现行的检察制度,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适应我国政治体制和基本国情,适应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需要建立起来的。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践证明,现行检察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也是有其自身优势和强大生命力的。但也不可否认,目前的检察工作还没有完全适应司法规律的要求,也不能满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要在中央关于司法体制改革的总体框架下,围绕强化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对现行检察制度进行完善和发展。一要完善检察领导体制。按照宪法规定,检察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上级检察院应该领导下级检察院,但实际上检察体制被“块块”分割,导致领导职能划分的模糊化,检察权不能独立行使。特别是一些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致使检察机关难以公正执法。完善检察领导体制,就是要保障检察机关职权的依法独立行使。二要完善检察职能的运行体制。要按照十六大关于完善司法机关的机构设置、职权划分的要求,围绕强化法律监督职能,明确法律监督的内容和范围,完善检察职权的配置;按照“强化监督、确保公正、提高效率”原则,完善法律监督程序,强化监督手段,保障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行使。要完善检察环节的办案程序,切实保障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三要完善检察人员管理体制。要尊重检察规律,建立科学的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制度。按照责、权、利明确的原则,全面推行主诉检察官责任制和主办检察官责任制,突出检察官的办案主体地位,加强检察官的责任,使检察人员管理和检察规则运行相互协调。四要完善检察保障机制。逐步实现办公办案经费由罚没返还为主的保障方式向财政预算保障方式的转变,最终建立起与检察人事、行政和业务管理体制相适应的经费保障新体制。
二是提高素质,实现主体优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才强检”战略作为实现检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制高点”,全面提高检察队伍素质。一要提高政治素质,包括理论修养、政治觉悟和职业操守等。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干警头脑,增强检察干警理论修养和政治觉悟,保持检察人员政治上清醒,对党和人民绝对忠诚。二要培养检察官高尚的情操养成,树立检察干警对法律的坚定信仰和对检察事业的强烈使命感,形成推动检察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三要提高业务素质,要切实加强检察干警的岗位培训和专项业务培训,规范任职资格培训和晋升培训,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提高干警执法水平,造就一批检察业务尖子和检察法律专门人才。要通过专业训练和长期的实践,锤炼一批具备深厚法律功底、成熟社会理性、高超司法技能的检察骨干。四要提高文化素质,提升检察干警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造就一批智能型、前瞻型的高层次人才,实现执法水平的优化升级。
三是改进方法,实现机制灵活。目前是我国社会矛盾的多发期,犯罪居高不下,检察机关办案压力日益增大。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合理配置现有检察资源,改进检察工作方法,构建灵活的检察工作机制。首先,要完善检察机关追诉犯罪机制。建立检察引导侦查取证机制,提高公安侦查质量和效率。研究制定批捕起诉的证据标准,规范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的执法活动。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公安机关侦查活动和采取强制措施的随意性问题,完善立案监督和侦查监督的措施。继续推行刑事案件普通程序简化审改革、庭前证据展示制度改革、提出量刑建议等,节省司法资源。其次,要完善职务犯罪侦查机制。要继续完善“以省级院为指导,分市院为主体,基层院为基础”的办案机制,提高检察机关突破大案要案的能力。要实行严格的案件流程管理,对各个办案环节进行严格规范,保证每个环节严格按规定程序操作和处理。要落实个案质量考评制度和自侦案件宏观评价机制,建立案件质量保障体系,推动办案工作的健康发展。要建立检察一体化机制,使现有检察资源优化整合,促进检察职能的充分发挥。第三、要强化法律监督机制,加大监督力度,拓宽监督渠道,提高监督实效。
四是营造氛围,实现环境优化。检察机关要发挥职能,为社会和谐创造良好环境。同时,也要加强法律监督能力建设,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以出色工作、良好形象,争取自身发展的良好环境。要紧紧把握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部署,将检察工作纳入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盘子中去谋划,去安排。要主动向党委请示、汇报检察工作,对党委的指示,要认真贯彻落实,以自觉接受党的绝对领导,争取党委对检察工作的支持。要强化接受人大监督意识,主动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汇报检察工作,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要争取政府支持,解决检察机关必须的办案经费和必要的物质装备,改善执法条件。要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提高公众对检察工作的知情率和支持度。要与其它司法、执法部门密切配合,既要讲分工、制约和监督,更要统一思想、消除分歧、加强配合。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妥善处理群众涉法上访问题,努力把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首办环节。要发挥好检察职能,强化监督,公正执法,以业绩优秀求环境优化。
- 上一篇:发挥妇联普法优势 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
- 下一篇: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公平与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