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任务

时间:2022-07-14 06:30:00

导语: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任务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任务

中共中央党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主要观点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切实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战略任务,是中央加强党的理论建设的重大举措,对于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凝聚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共同奋斗,具有重大的意义。

●历史告诉我们:要取得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就必须加强党的理论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个别条条,而是坚持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切实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精神,既要求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机遇之真,又要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相应措施,落实到具体行动。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最近,中央又专门召开了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同志在会见出席会议的代表时指出,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新矛盾、新问题,我国改革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新任务、新情况、新课题。我们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继续推向前进,就必须进一步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切实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任务,是中央加强党的理论建设的重大举措,对于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凝聚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共同奋斗,具有重大的意义。

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

我们党一贯重视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从诞生之日起,党就郑重地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确立为指导思想。在经历了艰辛探索后,我们党逐渐认识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经过遵义会议和,党的七大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总结建党24年来的经验所作出的历史性决策。

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后,在中国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释放出强大的思想力量。从党的七大到党的八大的11年间,党和国家的事业蒸蒸日上。然而,由于未从根本上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导致从1957年开始的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走了弯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邓小平同志领导下,我们党开始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在党的十二大、十三大特别是十四大的基础上,党的十五大在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是我们党经过近20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后所作出的历史性决策。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的13年,是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波澜壮阔的13年。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顶住了苏东剧变带来的压力,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正确路线不动摇,成功地稳住了改革开放的大局,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13年的实践,加深了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郑重地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我们党科学总结13年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所作出的历史性决策。

邓小平同志说过,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历史告诉我们:要取得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就必须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个别条条,而是坚持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正是因为我们党不断加强理论建设,始终坚持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我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加强党的理论建设意义重大

加强党的理论建设,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切实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的必然要求。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的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党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理论创新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前提,否则就会迷失方向,就会走上歧路;而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必须以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为条件,否则马克思主义就会丧失活力,就不能很好地坚持下去。

积极应对意识形态领域复杂形势的需要。从国际看,随着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包括文化力在内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加剧,西方发达国家借助其经济和科技手段,企图赢得意识形态领域的竞争优势。从国内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也出现了多样化趋势。在总体上发生积极变化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消极、模糊甚至错误的思想观念,对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党的理论建设,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问题。

克服人们对马克思主义错误认识的需要。当前,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认识主要表现在错误地或教条式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实用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以及怀疑、贬低和否定马克思主义等方面。错误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就是把一些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当作马克思主义来坚持。教条式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就是在研究马克思主义时,无视时间、地点和历史条件,把经典作家的一些具体论断当作一成不变的普遍真理;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时,不顾变化了的时代和历史条件,机械地套用马克思主义的论断。实用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就是对马克思主义不作完整理解、深入研究,片面地搞“活学活用”,损害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怀疑、贬低和否定马克思主义,就是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或不再管用,认为马克思主义仅仅是一个理论学派而不是指导思想等。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就是要着眼世界变化,立足新的实践,回答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需要。21世纪的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这一战略机遇期内,我们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探索发展的新思路,取得改革的新突破,开创开放的新局面,推出各项工作的新举措。正如同志所指出的: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才能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凝聚全党全国人民为崇高的理想和目标而奋斗。

用求真务实精神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切实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精神,既要求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机遇之真,又要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相应措施,落实到具体行动,真正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得当、落实充分、行动有力。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切实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求我们在求真上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深入研究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国内外形势变化的新特点,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第二,坚持重大理论问题研究与重大实际问题研究相统一,更好地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第三,有针对性地研究和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澄清各种模糊认识和错误观念,增强人们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第四,掌握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机遇,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理论创新中开拓进取,为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提供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切实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求我们务好这样几方面之实:第一,继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研究。第二,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和研究工作。重新审核和修订马克思、恩格斯重点著作的译文,使译文更加准确地反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原意;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究,帮助人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更好地认识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具体论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第三,组织编写全面反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基础理论教材,并在此基础上编写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史学、新闻学和文学等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科教材,形成充分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科体系。第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建设,下大力气培养一批坚持正确方向、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善于联系实际的学科带头人和年富力强、政治业务素质良好、锐意进取的青年理论骨干,不断壮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队伍。

求真与务实的统一,是知与行的统一,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我们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从求真与务实的统一中实施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切实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