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唯物史观的新贡献

时间:2022-04-23 10:57:00

导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唯物史观的新贡献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唯物史观的新贡献

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志运用唯物史观考察当代社会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得出的必然结论,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智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基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新的理论贡献。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唯物史观社会发展动力观的丰富和深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动力是一个包括多因素、具有多层次的综合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最深层次的、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集中反映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精华,抓住了党的先进性的最重要的现实根据,而且对先进生产力的内涵和外延、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出了一系列富有时代特征的新论断。

提出了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知识分子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的论断,拓展了先进生产力的内涵和外延。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新技术革命必将有力地促进生产力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如何顺应时代进步潮流,积极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生产力,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新课题。同志强调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争取实现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使我们对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内涵和外延的认识更加准确、更加科学、更加全面。不仅如此,十六大报告还明确指出:“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这一重要思想,精辟而深刻地阐明了知识分子在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全党对知识分子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

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提高全民族科技文化素质,增强科技实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科教兴国”战略,指明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方法和途径。同志敏锐地洞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趋势,提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他说,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要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通过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为此,同志先后提出了经济和社会发展要以科技进步为主要推动力的观点;以改革作为科技发展的动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观点;坚持自主研究开发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大力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观点;建设高素质科技队伍,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的观点。特别是在十六大报告中,他明确指出:“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些重要论述,不仅强调了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作用,而且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我国先进生产力指明了方向。

提出了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要求,阐明了党的先进性与先进生产力的关系。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同志把党的先进性和党的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联系起来,把能否代表先进生产力、促进生产力发展,作为我们党是否具有先进性和先进性程度的根本标志;把执政党的建设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紧密联系起来,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紧密地联系起来。这些论述充分表明,我们党对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党的建设、巩固执政党的地位,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的认识,已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唯物史观社会意识理论的运用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强调经济基础、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的同时,又非常重视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精神文化的反作用,认为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既需要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同时又离不开精神、文化的发展。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意识的理论,对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观点。

指出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根本任务。在世纪之交,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剧烈竞争,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同志指出,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一代又一代“四有”新人。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这些论断不仅指明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根本任务,而且阐明了社会主义文化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先进社会意识和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观点的创造性运用和发挥。

对发挥先进文化的作用作了全面深刻的阐述。同志鲜明地提出,“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精神文明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这些思想观点,对如何发挥先进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如何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阐发。特别是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道,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位一体”的目标,坚持“三个文明”全面推进,使这三个方面的建设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表明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大量事实说明,只有用先进文化武装起来,不断推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才能更好地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才能更好地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用“三个代表”要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并把文化建设作为党所领导的一个重要方面的工作,提高到关系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高度来认识,标志着我们党对发展先进文化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和社会全面进步学说的新贡献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唯物史观群众观点的继承和发扬

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科学界定了“人民”的范畴。根据我国社会结构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和出现的新情况,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对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人们都要团结,对他们的创业精神都要鼓励,对他们的合法权益都要保护,对他们中的优秀分子都要表彰,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这一新论述对“人民”范畴的界定,既是我国建设和发展的现实需要,又是对邓小平同志“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具体和深化,发展了党的阶级基础,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调动了亿万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从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中,提出“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同志多次谈到,党取得执政地位后,获得了为人民服务的更好的条件,也增加了腐败变质的危险,“我们党的最大优势是善于组织群众、宣传群众、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我们党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考验,党员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面临着许多方面的诱惑。为此,十六大报告指出:“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要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全党同志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永远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只有这样,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才能坚如磐石,我们的事业才能无往而不胜。这些都充分表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的认识。

把党的全部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定位在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同志多次指出,要正确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党员领导干部要首先支持和帮助群众富起来;正确处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使所有党员干部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决不允许以权谋私。各级领导干部时刻都要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群众疾苦,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这些重要思想,加深了我们对党的先进性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深刻理解,使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在社会主义中国得到创造性的实践和发挥,使全党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