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研究

时间:2022-04-22 02:24:00

导语: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研究

建立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有利于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措施。建立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应当遵循四条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始终把党管干部的要求贯穿于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的始终;二是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既考核“德”的方面,又考核“才”的方面,既不能重德轻才,也不能重才轻德;三是坚持注重实绩原则,考核评价领导干部政绩,要看是否符合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是否体现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同发展;四是坚持群众公认原则,把群众公认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的根本标准,贯穿于政绩考核评价的全过程,使群众在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得到有效落实。

建立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要体现以下基本要求。一是前瞻性,在思路上要体现前瞻性,在操作上也要体现前瞻性。二是科学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尽可能的用数据信息反映政绩。三是创新性,在继承传统的干部考核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适应时展的要求,把国外一些国家人才考核评价的成功做法,正确应用于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的实践。四是操作性,在考核评价主体确定上要具有操作性,在考核评价指标设置上要具有操作性,在考核评价方法上要具有操作性,使考核评价方法灵活多样,简便易行。

一、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科学合理地确定考核评价的指标体系,是建立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的首要环节。探索建立一套科学的考核评价指标及评价标准,有利于科学评价领导干部政绩,有利于教育、激励和引导领导干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切实提高执政能力。

1.领导班子政绩考核评价指标设置。领导班子政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由54个定量和定性指标构成(见表1)。其中定量指标28个,定性指标26个。

定量指标的主要特点是全面、量化、可比。全面,是指在考核经济运行、社会发展情况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了考核可持续发展情况和行政执行成本指标。量化,是指全部指标都有统一、公认的计算标准,都可以用数字反映,具有可测性。可比,是指全部指标都具有横向和纵向的可比性。定量指标可以通过统计等相关部门直接获取,在数据准确的前提下,能够客观地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公正地考核评价领导班子政绩。定量指标权重为40%。

定性指标主要考核公众对领导班子工作满意度。在评价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情况的基础上,强化了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行政决策成本的评价。定性指标主要通过社会中介机构评估,运用民意调查、媒体评价、住户调查等方式获取。在调查方案设计科学、样本具有代表性、方法得当的前提下,能够反映群众对领导班子工作的满意程度。定性指标权重为60%。

在实际工作中,这两类指标的设置要考虑地区的差异性,联系当地实际,进行适当调整。

在定量和定性指标设置上,为了客观、准确地反映实绩,增加了行政成本指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绩的投入—产出情况。行政执行成本由财政公共支出事业效果、财政供给人员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财政债务指标反映,由财政、审计等部门提供;行政决策成本由行政机会成本状况、社会成本状况等指标反映,通过社会中介机构评价或群众评价获得。

2.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指标设置。对领导干部政绩的考核既要考核评价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成绩,也要考核评价创造政绩的能力。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思想政治素质、组织领导能力、工作作风、工作实绩、廉洁自律,即“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30个具体考核指标构成(见表2)。

考核评价“德、能、勤、绩、廉”各有侧重,综合考虑我国国情、群众期望值,原则上可将“德、能、勤、绩、廉”的权重确定为22132。

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方法

科学合理地选择考核评价方法,是建立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的实现途径。目前主要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定性分析方法。定性分析,就是对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施政行为在“质”的方面进行鉴别和确定。通过对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政绩结果和创造政绩过程的考核评价,对获得政绩的情况进行认真地综合分析,项目分解,指标鉴别,力求对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政绩做出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

在具体操作中,主要考核评价四个方面。一是既要考核评价集体政绩,又要考核评价个人政绩。一方面要看个人在集体领导行为中的作用,另一方面要看集体领导行为对个人取得政绩所创造的条件和产生的影响,分清集体贡献和个人努力的归属和程度,依据岗位职责、工作分工、发挥作用等情况确认个人政绩。二是既要考核评价显绩,又要考核评价潜绩。不仅要通过现有的发展水平、当前的工作效果来考核评价领导干部所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显绩,还要立足当前,放眼长远,考核评价可持续发展能力和长远发展后劲,也就是从显绩、潜绩两个方面反映领导干部创造政绩的水平和能力。三是既要考核评价客观条件,又要考核评价主观努力。也就是说既要看工作岗位、物质条件、工作基础等客观条件,对领导干部取得政绩的难易程度做出判断;又要看领导干部的工作状态、创造意识、进取精神等主观努力情况,分清哪些是客观条件带来的,哪些是主观努力得到的。四是既要考核评价政绩,也要正确看待失误和不足。本着一看主流,二看发展的原则,研究失误和不足的性质、程度、因素及其关系,分析领导干部对待失误和不足的态度和措施,鼓励创新,宽容失误和不足,坚持历史地看待政绩。

2.定量分析方法。定量分析,就是对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施政行为用数据的方法进行反映和描述。通过定量分析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说服力强,有助于准确地作出定性评价。对于能够通过现有统计数据、直接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的,可以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例如,对领导班子政绩考核评价,要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可持续发展、行政执行成本等情况进行量化考核,这些方面可以通过有关指标(见表1)的统计数据加以反映。考核评价数据以领导班子任期内数据为准。数据获得方法包含4个步骤:一是根据任期内各年统计数据,计算各年度人均本地生产总值增长率、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等,用算术平均公式分别测算任期内几年平均水平,作为考核指标值。对于其他考核指标,根据任期内各年统计数据,分别测算各年度间变化幅度,用算术平均公式计算任期内几年平均变化水平,作为考核指标值。二是对单项考核指标计分。第一步,将同一考核指标值由大到小排序,最大值计100分,最小值计50分;第二步,求单位分值,即最大值减最小值除以50;第三步,计算中间数据分值,即中间数值减最小值除以单位分值加50。逆指标情况相反。三是分类指标计分。各类指标分值等于该类各项指标分值的加权平均。四是考核指标总分等于经济运行情况类分值、社会发展情况类分值、可持续发展情况类分值和行政执行成本类分值加权平均,四类指标分值的权重分别为3331。考核指标满分为100分。

3.住户调查方法。住户调查,是指在考核评价政绩中,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考核评价内容,在无法通过相关部门直接获取考核评价数据的情况下,所采取的入户调查方式。例如,考核评价人民群众满意度,现有的统计数据不能满足要求,可以采用住户调查的方法。在计算评价结果时,一是在分别测算城镇、农村评价指标合计分值的基础上,以其算术平均数计算地区评价指标总值。二是单项问题计分方法。对同一问题,把所有调查户回答的分值相加,除以回答户数,得单项问题分值。三是分类问题分值均等于其类别下全部单项问题分值的加权平均数。领导班子政绩考核评价各单项问题及权重分配见表3、表4。

对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也可以采取住户调查方式,但单项问题及其权重,应根据其岗位职责而定。

此外,还有民主测评的方法、专项调查的方法、调查核实的方法、自我评价的方法、媒体评价的方法、社会组织评价的方法、计算机综合分析评价的方法等。这些考核评价方法,不一定每次都要全部采用,而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不同类型、不同级别、不同岗位考核评价对象的特点灵活采用。三、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主体和评价结果的运用

1.设置多元考核评价主体,全方位、多视角考核评价政绩

科学合理地设置考核评价主体,是建立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的基本前提。要坚持组织认可和群众认可相结合的原则,多元设置考核评价主体,将上级、同级和下级,特别是群众纳入到考核评价主体体系中来。一是上级考核评价。上级领导干部及相关部门对考核评价对象负有领导、管理、监督的重要职责,对考核评价对象的思想品德、工作作风、领导能力、取得的实绩等有责任进行考核评价,是必不可少的考核评价主体。二是同级考核评价。同级领导干部与考核评价对象工作职责比较接近、工作联系比较密切,对考核评价对象的决策过程、施政行为、实际效果具有一定的知情度和鉴别力,应纳入考核评价主体。三是下级考核评价。下级在参与领导决策和落实施政行为中,与考核评价对象沟通、联系比较密切,对其有一定的了解,有必要在考核评价主体设置中予以体现。四是群众考核评价。群众对领导干部的施政情况最为关心,感受也最深,群众评价能够判断领导干部的施政行为是否符合民心,能够较为客观反映领导干部的口碑,体现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应当把群众设置为最重要的考核评价主体。

上级、同级、下级、群众四个方面形成了领导评价和群众评价的有机统一。这样设置考核评价主体,能够克服考核评价主体单一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部分领导干部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的问题。同时,将群众设置为考核评价最重要的主体,能够促进民主考核评价机制的形成。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主体中个体的构成是动态的,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和考核评价对象的变化而确定。

2.正确运用考核评价结果,把考核评价结果和选拔任用干部紧密结合起来

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结果划分为优秀、称职、不称职三个等次。政绩考核评价结果满分为100分,优秀等次为80分以上,称职为60分以上,不称职为60分以下。

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结果,要与干部的升降、奖惩紧密联系起来,做到升降合理,奖罚分明,褒有章,贬有据。一是考核评价结果可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对考核评价等次优秀的,可列入选拔任用的范围,原则上同等条件下得分高者优先任用。在班子个别调整、届中考察和换届以及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后备干部工作中,要充分利用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的成果。二是考核评价结果可作为调整不胜任干部的重要依据。即区分不同情况,采取免职、辞职、降职、诫勉、转岗、辞退措施等等。三是考核评价结果可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依据。考核评价意见反馈后,领导班子应及时召开民主生活会,总结经验和教训,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研究整改措施。四是考核评价结果可作为干部培养锻炼的重要依据。要对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结果进行认真分析,总结查找考核评价对象的优缺点,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对干部进行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

3.建立切实可行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规则

要强化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的刚性要求。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方案和实施办法一经制定,就要坚持用规范、统一的标准衡量每一位被考核对象的政绩。要严格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的程序规定。对政绩考核评价活动的组织程序、方法程序、结果评定程序等进行科学规范和确定。还要建立考核评价结果公示、公议、反馈、申诉制度,建立党内廉政建设否决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政绩考核评价有关规定,不按有关程序进行操作,提供虚假数据和评价信息,导致考核评价工作失真、失实的,要追究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后记:为了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抓紧制定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标准”的要求,中央党校中青班组成课题组,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并在部分领导干部中征求意见,形成了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专题研究报告,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