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善之区

时间:2022-03-11 11:08:00

导语: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善之区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善之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总书记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都做了深刻的阐述。当前,我们的重要任务就是要结合首都工作的实际,认认真真地把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学习好、领会好、贯彻落实好,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善之区。

一、按照建设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要求开展工作

北京作为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承担着“四个服务”(为党政军领导机关服务;为日益扩大的国际交往服务;为国家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服务;为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服务)的重要职责,是世界观察、了解中国的窗口。首都的社会和谐在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中占有重要位置。首都的社会和谐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和反映着我们国家社会和谐的状况和水平,首都和谐社会建设搞得好,将有助于推动国家和谐社会的建设;首都出现社会不和谐的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和干扰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首都的这种特殊地位,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谐社会建设,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扎扎实实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的目标就是努力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和谐社会既是一个长远的目标,又是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近些年来,我们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推动社会和谐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比如,为了解决城乡差距过大问题,通过加大城乡统筹力度,积极探索在体制上、规划上、政策上打破城乡分割,推动城乡一体化。通过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打破了城乡分割的规划模式,确立了“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发展布局,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通过免征农业税、建立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以及建立村级组织正常运转专项补助机制等方式,积极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推动了郊区的发展。又如,为了解决城乡公共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我们积极调整公共财政中城乡投资的比例,去年全市市级政府投资中,城区与郊区投资比例由2003年的80∶20调整为60∶40,今年将进一步调整为50∶50;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引导城区的优势教育、科技、文化、卫生资源向郊区农村流动,逐步改善郊区的生产生活环境。再如,在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方面,我们不断加大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力度,改善就业环境、优化创业环境,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发就业岗位,积极推动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全市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率一直保持在60%以上,城镇失业率始终控制在2%以内。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在城市拆迁、农村土地征占、企业改革等方面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去年还千方百计想办法基本解决了20多万来京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这些措施都促进了首都地区的社会和谐。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十分繁重。在新的发展阶段,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深刻变化的国内环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积极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好地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确保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北京各方面的条件都比较好,中央要求北京市的各项工作都要努力走在全国的前列,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个问题上,我们也应当自觉地承担起建设首善之区的历史任务,按照首善之区的要求来全面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扎扎实实推进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中央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当务之急是要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按照求真务实的精神,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一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首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任务。要通过发展为和谐社会提供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在新的发展阶段,要按照国务院对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批复的要求,根据各区县功能定位,搞好首都的发展,繁荣首都经济。要坚持首都经济的发展方向,着眼于把首都的科技智力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积极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高端产业,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占领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要不断提高现代服务业、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农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实力。要加快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建设,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要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转变职能,创新体制,改变作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为基层、为企业、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使广大群众能够更好地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二是切实加强社会管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加强社会管理的任务越来越重。在新的形势下,要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加强对社会问题的研究和把握,深入学习社会管理知识,探索和掌握新时期首都社会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要高度重视对互联网络的管理、新社会组织的管理、流动人口的管理。要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逐步改变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缺位、错位、越位的现象,不断改善公共服务质量,提高依法管理社会的能力和水平。要从建设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入手,加强基层和谐社会建设。要紧紧抓住为群众服务这个中心,不断增强城乡基层组织的服务功能,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在为广大群众服务的过程中,协调利益,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为广大群众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三是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和领导方法。在新的发展阶段,要认真研究首都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群众工作的新特点,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切实把群众的呼声和意愿作为指导工作的第一信号,把关心和服务群众作为各级领导干部的第一职责,把群众的评价作为衡量政绩的第一尺度。要深入基层,体察民情,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满腔热情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要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坚决查处侵犯群众利益的行为,坚决纠正侵犯群众利益的现象,特别是要在城市拆迁、农村土地征占、企业改革等方面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要实实在在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要把多年来形成的为群众办实事的“折子工程”进一步制度化,每年集中力量解决一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四是切实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本要求,只有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发挥出来。维护社会公平,当务之急是抓紧研究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抓紧建立社会保障的长效机制。要不断扩大养老、失业、医疗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建立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对生活困难的下岗职工、失地农民的救济机制。要健全公共财政机制,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等措施,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逐步解决城乡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和其他非营利性组织帮助困难群体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作用。高度重视慈善事业、社会救助、民间捐赠、志愿者行动在扶贫帮困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整合资源,加强社会宜传,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这些事业的发展。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之上。要按照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要求,积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各派、工商联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认真落实基层民主的各项制度,切实搞好厂务公开、村务公开、政务公开等办事公开制度,保障广大群众的民主权利。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落实依法治国方略,促进社会和谐。

五是构筑和谐社会共同的思想基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构筑共同的思想基础,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要牢牢把握宣传舆论工作的主动权,全面落实好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战略任务,要针对不同的社会群体,编写不同类型的学习读本,使宣传教育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抓住群众身边的好典型、好经验,使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弘扬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理想同广大群众的工作生活结合得更加紧密。要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加强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导,积极开展舆论监督,完善新闻制度和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不断增强引导舆论的本领。当前,要抓住筹办奥运的机遇,通过实施人文奥运行动计划,深入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全市人民的文明素质。

六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当前,我们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类矛盾凸显,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要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为人民群众创造安全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维护稳定,必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多种多样,产生的原因也很复杂。解决好这些矛盾,必须畅通群众反映诉求的渠道。要认真落实好新的信访条例,发挥好信访这一党和政府发扬民主、体察民情、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作用。各级党的组织都要切实加强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使群众有了思想问题有地方倾诉,有人帮助群众解疑释惑。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矛盾排查调处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和形成党委政府领导,各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机制和格局,把人民内部矛盾处理工作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要通过建立重大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机制,努力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控制、早解决,掌握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主动权。

三、切实加强对建设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领导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善之区,对我们做好首都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是对我们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严峻考验。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强和改善对建设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各项工作的领导。

一是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治国理念的重大突破,也是我们国家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新的重大发展。我们一定要把建设和谐社会首善之区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实、抓细、抓好。要结合制定“十一五”规划,把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建设的各项任务分阶段加以具体化,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同规划,同部署,同安排,同检查,形成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同步推进的良好局面。充分调动人大、政协、各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代表人士的积极性,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人民团体、社会团体、行业组织、中介组织等各种社会力量的作用,把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凝聚到建设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事业中,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工作机制。

二是要进一步明确各级各部门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中的责任和各个阶段的任务。要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制,把各项目标、任务分解细化,逐项落实到部门、单位。要加强督促检查,使各项工作得到落实,确保取得实效。各级党的组织都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认真研究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不断提高党员领导干部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本领、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协调利益关系的本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开展群众工作的本领、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为建设和谐社会首善之区提供坚强保证。

三是要加强对构建和谐社会问题的研究。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新的重大课题,有很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同志在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提出了九个方面的研究课题。这些课题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课题。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切实加强对构建和谐社会问题的调查研究,全面分析和把握社会建设与管理的发展趋势,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要深入开展对首都社会结构发展变化情况的调查研究,深刻认识和分析阶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社会组织结构等方面情况的发展变化,更好地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要深入开展社会利益关系发展变化情况的调查研究,深刻认识和分析社会利益结构、利益关系等方面情况的发展变化,更好地统筹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和利益要求。要深入开展维护首都稳定工作情况的调查研究,深刻认识和分析公共安全、社会治安等方面情况的发展变化,更好地保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要通过深入研究,不断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不断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水平,使建设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工作更加富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