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心理和谐 夯实社会和谐基础

时间:2022-12-13 05:31:00

导语:促进心理和谐 夯实社会和谐基础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促进心理和谐 夯实社会和谐基础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首次明确提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一论断强调和谐社会不仅是指社会生活秩序或状态的和谐、安定,也包括社会成员心理的健康、和谐。和谐社会孕育心理和谐,心理和谐造就和谐社会。促进和保持社会成员的心理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人的心理和谐是社会和谐基础

心理和谐是一种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集中表现为人对内协调和对外适应。心理的和谐状态能够为实现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奠定坚实的基础。

心理和谐是实现人与自我和谐的需要。心理和谐的人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能够善于调节自我,以坚韧不拔、知难而进的态度对待困难,以百折不挠、积极向上的精神对待挫折,以欣喜有度、谦虚谨慎的作风对待荣誉。

心理和谐是促进人与人和谐的需要。心理和谐的人在人际交往中,能够平和待人,诚信待人,真情待人,以己推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易融合于团队之中,并勇于承担适合的角色;富有同情心和友爱精神,能够在帮助他人、尝试付出的过程中伸展自己并增强自我价值感,大大增强社会凝聚力,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心理和谐是形成人与社会和谐的需要。拥有和谐心理的个体,能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以包容的心态面对新生事物,以积极的姿态紧跟时代步伐;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形成与该社会文化相适应的人格,自觉遵守该社会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树立和实践正确的荣辱观和是非观,努力推动社会有序发展。

心理和谐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的需要。心理和谐的个体能够善待与人类共同存在的生物和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环境,尊重和认同其他生物乃至环境的价值,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对造化怀有敬畏之心,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发展,达到“天人和谐”的理想状态。

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人的心理必然体现社会和文化属性。无论是和谐的心理状态,还是不和谐的心理状态,归根结底都是主体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决定》指出,“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这些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必然要反映到民众的心理上,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矛盾和冲突。这就需要积极推动人的心理和谐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心态,引导人们理性地面对各种矛盾特别是利益矛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一个和谐、健康的心理环境。贯彻落实《决定》精神,努力促进人的心理和谐

《决定》指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决定》为当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指明了方向。

1、确立符合社会主导价值准则的心理导向。心理和谐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人的价值观体系,正是借助于心理系统中价值观体系的主导,个体活动才能沿着一定的方向高效而有序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的地位。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南,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生命之魂,也是人的心理和谐之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全国各族人民奋发进取的强大动力,也是人的心理和谐的源动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是我国人民不断创造崭新业绩的力量源泉,也是人的心理和谐的强大动力;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选择的基本准则,也是人的心理和谐的基本尺度。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是我国人民开拓前进的精神旗帜,也是促进人的心理和谐的主导力量。为此,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从心理层面去关怀社会成员,努力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引导人们从心灵深处牢固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消解人们身心的矛盾与冲突,为人的心理走向和谐提供关怀。

2、建立健全有效的心理疏导机制。消除心理不和谐,必须借助于有效的心理疏导机制。它包括医疗情境下的心理疏导机制和非医疗情境下的心理疏导机制两种主要形式。当前应重视社会心理咨询机构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心理援助和疏导的功能。为此,除了鼓励民间力量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外,政府应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建设一支专业化的心理咨询队伍,构筑覆盖广大农村和城市社区的心理咨询网络。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完善非医疗情境下的心理疏导机制,建立健全能发挥心理疏导功能和“社会安全阀”作用的制度体系。当前要进一步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和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制度,推行领导干部接待群众制度,健全信访制度等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共青团、妇联、工会等人民团体密切联系群众、便于与群众进行信息交流与沟通等特定功能。通过这些制度体系和群众性组织,拓宽社会成员表达自己利益诉求的正常渠道,增进不同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社会参与和表达能力,使不同群体的利益能够被充分地反映,以使政府准确把握人们的心态,了解人们的需要,及时、有效地处理各种社会问题,最终达到促进社会和谐的目的。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要通过互联网、电视、广播、报刊等多种渠道,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育人功能、宣传功能、导向功能,在全社会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要让人们懂得并实际运用心理健康知识,指导现实生活,正确认识和处理心理困扰与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