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文化战略

时间:2022-12-13 03:16:00

导语: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文化战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文化战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物质财富的创造和积累,离不开各种体制和机制的建设,同时也离不开有力的精神支撑和良好的文化条件。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我们要确立一个统一协调的文化战略,强化国民共同体的政治、文化认同,促进和谐文化建设。

一、以核心价值体系强化国民共同体认同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国民共同体来说,文化认同都是国家有效实行政治动员、社会整合的基础。文化认同分为理想信念层面、心理精神层面和行为模式层面。

第一,信念的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拥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从来都是一个社会共同体政治认同、文化认同的核心,即共同价值观最深层的内核部分。在各民族、各阶层人民当中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使广大人民群众深刻认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积极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无疑是强化中华国民共同体政治认同、文化认同的核心所在。

第二,心理的认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中国各民族人民固有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共同精神,是中华国民共同体政治、文化认同的心理基础。在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时候,正是这样一种文明历史传统所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成了凝聚华夏众多民族的坚强力量,最终实现了中华民族的整合。从近代帝国主义列强的炮舰叩开中国的国门,到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国,为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独立奋起反抗,成为近现代中国革命志士和全体人民的共识,近百年共赴国难的艰苦努力使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高涨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这些成就对于全体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到了进一步强化的作用。

第三,行为的认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伦理准则和道德规范是一个社会共同价值观的外显部分,共同的道德价值取向是一个社会共同体认同的行为模式层面。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数千年的社会伦理构建和社会道德实践中,中国各个民族形成了许多传统美德,这些传统美德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值得我们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继续发扬光大。然而,必须承认,我们的传统美德主要体现在传统礼俗社会伦理方面,而在公民社会伦理、法治社会规范和市场经济规范方面,中国社会的传统伦理道德资源却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因此,强化以社会主义公民职责为本位的社会公德,强化以法治社会规范和市场经济规则为基准的职业道德,同时也强化社会主义新型家庭美德的实践,提高全社会的道德素质,尤其是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强大的道德力量,正是当前中国国民共同体认同建设的最基本的环节。

二、以和谐文化建设加速推进文化整合

中国是一个区域广阔、历史悠久的大国,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区域文化的复杂性、历史文化的丰富性都十分明显地存在。在这样一个复杂格局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必须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的努力巩固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发展的坚强文化纽带。

一是巩固民族文化多样性共存的和谐统一。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庞大的中国社会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而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共存与和谐统一,奠定了各民族共同缔造统一国家的文明历史基础,并最终使中华民族得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改革开放在打开国门,广泛接触世界各地区、各民族文化的同时,也使人们更加注意到国内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中华民族文化的整合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近些年来,各民族之间的社会交往及文化互动日益频繁,尤其是各少数民族文化在全社会的大舞台上更领风骚,汇入现代中华民族文化的共同潮流,为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作出了重大贡献。随着全国各地区、各民族文化的进一步整合,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不断融汇,必将使现代中华民族文化焕发出更加动人的东方文明的光彩。

二是促成区域文化复杂性互动的平衡发展。历史上,区域文化的复杂性一直存在,以至于由历史文化积淀形成的区域文化特色成了分辨区域差异的一种象征,诸如“齐鲁文化”、“巴蜀文化”、“闽南文化”,各自有着较为显著的不同之处。同时,区域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也加剧了区域差异的文化复杂性,加速推进区域文化复杂性互动的平衡发展,对于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团结意义重大。目前,我们国家城乡之间在经济发展、社会福利和文化生活水平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异,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注重“城乡平等”,加大对农村经济投入力度,特别是要大力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加快农村文化发展步伐。

三是推进历史文化传承的优化创新。中华文明持续数千年从未中断,中国社会拥有保存最为完好的不间断的文明历史传统,这是我们的宝贵财富。然而,任何一个社会共同体的文化“生态”都存在着具有特定价值取向的伦理关系,甚至存在着具有一定时代特征的政治关系。在某些情况下,历史文化的丰富性有可能成为一个社会文化发展的沉重包袱,如何处理好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一味强调保持所谓“文化原生态”是不足取的,文化传统只有在发展中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我们应把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作为前提,创造有利的文化发展环境,在促进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文化生活质量和城乡文明程度,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更好的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