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文化建设的广泛性与先进性

时间:2022-12-12 04:09:00

导语:和谐文化建设的广泛性与先进性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和谐文化建设的广泛性与先进性

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和谐文化的引导和支撑,没有和谐文化作基础,就难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维系,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和谐文化建设,有其自身的规律和要求。从一个方面来说,只有兼顾和谐文化建设的广泛性先进性,将广泛性和先进性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建设适应和谐社会发展要求的和谐文化。

和谐文化建设的广泛性

和谐文化建设首先必须关注广泛性,也就是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资源,发展各种文化形式,培育各种文化要素,协调各种文化关系。只有建设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包容性强的和谐文化,才能全方位、多层次满足和谐社会的文化发展需求。和谐文化建设的广泛性,是由以下几方面因素决定的:

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种文化争奇斗艳,精彩纷呈,既相互交流、相互碰撞,又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共同推动了人类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这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就和谐文化的建设来说,各种文化资源、文化形式、文化要素、文化关系相互碰撞、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才能实现文化和谐。如果只允许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文化资源、文化形式和文化要素存在和发展,其他文化资源、文化形式和文化要素就会衰竭、枯萎;如果只注意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文化关系的协调,其他文化关系就会消失。如此,和谐文化建设将因失去广泛性和多样性而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文化需求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区、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文化消费水平、消费习惯也存在较大差异,由此决定对文化的消费需求、消费层次也不完全一样。同时,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文化的多样化、差异性也势必凸显。在和谐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只有兼顾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样式的文化需求,充分利用和发掘各种文化资源,让各种文化形式、文化要素全面发展,才能满足人民大众不同的文化需求,使民众共享和谐文化建设的成果。

和谐文化的本质属性。和谐文化是各种文化资源、文化形式、文化要素、文化关系之间的协调一致,“和而不同”是和谐文化的本质属性,也是和谐文化的最高境界。“和而不同”是建立在广泛性基础之上的,是在尊重文化差异、文化个性前提下实现的和谐与统一。各种文化资源相互补充,各种文化形式、文化要素、文化关系协调发展,才能达到“和而不同”的文化境界,否则将出现“同而不和”的文化局面。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和谐文化建设的广泛性?

营造一个有利于和谐文化建设的宽松环境。文化环境对于和谐文化的建设至关重要,只有营造一个宽松的文化环境,各种文化形式才能自由发展,各种文化要素、文化资源才有生存的空间,各种文化关系才有协调的可能。在和谐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倡导“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实现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借鉴和吸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体现了“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文化心态,蕴含科学和艺术发展中的民主精神,是促进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方针,也是和谐文化建设应当遵循的准则。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建设和谐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不竭动力。通过改革传统的文化形式,更新传统的文化资源,培育新的文化要素,建构新的文化关系,创造新的文化样式、文化风格,才能丰富中国文化的形式和内涵,确保和谐文化建设的广泛性。在和谐文化建设过程中,既要继承传统,又要改革创新。要实现二者,最根本的是要立足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提出的文化需要是文化创新的动力,社会实践生成了文化创新的内容,文化创新往往就是实践成果、实践经验的升华。同时,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能够“激活”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机,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事实上,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将传统文化融入社会生活之中,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嫁接。社会实践的丰富性、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和谐文化的多样性和广泛性。

发挥民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是和谐文化的享用者,也是和谐文化创造、和谐文化建设的主体,和谐文化的建设有赖于全体国民的努力。充分发挥广大民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让各种文化形式竞相发展,各种文化资源、文化要素得到充分利用,各种文化关系的协调才能成为现实。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和谐文化的广泛性来源于民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此,在和谐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发挥民众的文化创造潜能,拓宽民众参与文化建设的渠道,重视民众的社会实践对于文化生成、文化创新、文化增值的价值和意义。

和谐文化建设的先进性

和谐文化建设在关注广泛性的同时,必须重视其先进性。和谐文化建设的先进性,就是要使和谐文化代表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引领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谐文化建设的先进性,取决于如下几个因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相对于一般价值而言的,一般价值是基本的,可以是多元的,核心价值则是根本的,甚至是唯一的。如果核心价值多元化,那么,它与一般价值便没有什么区别,也就失去了核心价值存在的意义。因此,作为核心价值必须具有明确的主导性、引领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强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情感纽带、精神支柱作用,彰显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规范、道德实践意义,其主导性、引领性是十分明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需要先进的和谐文化为基础,奠基于先进的和谐文化之上,才能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引领作用。

和谐社会建构的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种理想社会的建构需要先进的和谐文化为底蕴、作支撑。只有先进的和谐文化,才能消除现代社会只重视物质技术指标增长,而不顾及社会的精神向度和人的全面发展,不顾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弊端,从而确保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只有先进的和谐文化,才能为民主发展、法治完善提供文化氛围,为良好社会环境的形成提供文化支持,为和谐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提供文化保障。和谐文化的先进性源于和谐社会对于文化发展的要求。

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文化发展的历史证明,文化与生产力紧密联系,它们彼此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激荡、相互作用。先进生产力必然催生先进文化,先进文化又将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判断文化的先进性与落后性,首先要看它能否有效地推动现实生产力的持续发展。生产力与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实际上为和谐文化建设提出了先进性的要求,具有先进性的和谐文化,才能保证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什么样的文化造就什么样的人,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先进文化的滋润和熏陶。坚持和谐文化建设的先进性,为人的发展提供必需的文化养料,才能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同时,只有以先进的和谐文化浸润、熏陶全体国民,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才能明显提高,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得以形成。

执政党肩负的文化使命。确立怎样的文化发展方向,反映一个政党的文化境界、文化精神与文化使命。坚持和谐文化建设的先进性,才能彰显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彰显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品格和文化精神,才能完成历史与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使命。同时,从长远来看,中国共产党要维系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建构具有自己特色的政党文化,以此作为自身的标志和表征。而政党文化的建构,必须立基于先进文化之上。因此,坚持和谐文化建设的先进性,也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为确保和谐文化建设的先进性,如下几个方面至为重要: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也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一个根本原则,不能动摇。坚持这一原则,有利于保障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有利于消解多元文化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使中国文化免受外来文化的干扰、控制和同化,保持中国文化的民族性和自主性,保证国家的文化安全。相反,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只有带来文化发展的混乱,延缓和谐文化建设的进程。因此,在和谐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一元指导”与“包容多样”的关系,“包容多样”的前提必须是“一元指导”,如果离开了“一元指导”,“包容多样”就会带来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就难以实现多元文化背景之下的文化和谐。同时,我们必须看到,马克思主义本身是一种文化形态,是先进文化的代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既能丰富先进文化的内涵,也能确保和谐文化建设的先进性。

反映时代精神和时展要求。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总是脱离不了一定的时代背景和空间,曾经是先进的文化,如果不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先进的也会蜕变为落后的。在和谐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只有反映时展要求,体现时展风貌,富有时代精神,和谐文化的先进性才能展现出来,和谐文化的内容才能得到扩展,和谐文化的形式才能得到完善。和谐文化的先进性既是时代的诉求、时代的召唤,也是和谐文化自身建设的内在要求。事实上,和谐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不能偏离时代精神,更不能与时展要求相冲突、相违背。时代精神、时展要求是和谐文化创新的坐标,也是和谐文化发展的方向。

顺应世界文化发展的大势。任何先进文化都是视野开阔、眼界高远的开放性文化,封闭自守必然导致文化的衰败没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先进文化不再是区域性的,而是全球性的,不再是单一文化占优势,而是融合性文化占优势。因此,和谐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以开放的胸怀面对外来文化,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广泛吸收世界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文化精华,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有机融合起来,以适应全球化时代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同时,我们还应该积极地向外传播和谐文化,让和谐文化走向世界,并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和谐文化自身。

实现广泛性与先进性有机统一

和谐文化建设的广泛性和先进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既相互区别、各有侧重,又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建设和谐文化,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广泛性与先进性的关系,在实践中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

和谐文化建设的广泛性是先进性的基础。和谐文化建设的先进性并不排斥广泛性,相反,需要以广泛性为依托。奠基于广泛性之上,才能为和谐文化的先进性提供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泉,没有广泛性,和谐文化的先进性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没有广泛性,和谐文化难以贴近生活、切合实际,难以得到社会大多数成员的认同和接受,其先进性难以体现和发挥。事实上,各种文化资源、文化形式、文化要素正是在比较中凸显其先进性,在竞争中发展其先进性,离开广泛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无先进性可言。

和谐文化建设的先进性是广泛性的保障。没有先进性,和谐文化建设的广泛性将带来一定的文化冲突,甚至出现一定的文化混乱。各种文化资源、文化形式、文化要素之间关系的协调,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官方文化和民间文化等文化关系的处理,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先进性,需要先进性居间发挥核心作用。同时,没有先进性,和谐文化就没有感召力、引导力,就不可能整合文化资源,创新文化形式,培育文化要素,协调文化关系,和谐文化建设的广泛性因其缺乏主脉和风骨而难以拓展。

将广泛性与先进性统一于和谐文化建设的实践。建设和谐文化,必须立足于文化建设的实践,在实践中使和谐文化的广泛性与先进性得到发展,在实践中探寻处理先进性与广泛性关系的路径和方法。在建设和谐文化的过程中,先进性和广泛性发生冲突、出现矛盾是难免的。为实现先进性与广泛性之间的和谐,要防止和避免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只注重先进性而忽略广泛性的倾向;二是只注重广泛性而忽略先进性的倾向。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广泛性和先进性并重,通过不断探索、调适,寻求广泛性和先进性的最佳结合点,不能因为和谐文化的广泛性而忽略和谐文化的先进性,也不可因为和谐文化的先进性而制约和谐文化的广泛性。这里的关键,就是要在全社会培育和谐理念、和谐精神,倡导和谐思维、和谐发展。

事实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广泛性与先进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强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又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主张各种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借鉴和吸收;既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主体地位和激励作用,又不否认其他具体理想存在的价值和合理性;既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又不排斥其他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精神气质;既强调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引领作用,又没有囊括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全部内容。因此,在和谐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广泛性与先进性的有机统一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注:本文是广东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学习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