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活力 建设和谐新区

时间:2022-12-12 03:59:00

导语:激发活力 建设和谐新区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激发活力 建设和谐新区

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是1991年由城市边远乡镇区划调整组合而成的新区,面积134平方公里,人口17.8万。在这里,一百多年前,中国民族工业四大实业家之一的张謇先生创办了大生纱厂、广生油厂等一批实业,铸就了港闸作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祥地之一的历史地位。新时期,港闸以区划调整为新起点,谱写了16年持续跨越发展的新篇章,国民生产总值年均递增27.8%,2006年达到100.08亿元,是区划之初的39.5倍;财政收入年均递增39.1%,2006年达到20.3亿元,是区划之初的141.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区划之初的827元提高到7477元,是区划之初的9倍。

充满活力,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近年来,全区在“活力”上做文章,收到显著成效。在港闸这片热土上,社会活力已经成为一种核心竞争力和感召力,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勃勃动力,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亮点。

坚持发展速度与质量的统一,始终抓住发展的主题不动摇。只有坚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发展才有活力。区划调整以来,针对经济总量小而土地资源十分匮乏的区情特点,正确处理好发展愿望与发展方向之间的关系,积极走“三优化”发展之路。一是优化布局,推进集约发展。积极推动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推动同类产业集群发展,形成了以船舶修造及配套、电力能源、现代纺织、机械电子、轻工食品五大产业为支柱的特色经济板块。二是优化投向,积极引导投资取向,变招商为择商,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一律不招,对不符合产业布局规划的项目一律不引,对能耗高、资源利用率低、经济效益差的项目一律不进,对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一律不要,从而使工业投入不仅实现了量的快速扩张,而且质量得到有效提升。2006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投入占比达72.53%,设备工器具投入占比达61.5%,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值达到87。三是优化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积极调优经济结构、工业结构和企业结构,稳定一产,发展二产,主攻三产,大力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现代工业体系,发展壮大企业规模。2006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比超过90%,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9.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十五”期间增长10多倍。正是抓住了发展质量这个前提,港闸区经济呈现出持续跨越的强劲态势,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四年翻一番,财政收入平均五年翻两番。

坚持改革、积极开放,为发展提供持久动力。缺乏动力,就不可能有持久的活力。只有让各类生产要素得以充分激活,创造财富的源泉得以充分涌流,区域发展才会有持久动力。凭借南通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的先发优势,发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祥地之一的先天优势,内外并举,“三力”互动,推进发展。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亲商、安商、扶商中加快产业集聚,在外资、外贸、外经联动发展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十五”期间,累计新办三资企业207家,完成协议注册外资8.6亿美元,到账外资3.17亿美元,吸引并培育出多家龙头骨干企业。其中,江苏永兴多媒体业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光盘生产企业,中集的特箱销量和罐箱销量分别名列亚洲第一和世界第一。与此同时,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形成了以纺织、服装、电子、机械为主的外贸出口产品体系,产品遍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6年,全区完成自营出口9.44亿美元。以改革激活力。按照“规范有序、积极稳妥”的原则,从乡镇企业改制入手,经过分层次、多轮改革,初步建立起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运行管理机制。全面推行乡镇和区属企事业单位改革,改制率达99%以上;全面推行党政机关改革,调整合并乡镇,机构和人员结构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事项减少近80%,政府采购制、会计委派制、行政执法责任制、审批限时办结制以及首问负责制等一系列制度得到有效落实。以政策调民力。在引进区外资金的同时,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政策的引导作用以及亲情的感召作用,以最优的政策、最好的服务、最佳的载体鼓励和扶持全民创业。截至2006年,全区民营企业已发展到3600多家,每平方公里超过20家,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8600多户,每八户就有一户,民营经济GDP占比达到62%,成为支撑港闸经济的“半壁江山”。

坚持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不断激发社会活力。我们把激发社会活力摆在与激发经济活力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社会发展的投入随着经济增长而增长,形成了经济与社会比翼齐飞、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发展格局。一是着力发展社会事业,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建区以来,共建成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2家,拥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38个,申请专利近1000件,列入市级以上科技项目130多项,其中国家火炬计划10项,“863”计划1项,港闸区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江苏省科普示范城区”。强化教育现代化工程建设。“十五”期间,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人均超过1000元,义务教育普及率达100%,2006年“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先进乡镇”建成率达到100%。强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积极发展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医疗和康复“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覆盖全区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二是着力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坚持以公民道德建设为核心,创新方式方法,积极开展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和各种文明创建活动。注重典型示范,建成市级以上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行业61个,形成了文明户、文明个人争创机制和文明村共建的长效机制;注重创建推动,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园林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为抓手,着力解决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极大地改善了城乡环境面貌,营造了和谐的人居环境;注重文化育人,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农家书屋”建成率达45%,小品《出尔反尔》等优秀文艺作品在全国获奖,老年军乐队、职工合唱团等群众自发性团体长年活跃于城乡文艺舞台。三是着力打造和谐安全环境。健全民主机制,畅通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政务、村务公开面达100%,70%的村和社区分别获得省、市、区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称号。每月两次的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已持续十年,社会矛盾纠纷调处率和成功率分别超过98%和95%,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达到98.62%,被命名为江苏省社会治安安全区。

坚持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激发全民共同创业的热情。人民群众是社会活力的不竭源泉。在推进发展过程中,我们既把富民作为加快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千方百计让广大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又以富民的实际成效进一步激发广大群众的创业热情,从而使发展显现出最大的活力。坚持创业与就业并重,在鼓励和扶持创业致富的同时,把扩大就业作为增加群众收入的主渠道,大力推进充分就业和技能培训保障工程建设,使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愿望的劳动者得到充分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多年来保持在3%以内,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率超过85%,农民的非农收入占比达到96.5%;在加大对经济薄弱村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补贴的同时,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集体经济,为民谋利,全区近50%的村民小组有小分配,年分配额最高的达到人均1万元。坚持政府与社会互动,在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和社会保险的同时,逐年增加民政和社会保障支出,初步建成失业、养老、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体系,基本养老保险在企业基本实现全员覆盖,城镇失业保险覆盖率达到99%,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达99.1%;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行九年来,做到应保尽保,保障标准逐步提高;被征地农民全面实行基本生活保障,现已累计安置被征地农民16253人,安置资金达4.48亿元。坚持民生与民权并举,在充分保障人民群众依法管理经济社会事务权利的同时,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例如,在征地、拆迁安置上,确保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确保拆迁补偿足额到位,严格控制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成本和低价位商品房价格,确保拆迁安置房的价格低于农民自拆自建。坚持城市与农村统筹,在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的同时,按照“布局优化、村庄绿化、河道净化、道路硬化、卫生洁化”的要求,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100%,获得全国自来水普及先进区称号,74%的行政村建成了省级卫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