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有机统一和良性互动
时间:2022-12-12 02:54:00
导语: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有机统一和良性互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联动着许多子系统,涉及到许多相关因素,如社会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相对静止与绝对运动、长远目标与现实实践等。诸系统和因素之间处于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是一个需要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滚动推进的长期历史过程,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是不断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是一个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这要求我们必须正确把握和处理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各个子系统、各个要素之间的辩证统一与良性互动关系,积极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早日实现。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实现共建与共享的有机统一和良性互动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我们构建的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2007年3月7日,同志强调指出:“一定要在党的领导下,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真正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必须深刻领会同志关于“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的科学论述,切实把握好义务与权利、实践主体与利益主体之间的辩证互动关系。
1.共建和谐社会是共享和谐社会建设成果的坚实基础和必要前提。所谓共建,就是共同建设和谐社会。人民群众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只有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共同参与,才能切实推动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才能为全体人民更好地享有各项建设成果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为共建共享和谐社会创造良性循环的有利条件。因此,从根本上讲,共建必须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动员和组织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和谐社会建设,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的生动局面。具体来说,就是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坚持以民生为本,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共建还包括政府、社会和企业共同参与和谐社会建设,三者密切配合,各负其责,协调互动。构建和谐社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负有主要责任,但不能仅仅把它看成是政府的事。社会有社会的义务,企业有企业的责任。就社会而言,要注意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动员组织更多的社会成员乐于当义工、当志愿者,为构建和谐社区贡献力量;要有更多的社会工作者活跃于城乡社区,承担“助人自助”的社区服务工作,用科学的方法,帮助社会上处于不利境遇的个人和群体,进行心理疏导,恢复、改善和发展其自身的功能,帮助走出困境,预防问题的发生。对企业来讲,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要讲求资本道德,注重社会效益,主动回报社会。总之,共同建设的积极性和水平越是不断提高,和谐社会建设的合力和成果就会不断增加,共同享有的条件也就更加充分,共同享有的程度也会不断提高。
2.共享和谐社会是共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和不竭动力。所谓共享,就是共同享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造福全体人民的伟大事业,只有让广大人民群众不断从和谐社会建设中得到实惠,才能真正实现构建和谐社会所要达到的美好愿望,才能使和谐社会建设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不竭的动力。从根本上说,共享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要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平等、全面地享受到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各项成果。具体来说,就是要使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劳动就业的机会更加平等,就业率进一步提高,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社会秩序更加良好,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真正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总之,共同享有的成果和程度越是不断增加,人民群众共同建设和谐社会的热情和动力就会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各项事业取得的成果就会更加丰硕,共同建设的水平和质量也会不断提升。
3.共同建设与共同享有都统一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构建和谐社会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重要问题:一是和谐社会靠谁来建设,二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成果由谁享有。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建设和享有和谐社会的主体都是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和共同享有在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方面是高度统一、相辅相成的,二者不可偏废。我们既不能让建设者享受不到应该享有的建设成果,也不能让成果的享有者没有承担好建设的责任;既不能让一部分人只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而不承担改革发展的社会成本,也不能让一部分人承担过多的社会发展成本而享受不到应有的经济发展成果。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整个进程中,必须时时处处做到共建与共享的良性互动和有机统一。如果只强调共建,而不突出共享,或者只强调共享,而不突出共建,都会挫伤人民群众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性,和谐社会就只能是沙滩楼阁、海市蜃楼。总之,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是积极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只有把共同建设与共同享有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妥善处理共同建设与共同享有的关系,真正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才能切实协调好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从而真正实现共建与共享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方面的高度统一。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实现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与制度建设的有机统一和良性互动
和谐社会建设,必须抓住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与制度建设这三大重点,以经济发展推动和谐,以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以制度建设引领和谐,形成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制度建设三者互相促进、良性循环的和谐环境,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必须把握的又一辩证互动关系。
1.抓经济发展,构筑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和谐社会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这里说的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是遵循经济规律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是经济与社会协调并且可持续的发展,是文明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是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发展,是好中求快的发展。围绕和谐抓发展,当前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合理控制投资增长。一定要努力优化投资结构,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的好项目,该投就投,抓好落地;影响环境、国家明令禁止的项目,坚决不能上。要合理控制信贷投放规模,优化信贷结构,管紧信贷和土地两个闸门,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二是正确处理内需与外需的关系,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当前一定要在保持出口和利用外资合理增长的同时,积极扩大进口,积极有序地扩大境外投资合作,形成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共同利用、扬长避短、优势互补、良性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三是正确处理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的关系,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当前一定要抓好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多创造一些核心技术,多创造一些自主知识产权,多创造一些知名品牌,多创造一些引领世界科技潮流的“中国标准”。
2.抓民生改善,营造社会和谐的群众基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指出,要“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改善民生才能促进和谐,确保民安。当前,应突出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核心问题,从解决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切身利益入手。要着力推进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和教育、卫生体制改革,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有利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就业难、养老难”、“上学难、上学贵”、“买房难、买房贵”等社会问题,做到少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居有其屋、安居乐业。二是坚持把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作为重点内容,从源头上减少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关键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现代社会管理理念的思维方式,对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和尊严要尊重和维护,对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诉求要理解和宽容,要善于采用现代管理方式和科学的手段,变以“堵”为主的管理为以“疏”为主,依法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社会成员也应当强化法治意识,合理的诉求也要善于理性有序地表达。三是坚持把政府转型作为中心环节,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现代政府的四大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后三大职能与民生问题关系同样十分密切,但前些年有的地方却重视不够而相对弱化。要想更好地发挥这些职能作用,关键是转变领导方式、转变管理职能。
3.抓制度建设,夯实和谐社会的社会基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构建和谐社会,除了重点抓好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以外,还必须抓好制度建设,因为制度更具稳定性、长期性、权威性和根本性,是扼制腐败、化解不和谐因素的根本措施。政府承担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职责应当是以制度建设确保社会公平正义。抓好制度建设,当前应着重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并抓好落实:一是建立健全管好钱的制度。重点是加强对公共财政的管理和监督,强化财政制度的刚性约束,提高预算的规范性和透明度,遏制行政开支费用大幅上升、行政成本过高的势头。二是建立健全管好干部的制度。不但要加强对干部选拔的监督,还要强化对已任命干部的监督,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把干部手中的公共权力置于各种监督之下,使党员干部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服务者。三是建立健全管住特殊利益集团的制度。要警惕少数垄断行业利用握有的资源配置权,把本该由全体人民共享的发展成果攫取到自己囊中独享的问题。坚决铲除特权阶层形成的土壤,下决心解决行政审批过多,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监督的问题。只有把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和制度建设贯穿于和谐社会构建的全过程,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共建共享的目标才能实现。
人民群众作为共建共享的主体,只有积极参与、自觉践行,投身到和谐社会的创建活动之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有不竭的动力,没有主体践行,再好的共建共享政策制度都难以落实;依据公正理念设计的社会政策,是政府对全社会利益的权威分配,是协调和规范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有效工具,是制约违规行为、控制利益冲突、化解各种矛盾的锐利武器,只有贯穿于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全过程,使主体践行有政策引领,才能避免共建中的盲目性和共享中的不公正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共建不只是建立物质成果,包括建立具有公正性的社会政策体系;共享也不只是指物质享受,包括享受以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体现公平正义的社会政策。总之,主体践行与政策引领紧密结合,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把握的辩证互动关系。
1.保证社会成员享受到权利公平,以共享权利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和谐社会首先应该是一个权利公平的社会。要实现社会和谐,推动共同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尊重和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各种权利,使全体人民共享权利公平。享受到权利公平,就会增强人民群众共建和谐社会的社会责任感和心理驱动力。《决定》指出:“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证公民权利和自由。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发展民主政治、保障公民权利、推进社会事业、健全社会保障、规范社会组织、加强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应该依据公正理念设计使社会成员享有权利公平的社会政策,维护和保障社会成员的合法权利。要实现权利公平,关键是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没有民主,就没有权利公平,也不可能有和谐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是权利公平和社会和谐的制度和体制保障。当前,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权利,享受有序的民主。特别要注意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基层政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城市社区及乡村的民主管理制度,完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办事公开制度,保证公民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尤其要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社会成员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自由和尊严。
2.保证社会成员享受到机会公平,以共享机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和谐社会必然意味着机会公平。要实现社会和谐,推动共同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尊重和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各种机会,使全体人民共享机会公平。享受到机会公平,人民群众共建和谐社会的聪明才智才能充分发挥。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阶段,各种社会资源供不应求,机会的均等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显得格外重要。然而,现实中机会不公的现象大量存在,并严重地制约着社会和谐发展。机会平等是维系社会成员心理平衡的重要砝码。机会平等则心理平衡,就会增加社会的和谐程度;机会不均则心理失衡,就会引发诸多不和谐的问题。因此,为了促进共建和谐社会,必须排除一切因素的干扰,为全体人民搭建平等竞争的平台,保证机会面前人人平等。要做到机会公平,关键是依据公正理念设计能够保障每个社会成员都能享受到机会公平的社会政策。只有设计公正的社会政策,建设一个机会平等的社会,使全体社会成员都享有接受教育的平等机会、就业的平等机会、医疗的平等机会、失业和养老等社会保障的平等机会以及晋升、阶层流动的平等机会,社会和谐才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3.保证社会成员享受到规则公平,以共享规则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和谐社会必然要求人人遵循规则,规则面前人人平等。要实现社会和谐,推动共同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建立规则,强调人人遵守规则,使全体人民共享规则公平。享受到规则公平,人们就会心情舒畅,生活愉快,幸福感增强,社会才会安定有序,充满和谐。否则,就会产生很多失范现象,挫伤人民群众共建和谐社会的热情和信心。当前,我国社会在总体上是稳定和谐的。但是,仍存在着诸多社会矛盾和不和谐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良性运行。如,规则不公正和不遵守规则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因此而导致一部分社会成员的利益得不到保障甚至受到侵害的现象屡有发生。可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依据公正理念设计使全体社会成员能享受到规则平等的社会政策。特别要完善市场配置资源、制约和监督公共权力的政策措施,强化监督力度,提高违法成本,靠科学的规则规范社会秩序,从根本上矫正某些社会失范现象。
4.保证社会成员享受到分配公平,以共享分配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和谐社会必须是一个分配公平的社会。要实现社会和谐,推动共同建设和谐社会,必须让人民群众得到应该得到的劳动成果,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使全体人民共享分配公平。人民群众享受到分配公平,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才能增强共建和谐社会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当然,享受分配公平绝不是重新搞过去的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对依据绩效原则进行分配出现的合理的贫富差异要予以宽容,对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积累的财富要予以保护。这也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建共享和谐社会应该具备的一种思想观念。由于种种原因,当前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这一问题已经超越其它所有一切因素成为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之间矛盾之最主要的源头。收入分配关系到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承载着千家万户的日常生计。收入分配不公,相当一部分社会成员的基本利益得不到保障,社会就难以和谐。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设计体现公正性的分配政策。当前最紧迫的是在合理解决好初次分配的同时,解决好再次分配的公平问题,运用税收、金融、行政等手段,理顺分配关系,规范分配秩序,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
总之,同志关于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科学论述,体现了和谐社会建设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的辩证统一,建设者与享有者的辩证统一,现实途径与价值归宿的辩证统一,物质与精神的辩证统一。科学把握和谐社会建设中诸系统和因素之间的辩证互动之真谛,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早日实现的理论基础和根本指针。
- 上一篇:非营利组织的社会职能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 下一篇:公平正义创造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