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

时间:2022-12-11 05:22:00

导语:如何理解“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如何理解“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

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对此,应如何理解

答:提出这一命题,是对我们党强调的以人为本理念内涵的进一步丰富,也是对每一位公民提出的明确要求,有助于提升我国社会治理的水平,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人的心理和谐,是指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内心活动处于平衡自然、协调统一的状态,并对外界事物抱有平静适度、热情友善的态度。《决定》提出,要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种社会心态,是人们在处理利益关系特别是表达个人利益诉求时、在对待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时、在看待西方文明成果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先进科技水平时所应有的心理状态,是心理和谐在特定条件下的具体体现。保持心理和谐,是一个人身体健康的重要标志,是充分发挥个人潜力的重要条件,也是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基础。和谐的心理状态,对于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具有重要作用。

和谐社会从心开始。心平才能气和,内和才能外顺。和谐的心理向社会释放的是向心力、亲和力;不和谐的心理向社会释放的是离心力、破坏力。心理和谐的人越多,社会的和谐程度就越高。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社会矛盾增多,人们的精神压力也随之加大,容易产生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心态。特别是当事不遂意时,更容易产生焦躁、郁闷、激愤甚至仇恨等情绪,如果调整不好,于己于人于社会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可以说,今天的人们随时随地都面临着调节自己的心态、不断促进心理和谐的现实需要。那么,怎样才能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呢?

就国家和社会而言,应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最大限度地减少引发人们心理失衡、失调的外部诱因;建设和谐文化,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为促进心理和谐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健全心理咨询网络,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贯穿、渗透、体现于思想政治工作、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舆论引导、文化消费、志愿服务、专业咨询等各个方面,帮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心理和谐。

就个人来说,则需要加强修养,进行经常性的心理调节,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观察世界,用平和宁静的心态思考问题,以乐观豁达的情怀对待生活,用理性引导偏激,让冷静战胜浮躁,以恬淡取代痴迷。具体来讲,就是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对待自己,坚持自省、保持清醒。对自己的能力、水平和潜质应有自知之明,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自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志向和目标。对待他人,与人为善、见贤思齐。常怀博爱之心、友善之心,多看别人的优点,多学别人的长处,在别人需要帮助时真诚伸出援助之手。对待社会,宽容大度、尽职尽责。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以包容的心态面对新生事物,以积极的姿态紧跟时代步伐,常怀感恩之心、责任之心,为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对待困难,坚韧不拔,知难而进;对待挫折,百折不挠、决不言败;对待荣誉,欣喜有度、不骄不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