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和谐的社会心态

时间:2022-12-11 05:20:00

导语:塑造和谐的社会心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塑造和谐的社会心态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领导干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组织者、协调者,其心态和谐与否,事关整个社会和谐心态的形成,事关和谐大业的顺利推进。因此,各级领导干部既要不断提高领导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更要加强自身修养,改善不良心态,以健康积极的社会心态带动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端正人生追求,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不同的人生价值追求决定着不同的人生态度。现实生活中,由于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及每个人性格、学识修养和所处环境条件等方面的差异,领导干部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也会有所不同。这些都是正常的,也是合乎情理的,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不能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都发出同样的芳香”。

虽然不能强求每个党员领导干部人生追求都绝对一致,但无论个人有什么样的愿望,党的宗旨永远不能忘,为人处事一定要讲格调、讲品味、讲层次,决不能在人生追求上出大格。如果把个人利益看得过重,把当官掌权看得过重,把金钱财富看得过重,把吃喝玩乐看得过重,必然就会造成人生心态的严重扭曲。人生应当追求什么,怎样追求,对每一个领导干部来讲,都是终生的课题。“欲不可纵,利不可满”。领导干部一定要志存高远,追求高尚,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以清静心看世界,欢喜心过生活,平常心品情味,不为名利所累,不为金钱所困,不为美色所惑,时刻坚持用党员领导干部的先进性标准和要求校正人生坐标,端正心态,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更加富有朝气和活力。

正确看待社会现象,形成平和稳定的心态。同志深刻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面对纷繁复杂、光怪陆离的各种社会现象和思想文化的冲击,一些领导干部思想上有不少困惑和疙瘩,有的甚至心态变异,随波逐流,误入歧途。比如,有的领导干部置党的宗旨、原则于不顾,对金钱至上、损人利己、及时行乐等腐朽生活方式和思想文化趋之若鹜,屈从于灯红酒绿、声色犬马的诱惑;有的不顾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跑官要官,买官卖官;还有的忘记了我们党光明磊落、言行一致的要求,说一套做一套,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等等。

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的是领导干部要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吸收正面健康的思想营养,培育高尚的思想境界和高雅的生活情趣,不让庸俗低级的东西在头脑中占上风,不使自己的思想染上低级趣味,坚守共产党人的心灵净土。领导干部一定要坚持求真、崇善、向美,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多接触社会生活中的善良与崇高,防止被一时的消极而时髦的现象所迷惑和腐蚀。要坚持正义和气节。面对身边的一些消极现象,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自觉抵制,自重、自警、自省、自励,始终保持共产党人应有的操守和气节。

正确对待个人问题,确立踏实干事的心态。如何对待个人的进退得失,说到底是一个如何对待名利地位的问题。一个人想进步是有事业心、上进心的表现,是渴望自身价值得到社会尊重和承认的正常心理需求。但一个人自身价值的大小并不完全与所处地位的高低成正比。张思德烧木炭,时传祥掏大粪,雷锋做司机,华益慰当军医,这许许多多从事平凡工作的同志虽然没有什么官衔,但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却很大,同样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联系当前的实际看,这些年来,随着改革的日益深入,领导岗位精减了,领导职数减少了,干部职务提升的难度越来越大了,而且职务越高,提升的机率越小。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绝大多数同志都能正确对待,始终保持淡泊宁静的良好心态,但也确有一些同志把升官晋级看得过重,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和负担,身心健康受到一定影响,个别的甚至稳不住神、沉不住气,情绪低迷,心态消极。有的把自己估计过高,把机会看得很大,一旦不能如愿,就牢骚满腹,怨天尤人;有的攀比心理过重,对与谁比、比什么、怎么比的问题把握得不好,越比越惆怅,越比越气馁;还有的心胸不够宽阔,看到别人进步心里就不平衡,说三道四,怪话连篇。这些都是不良心态,应当引起重视并加以纠正。

领导干部首先要讲党性,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在对待名利地位的问题上,只要多想想怎样去干事、干好事、干成事,心态就会平和自得,工作生活就会踏实满足,烦恼自然也就会少得多。其次要强素质。“利不可虚受,名不可苟得。”无论在什么岗位、干什么事情,能力素质都是做人的根基,赢得机遇首先要有真本事,搞歪门邪道终究是靠不住的,即便一时得逞,也不会长久。同时还要学会自我调适,乐观豁达、心胸开阔,不为个人的得失所困惑,把心思和精力多用在干事业谋发展上。

正确对待人情关系,形成光明磊落的心态。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生在世总要与他人打交道,免不了要体验和品尝人情冷暖。党员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对其求情办事的人较多,经常处在亲情、乡情和友情,上级、下级和同级等人情关系的困扰之中,不时处于左右为难的尴尬境地。一方面,党性原则和法纪条规的底线不能突破;另一方面,人情面子又不得不斟酌考虑。正如一些同志讲的:工作好干,人情关难过。

这些问题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领导干部个人的应酬问题,其实不然,正确处理人情世故,关系到如何正确运用权力的问题。对于领导干部来说,首先,必须有正确的权力观,要始终明确自己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党、国家和人民的事业服务,而丝毫不能用于为个人牟取私利。其次,要有正确的交往观,要谨慎交友。孟郊有诗云:“种树须择地,恶土变木根;结交若失人,中道生谤言”。在人情交往上,各级领导干部既不能逃避现实、自我封闭,又不能不分良莠、随波逐流。一定要注意把握分寸,坚持谨慎交友,冷静交友,从善交友,择廉交友;一定要近“君子”远“小人”,不趋炎附势,不唯利是“交”,不一味交富人、“傍大款”,不耍小心眼儿,不搞小动作,胸怀坦荡,光明磊落。

学会科学健康地生活,排除忧郁苦恼的心态。许多领导干部已人到中年,这一时期,既是事业发展的黄金期,也是个人生活的负重期。一方面,上有老下有小,子女教育、老人赡养,经济负担不轻;另一方面,事业也在发展期,工作压力很大。如果不善于自我调节,不能正确对待和化解生活中的矛盾与问题,必然会影响心态,影响工作。

解决好这些问题,一要客观面对现实。清醒的头脑是战胜和克服各种困难的保证,凡事不可强求,有多大能力就办多大事情,有什么条件就利用什么条件,绝不能在生活中盲目攀比、奢望过高。二要规划好个人生活。要精打细算,量入为出,勤俭持家。要加强锻炼,强健体魄,滋养精神,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激情。三要及时消除心理“压抑”。俗话说:“快乐有人分享是最大的快乐,痛苦有人分担就可以减轻痛苦。”当遇到困难和挫折而心情郁闷时,不妨找领导和同志谈谈心,求得领导和同志们的理解与帮助,从而走出心理误区,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到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