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切实落实依法治国方略
时间:2022-12-11 05:18:00
导语: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切实落实依法治国方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学部主席团成员王家福答本报记者问
记者: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后,理论界反响强烈,不断有新的观点涌现。您是我国法学界的资深学者,是依法治国方略的主要倡导人与论证人,一定有不少新的认识和思考。请您简略谈谈。
王家福: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一部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它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代表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继承、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境界,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指南。我们一定要认真领会和贯彻党中央的这一重要决定,自觉地担负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使命。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实行依法治国紧密相联。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决定》明确要求:“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法制化、规范化,逐步形成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同志深刻指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切实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这表明法治不仅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而且是规范、促进、实现、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从一定意义上讲,和谐社会就是法治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就是构建法治社会。因此,积极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特别是法律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记者:您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讲,和谐社会就是法治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就是构建法治社会。那么,您是如何认识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实现的水平?应该如何进一步提升?
王家福: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1999年3月14日,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正式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了宪法,从根本大法的高度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目标。这是中国在宪政体制上彻底否定人治,坚定不移地走上法治道路的划时代的进步。几年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基本上纳入了法治的轨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进程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实行社会主义法治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一项革新,它必然会遇到这样和那样的阻碍,受到诸如权力滥用、利益驱动、习惯势力等因素的干扰,所以,社会主义法治实现的水平与党和人民所期冀的还有一定距离。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进一步加强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加快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一要增强依法治国观念。首先,必须明确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任何人都必须无条件遵从,因为遵从它就是遵从人民的意志、党的意志、国家的意志。其次,必须明确法大于权,任何人都不得以权代法、以权压法、以权乱法,因为任何权力都是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任何权力都应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约束。再次,必须明确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没有凌驾于法律之上,超乎法律之外的特权,都必须受制于法。二要提升对依法治国意义的认识。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的治国方略,把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纳入法治轨道,使之按照反映人民意志、党的主张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宪法和法律运行,直接关系到党、国家、人民的前途命运。三要加强依法治国的组织领导。依法治国是一项伟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国家权力的规制和行使,关系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规范与运行。而且实践表明,实行依法治国的阻力有时还来源于党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官员。因此,有必要在中央建立依法治国领导小组。由它这样的权威组织来统一制定规划、组织实施、积极推进依法治国的有序发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有效的法治保障。
记者:依法治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规范与运行,的确应该有序推进。您能否更为具体地阐述一下,我们应该怎样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领域推进依法治国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王家福:首先,我们要在法治的轨道上建设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依法治国是在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的依法治国。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依法治国必须以人民民主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使依法治国成为民主的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法治成为人民之法治、民主之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是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是推进依法治国的力量源泉。同时,依法治国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宪法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首先,我们应该按照宪法的规定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实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构的职责,充分落实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权、人事任免权、重大事项决定权和监督权。其次,我们应该不断地丰富民主形式,扩大人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切实保障人民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其三,我们应该拓宽传达社情民意的渠道,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其四,我们应该进一步发展基层民主,保证基层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努力实现广大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同时,决不允许离开法治的“大民主”和街头政治存在。
其次,我们要强化经济法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法治的规范、促进和保障。尽管我们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但尚不健全,我们有必要针对当前经济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一步强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一要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完善投资、财政、税收、竞争、农业、资源、环境等法律,加强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协调发展。二要进一步完善民商法,规范市场主体经济行为,扩大市场主体自治空间,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利,充分调动一切市场主体开发技术、诚信经营、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社会经济的活力和核心竞争力。三要进一步健全规范矿产资源开发、土地征收和出让、国有企业改制和转让、资本市场的融资和交易等领域的法律,坚决杜绝贪污腐败、权力投资、权钱交易、侵占国有资产、掠夺社会财富现象的发生。四要进一步完善规范“三农”问题的法律,制止对农民的变相剥夺,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支持,使农民享有平等的权利、切实的物权和创业自由,维护农民权益、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其它产业有序转移,发展农业,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推进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五要进一步完善涉外经济法律,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保护民族产业,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六要加强经济执法,坚决制止利益驱动下的违法政府行为。加强对合法经济行为的司法保障。
再次,我们要加强文化法治,促进先进文化的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持。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而要发展先进文化,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就必须依法治国,实行法治。因为崇高道德的树立,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全民教育的振兴,催人奋进文学艺术的繁荣,活跃的文化市场的管理,都要求我们实行社会主义法治,为它制定行为规则,提供法律支持和保障。依法治国的法中包括不少由道德规范提升为法律规范的。同时,依法治国还必须以道德为依托。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使依法治国有深厚道德基础。通过认真推行依法治国进程,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把依法治国与弘扬精神文明和以德育人结合起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持。
最后,我们要加强社会法治,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经济、社会、文化权利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每个人的体面生存、自由全面发展和获得安全的社会保障。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永恒理想,更是社会主义追求的核心价值。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保护公民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涉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直接、最现实、最切身的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人民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厉行社会法治,维护公民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责任。我们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综合各种手段,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分配公平为主要特征的教育、劳动就业、获取劳动报酬、社会保障制度。使全体人民共同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在发展改革中逐步缩小收入差别、地域差别,使社会整体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政府应当重视其在教育、劳动就业、养老、医疗、社会救济、社会公益事业等领域所应承担的责任,增加财政资源投入,不把不宜采取商业运作模式的公益事业推向市场,加重人民群众生活负担。更加尊重劳动价值,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与健康,坚决制止血汗工厂的出现。我们一定要在经济发展基础上,改革投资制度,建立公共财政,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关注民生,逐步缩小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城乡差距,逐步建设一个体现全体人民共同福祉的公平社会。要进一步完善教育、劳动、社会保障、社会救助、财政、税收、以及社会公益事业相关立法,尽快改变我国社会法、财政法、税法立法滞后的局面,防止有关部门的随意性。切实保障公民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安宁、祥和、稳定的社会基础。
记者:推进依法治国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伟大的战略任务。完成这一任务,党的领导至为必要。您认为,党的领导作用应该如何体现?
王家福: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依法执政,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党要科学、民主、依法执政。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组织领导。党要通过把自己的主张、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体现国家意志的法律,来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并从法律制度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长期稳定和切实贯彻实施。党要改善执政方式。我们党是执政党,应该把党的领导人通过法定程序派到人大、政协、政府、司法机关担任领导,使党的政策、路线、方针得到贯彻,始终保持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党应当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和法律,也应当遵守宪法和法律,接受人民的监督和法律的监督。
推进依法治国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前无古人的创举,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领导下,通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可以完成这一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