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时间:2022-12-11 11:59:00
导语: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任务,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这是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总结历史经验特别是近年来思想文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首次鲜明提出的重大观点,是理论上的重大创新,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充分认识构建和谐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和谐文化作为以和谐为思想内涵和价值取向,旨在倡导、阐释和传播和谐理念的文化形态,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深度的精神支撑。实践证明,没有和谐的文化,就会失去和谐社会的根基,就会失去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
首先,建设和谐文化是顺乎时展潮流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与此相伴随,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实践表明,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强调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正确把握时展大势、找准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方位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思想文化问题上的历史自觉。
其次,建设和谐文化是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必然要求。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体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总要求的社会。这个总要求是人类精神进步的升华,它必然会以各种方式在思想文化领域得到体现,成为和谐文化形成发展的源泉和基础。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面向时代,立足现实,与中华民族和谐传统相承接,与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思想文化体系,体现了时展的进步潮流。从这个意义上说,和谐文化就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和谐文化的先进性还体现在,它可以通过自身建设,更好地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阶层和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从而激发人们的历史主动性。
再次,建设和谐文化是更好地巩固和发展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的必然要求。和谐社会不是无矛盾、无利益冲突的社会。事实上,正是这种矛盾和冲突,赋予和谐社会的发展前进以无限的活力。只是和谐社会的活力不是自发、无序的,因为“和谐”本身就是一种有序状态。为了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融洽,不仅需要建立相应的机制,而且需要相应文化的支撑。通过建设和谐文化,在全社会成员中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形成明礼诚信、团结友善的良好风尚,真正把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工作落到实处,打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
◆建设和谐文化要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
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并且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的重大任务。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只有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才能在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中突出重点、抓住根本。面对当下思想活跃、观念碰撞、文化交融的特点和趋势,我们只有建立具有感召力和普遍认同的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意识和社会思潮,实现文化自身的和谐,推进文化的发展。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应有之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思想精神上树立起的一面旗帜。
其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为此,我们必须: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谐文化是反映民族和人民要求的新型文化,它批判地继承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又立足现实,体现时代的要求,其先进性首先就是体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上。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威力,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不但指明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而且指明了人类精神领域的发展规律,是人类文明的活的灵魂。特别是它具备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能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断以新的成果丰富和充实自己,为新的实践提供新的理论指导。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想信念是和谐文化的支柱。共同理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这种共同理想必须最广泛最充分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绝大多数人所认同和接受,才能把13亿人凝聚在一起,从而成为执政党领导和团结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这个共同理想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共同理想,既包含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也体现和谐、奋进的时代精神,是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光辉旗帜。
——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在5000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面对全球变局和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我们党又在全民族倡导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革故鼎新的传统在当代的弘扬。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将上述两方面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保持社会和谐,除了建立相应的法律,借助法律规范的作用,还需要用共同的道德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调节各层面的社会关系。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一个使全体社会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就需要全体社会成员有共同的道德遵循。面对社会规范呈现纷杂化趋势,强调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围就显得十分紧要。因此,加强道德建设,成了建设和谐文化的又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可或缺的基本内容。
上述四个方面,都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根基。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主心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思想基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基本价值取向,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核心价值理念,四者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必须全面把握这一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建设和谐文化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几个关系
我们要建设的和谐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面向世界,立足中国,与中华传统相承接,与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此,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思想文化的多样性与指导思想一元化的关系。现阶段,我国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社会意识和社会价值也必然显现多样化。但是,这种情况决不可以动摇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是因为,任何国家、任何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都是一元的,它是统治阶级意志在思想体系的集中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决定了我们的意识形态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对多样性的思想文化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科学分析,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对多样化的思想文化加以引领和整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从而形成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力量。
二是思想文化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的关系。按照唯物辩证法,和谐所讲的矛盾统一性,并非是否定或排除矛盾的差异性,而是包含差异性的统一性;同样,和谐文化也是包含多样、差异的统一体。这是和谐文化之所以充满生机活力的根本缘由。《决定》强调,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这是我们党为繁荣发展和谐文化而提出的一个重要方针。说它重要,是因为它既肯定矛盾,承认差异,尊重思想多样性的客观事实,又强调相互包容,正确反映了“拓宽利益诉求渠道”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的“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也就是“在不断化解矛盾中追求和谐”的总精神。要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真分析当前我国社会矛盾各方面的变化,揭示社会思潮形成、传播的社会基础和演变规律,对群众思想中存在的各种疑惑作出符合实际的、有说服力的解答。在对各种思潮进行疏导的过程中,要坚持破中有立、立中有破,既分清是非,又包容差异,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
三是继承、借鉴和创新的关系。和谐文化的先进性还体现在它的开放性和创新性上。推进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继承和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重要轮子。今天,我们倡导的和谐理念、和谐精神,正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中“和合”思想的继承,又增添进现实实践的内容,实现时代的转换。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内容,形成符合实现社会和谐要求的价值体系。同时,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又离不开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建设和谐文化,不但需要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而且需要学习、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包括资本主义制度下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应当与世界各种文化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