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太仓
时间:2022-12-10 06:00:00
导语: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太仓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太仓市位于长江三角洲,是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具有“沿江沿沪”的独特优势。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全面推进和谐太仓建设,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了良好基础。2005年名列全国百强县(市)第九位,率先完成江苏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各项指标任务。
一、坚持协调发展,推进经济量增质升
在推进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牢固树立协调发展的理念,坚持扩张规模与优化结构同步推进,引进外资与激活内资同时并重,整合优势与做强特色同样着力。
一是实施港口开发与临港经济联动战略。港口是太仓最大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按照太仓港作为江苏“第一外贸大港”的建设规划,我们科学规划码头建设和沿江产业布局,集中区域、集聚产业、集约开发。目前建成码头泊位32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6个,仓储建成面积12万平方米,化工储罐35万立方米,开辟了台湾、东南亚近洋航线和长江、洋山等航线34条。为放大港口经济效应,我们加快临港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的步伐,迅速壮大临港经济总量,形成了以石化、集装箱和干散货为主体的三大港区,开辟了基础原材料工业区、现代保税物流区和再生资源加工区,初步形成了石油化工、电力能源、高档造纸、基础原材料和现代物流五大产业基地。二是促进外资与内资比翼齐飞。我们围绕提升产业层次,加快沿江开发和经济结构优化,大力引进外资、利用内资、激活民资,吸引跨国公司、大企业财团投资,加强与国内著名企业、上市公司合作,引进发展了美孚、杜邦、耐克等大公司和环保电厂、阿尔派电子等一批大项目,形成了入驻70家德资企业的德资工业园,近五年实际利用外资23亿美元。积极实施民营经济倍增计划,引导民营企业走规模型、科技型、外向型发展道路,加速民营经济的扩张与集聚,民营经济注册资本总额超过100亿元。三是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农业双轮并进。我们及时调整资源配置,促进高新技术发展,推动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精密机械、汽车配件、生物医药等技术含量高的产业。着力推进服务业三年跨越计划,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初步建成保税物流中心、石化、钢材、木材、塑化等专业市场。围绕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不断加大投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调优养殖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规模化、基地化、订单化和品牌化生产经营模式,促进现代农业与现代工业相融合。
二、坚持统筹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城乡一体化是推进地区城市化的必经阶段。我们遵循城市化的规律,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科学规划城乡布局和功能,以工兴农、以城带乡,推动和谐城乡建设。
科学构筑区域城镇发展体系,加快城市社会服务功能开发。依托“沿江沿沪”产业布局,我们大力推进“中心城区—滨江新城—中心镇—农村社区”的城镇体系建设,做强城市中心增长极,加快港口新城建设,提升区域经济文化中心的辐射带动能力,扩大农村新型社区功能,构筑地区城市化新形态。坚持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累计投资近80亿元,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了长江引水、污水处理、集中供热、城区改造建设等基础设施,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加快城市交通功能建设,形成了内部成网、外围成环、四面放射、快进快出的现代化交通网络,增强了城市的承载能力。同时建设了新浏河风光带、中国家庭保健培训中心等一批标志性工程,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品位。
我们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大力推进城乡联动。一是延伸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等级公路、远程教育“村村通”、有线广播电视“户户通”等工程。二是实施农村河道疏浚,改造农田灌排体系,积极推行“村庄整理”,引导农村居民向新型社区集中,目前15个试点村的新型社区建设初具规模。三是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引进农业“三资”项目300多个,总投资超过30亿元,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重点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构筑农业示范园区,做强了种养业生产加工营销体系,带动3.67万农户进入市场。四是大力发展合作经济,组织了农村社区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农业专业合作等生产形式,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合伙创业、联合创业,增加经营性、资产性收入。“十五”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递增9.02%,2005年达8401元。
三、坚持全面发展,增强区域发展“软实力”
先进文化铸造凝聚力、激发创造力。我们着力培育四大文化体系,坚持创新文化形象,增强文化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优化社会风尚,进一步增强地区发展“软实力”。
一是创新发展文化。我们倡导“开发开放、敢闯敢试”的发展理念,激励干部群众创新观念,革除陋习。深入开展“高扬主旋律、争创新辉煌”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塑造服务政府、法治政府、效能政府和廉洁政府,推动行政文化建设,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二是做强品牌文化。太仓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我们以“开放开拓”为主题,推出郑和下西洋大型系列文化活动,成功举办三届中国太仓郑和航海节,联合凤凰卫视举办“凤凰号下西洋”行动,展示了太仓文化底蕴。开掘“江南丝竹”发源地文化遗存,创新江南丝竹表演艺术,成功献演北京、香港、新加坡等地,弘扬了太仓传统文化精粹。组织“娄东画派”三百年文化活动,开发建设物理学女杰吴健雄等历史文化名人馆;整理推介太仓神话、传说、民歌、谚语中优秀的精神文化元素,发挥文化潜移默化作用,展示文化太仓的魅力。三是塑造道德文化。坚持农民素质教育,组织实施“百村万户文明建设工程”,以“情系百姓、文化进村”活动激励农民“争创文明村、争当文明户、争做新农民”。拓展“诚信机关”、“诚信企业”、“诚信学校”、“诚信镇村”、“诚信经营”活动内涵,坚持市民素质提升工程。加强德育教育、德育实践、成年人教育、环境优化和社会援助等“五大工程”建设,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四是推动群众文化。增加投入,推动公益性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和群众文化发展,各镇新建了文化中心、图书馆分馆。积极组织广场文艺演出、社区艺术节、农民艺术节、外企文化艺术节等活动,活跃群众文化。搭建文化平台,广泛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日、法制宣传日、科普宣传周、“三下乡”活动。推进“一镇一品”特色文化创建活动,群众文化呈现出城乡荟萃、异彩纷呈的新气象。我市先后获得全国“武术之乡”、“桥牌之乡”、“民间艺术(龙狮)之乡”等称号。
四、坚持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致力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两大环境的和谐构建,是提升地区幸福指数的重要途径。我们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努力营造良好环境,着力推进全市的可持续发展。
为改善人居条件,优化生态环境,大力实施“绿色城市计划”,构造“林中城、城中绿”,推进“绿色家园”、“绿色通道”、“绿色基地”建设,形成了“百步见景、千步见园”的园林城市风貌。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8%,人均公共绿地12平方米,农村新建生态防护林带1000公顷。大力推进农村“三清”、“三绿”工程,加强村容村貌建设,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实施“碧水”、“蓝天”、“控烟”、“控噪”工程,先后投资15亿元,完成了污水处理、火电厂脱硫、农村电网改造等八项环保工程。深化绿色学校、优美乡镇、生态村庄和绿色社区创建。积极开发沿江天然湿地生态保护区,加快太仓生态功能区建设。
构建创业环境。就业和创业是民生之本。我们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建设人才公共服务平台,设立人才开发专项资金和风险投资基金,优化人才创业环境。积极探索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新机制,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带头创业致富、带领群众致富”,大力培育创业主体。开发社区就业岗位,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强化被征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统筹就业。建立了城乡一体的失业保险体系,在全省率先实施被征地农民“土地换保障”政策,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8%以上,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率分别达100%、98%以上。
确保社会平安有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我们以深化创建“平安太仓”为抓手,在全市开展“万岗联动创平安,万家学法保平安”活动,加强村(社区)综治办等机构建设,发挥专职联防、村级联防、“护村嫂”志愿者队伍作用,实行群防群治。创建社会矛盾“大调解”机制,强化市镇两级“社会矛盾调解中心”建设,实行首访接待负责制、排查情况报告制、排查调处督办制和调处绩效“一票制”,形成了市、镇、村“上下联通、多方协调”的格局,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