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要辩证看待和妥善化解社会矛盾

时间:2022-12-10 05:49:00

导语:构建和谐社会要辩证看待和妥善化解社会矛盾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构建和谐社会要辩证看待和妥善化解社会矛盾

正如《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言: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空前的社会变革,“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我们要注意正视和研究各种社会矛盾,特别要注意辩证地看待和努力化解各种社会矛盾。

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

曾经指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通俗地说,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是事物存在的深刻基础,也是事物发展的内在根据。从一定意义上说,事物就是矛盾,世界就是矛盾的集合体;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或世界,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或世界的发展。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也是如此,同样是以矛盾的存在为前提和根据的。如果没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没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没有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就不会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决定》说得好:“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所言,就是要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这里,正是从诸多矛盾的对立统一中,来揭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的。例如,民主法治就是讲民主与法治的对立统一,是充分发扬民主和坚持社会主义法制的对立统一,是对人民民主和对敌人专政的对立统一。其根本任务,如所说,就是要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又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以承认人与自然的矛盾作为前提的,就是要在人与自然的既对立又统一中来实现“和谐相处的”。所以,我们不能把“和谐”和“矛盾”绝对对立起来,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建立、建设一种无矛盾的社会,就是要消除一切社会矛盾。其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一切事物的发展一样,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化解矛盾、不断迎接新的矛盾、继而不断化解新的矛盾的过程。即如《决定》所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社会主义社会正是通过产生矛盾和化解矛盾的交替运动,越来越和谐,越来越进步。

既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我们就应该确立相应的三个基本观点: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能回避或讳言矛盾,而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第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我们虽然能够不断化解矛盾,但又难免不断遇到新的矛盾,所以既要努力提高化解矛盾的能力,又要增强化解矛盾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意志;第三,化解矛盾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持续的发展过程,所以不能谋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毕其功于一役”或一劳永逸,而且要允许其实现经历一个过程,甚至要给化解矛盾以一定的时间条件。

充分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矛盾的复杂多样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矛盾涉及多领域、多方面、多层次、多向度,是复杂多样的。且不说它要受到建设“和谐世界”这个外部环境的影响,仅就从《决定》对我国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规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来说,我国的现状还有比较大的差距,还需要化解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

其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这就需要正确处理民主与法制、自由与纪律的矛盾,特别是解决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以及依法治国的关系。其核心的问题在于,如何使坚持党的领导和发扬人民民主真正都能引导到依法治国的轨道上来,这需要付出新的努力。

其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这就需要认真解决生产与分配、劳动差异性与共享普遍性、全面推进的矛盾,特别是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优先发展与帮扶后进的关系。发展仍然是硬道理,不讲效率就谈不上有发展,但提高效率不能以牺牲公平为代价;构建和谐社会将更加强调公平,但突出公平又不能影响效率。同时,如何把少数人的先富转为共同富裕,优先发展地区帮扶相对落后地区,又引领后进者自立自强。这些都是需要正确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其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这就需要认真解决改革与稳定的矛盾,特别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的关系。毫无疑问,经济要继续发展,改革仍须深化进行。可是,保持社会稳定和完善社会保障的要求,也随之更加紧迫。《决定》指出:“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加以解决。

其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这就需要认真解决政府管理和非政府组织调节、管理与服务的矛盾,特别是正确处理用权和为民的关系。现在,各级各类公务员都在履行相应的管理职责,但真正在管理中体现服务,把管理首先看成是一种服务,仍是一个存在明显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各级公务员,他们手中都握有一定的公共权力,如何防止这种权力“私有化”,真正做到授之于民而用之于民,同样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其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这就需要认真解决德育和智育、建设精神文明与发展市场经济的矛盾,特别是正确处理竞争与和谐的关系。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思想道德教育乃至整个精神文明建设都存在着被一定程度削弱的情况,尤其是不适当地渲染竞争的残酷性,给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带来消极影响。这是今后要认真加以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其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这就需要认真解决积累经验与改革创新的矛盾,特别是正确处理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的关系。积累成功的经验固然十分重要,但推动社会进步主要靠改革创新。今天仍须引进先进的技术以弥补已有的不足,可是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更为重要。这是我们至今尚未真正解决的问题。

其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这就需要认真解决人与自然、资源开发与资源管理的矛盾,特别是正确处理充分利用资源与合理利用资源的关系。尽管我们越来越注意保持生态平衡,越来越注意根据自然的承载力来设计开发和利用的规划,但由于某些眼前利益的驱动,往往更重视充分利用资源,而不够注意合理利用资源,那种违背自然发展规律的开发和利用资源的情况仍时有发生。

妥善化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矛盾的基本思路

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既不能回避,也不能讳言。正确的态度是既要正视,又要积极化解。

一要把握特点,认清性质,着重在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上下工夫。

社会矛盾的存在,具有两种不同的性质:一是敌我矛盾,二是人民内部矛盾。正如所说:不同性质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符合绝大多数人们的利益,而且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并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此基础上所发生的矛盾,固然也可能转化为敌我矛盾,但从总体上说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应该如同志所说,要善于用民主、说服和教育的方法来解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矛盾,并尽可能防止或遏制人民内部矛盾向敌我矛盾转化。

二要分清主次,突出主要,加强利益调节,并促使其他矛盾迎刃而解。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着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我们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应该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并促进其他矛盾迎刃而解。构建和谐社会所面对的矛盾固然很复杂,但贯穿其中的主要矛盾就是各种不同利益的矛盾。所有其他的矛盾,都是因此而产生,并随之化解而迎刃而解。我们应该按照《决定》的要求,“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

当前,特别要注意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要尊重并保护各种不同主体的正当权益,赋予其同等的利益诉求机会和利益实现条件,特别要正确处理领导和群众的利益关系;要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更多采用调解方法,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要区别缓急,先急后缓,特别要关注各类突发性事件的发生和解决。化解矛盾应该先后有序、有条不紊地进行。对于急需解决的问题,绝不能拖延,即使有困难,也要想方设法尽快化解。当前,特别要注意及时解决突发性的矛盾或冲突,尤其是群体性事件。处理这类事件,要把准政策界限,进行耐心输导,谨防坏人插手,尽快妥善解决。

四要完善制度,规范用权,遏制各种有碍和谐的因素滋生或蔓延。公共权力的扭曲运作,往往是滋生不和谐、不稳定因素乃至腐败的最主要根源。权力授之于民而不能用之于民,这是最大的一种矛盾或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完善民主制度,规范权力运作,特别是要增加权力运作的透明度;加强群众监督,要造成群众可以监督的环境和条件;严惩以权谋私,反对握权而不作为,真正使公共权力授之于民而用之于民,而且要用尽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