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党内民主实现党内和谐
时间:2022-12-10 05:35:00
导语:发扬党内民主实现党内和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编者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长期历史任务,又是重大现实课题。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按规律办事,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本期栏目围绕“如何建设和谐社会”这一主题,约请学者及官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述。
随着党所处环境和条件的巨大变化,党内也出现了一些不太和谐的现象,强调和重视党内和谐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强调党内和谐是时代提出的必然要求
社会和谐要由党内和谐作保证,以党内和谐为基本条件。执政党不和谐,社会也就不可能和谐。对于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实现党内和谐,不仅是领导人民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也是党的本质属性的内在要求。
总体上看,我们党内是和谐的。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党所处环境和条件的巨大变化,伴随着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党内也出现了一些不太和谐的现象,所以,强调和重视党内和谐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首先,党员的利益关系呈现复杂化的趋势,这是党内不和谐、不稳定的物质诱因。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党员干部在经济利益上虽然也有差别,但差别不大。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入的情况下,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党员之间,在经济地位和经济收入上出现了明显的差距。党内既存在着大款党员,同时也存在着下岗党员、困难党员等。即使是同一地区、同一部门的党员,在经济上也会存在明显的差别。他们对党的一些重大方针政策必然会产生不同的认识。这是产生党内不和谐、不稳定现象的重要因素。
其次,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必然导致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总的来看,党内是团结的,思想认识是基本一致的。但是由于经济地位的巨大差别,导致一些党员对某些具体政策的认同度有明显的差异。如,对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条件获得极大改善的党员来说,对改革自然是发自心底地拥护,而对于那些经济利益受损或经济环境改变不太大的党员来说,有怀疑或抵触的情绪也是自然的事情。经济地位的高低决定了他们认同感或抵触情绪的不同。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条件下,广大党员的思想认识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人们的思想活跃,极大地得到了解放,这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但同时,这种思想认识的多样化导致一些人对党的政策并不是都认同,在理想、信念、纪律等方面也都出现了一些不同的认识,这也影响了党内的和谐。
再次,不同的党组织之间也存在着利益差别和认识差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部门、不同单位有着各自不同的利益,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些党组织不是站在整体和全局利益上考虑问题,而是从地区、部门、单位的利益出发,甚至成为一个部门利益的代表者,这造成了党的不同组织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对此,广大党员群众有着不同的认识。同样是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忘我工作,为什么在不同的岗位上会有不同的待遇,甚至是巨大的差别?甚至还有一些党员付出很多而得到的回报很少,有一些党员付出很少却拿着高工资。这些现象单靠教育党员发挥无私奉献精神,是难以令人信服的。这些问题如得不到有效解决,必然会引起一些党员对党不认同,对党的理想信念、方针政策不认同,造成党内的不和谐。
为实现党内和谐营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
强调党内和谐,意义重大,它关系到我们党的团结统一,也关系到党的战斗力,关系到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和党群关系。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党内的和谐呢?
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教育和引导,营造和培育以崇尚和谐为主要特征的组织生活。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我们党的特色优势和法宝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面对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许多矛盾和冲突,要教育广大党员正确地认识,同时,对影响党内和谐的突出问题,必须切实加以解决。
必须致力培育以崇尚和谐为主要特征的组织生活。从党内来讲,和谐文化指导下的党员行为,以团结、协作、统一为基本特征。因此,实现党内和谐,需要着力培育一种以和为上、以和为荣、以和为贵的党内组织生活,为全体党员树立一面精神旗帜。
进一步改革完善党的组织制度和工作机制,这是实现党内和谐的组织保证。在这方面,又以进一步发展和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并进一步贯彻落实党内法律法规为重点。通过有关制度的建立健全和贯彻落实,消除上下级组织之间、组织内部以及党员个人与组织之间的不和谐因素,为实现党内和谐提供组织和制度保证。
党对社会的领导不能等同于对国家政权的领导,党在社会中的运作方式与在政权中相比有重大差异:一是党可以按照法律对社会资源进行动员、整合,但在政府退出的领域党不能使用行政权力整合社会资源或干预社会,只能以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赢得政治影响力,从而实现对社会资源的动员、整合;二是执政党、政府、社会三者良性互动,既需要按照法律的规定确定各自边界,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又需要综合协调,建立科学高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三是党在群众中、在社会中的具体工作方式活动方式具有灵活性、多样性,制度化方式与个性化方式相结合的特点。
应通过发扬党内民主来促进党内的团结与和谐,这是实现党内和谐的基本途径,也是关键所在。党内民主气氛浓厚了,广大党员的个人意愿、自由意志就可以得到完全地表达,不仅使得广大党员心情舒畅愉快,而且也可以极大地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即使有一些不和谐,也可以通过民主的渠道得到化解。在新时期,党员社会身份复杂化,在社会生活中分属于不同利益群体。党员在社会上的差异必然影响到党内的生活,党内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对于社会就有着示范与引导的意义。对于党内不同意见的表达,需有包容性较强的制度保障,使之不因领导者个人好恶而变化。在此基础上,才有所谓党内民主氛围,才有所谓整合的“民意”基础。(作者系宁夏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
实践传真
信息化管理促进队伍和谐
申占群
编者点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党及其党领导下的干部队伍必须先行一步,通过自身的和谐,带动社会其他各因素的和谐。
建设一支和谐的检察队伍,只有创造和谐的内部关系,使检察干警真正实现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进而充分调动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创造性地履行好国家赋予检察干警的神圣职责,保证检察事业的蓬勃发展。
2003年以来,衡水市、县两级检察院克服了资金不足,人才短缺等困难,先后筹集资金1500万元,在全市建立起了以检察专线网络平台为基础的办公办案综合管理系统。综合管理系统为业务建设和队伍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带动了全院干警素质的提高和整体检察工作的提升,促进了检察事业的和谐发展。
干不干,网上见。为提高干警素质,加强队伍管理,衡水市院以检察局域网为依托,和有关科研机构合作研发了“网络练兵考试系统”和“干警实绩绩效考核系统”。“网络练兵考试系统”可根据需要设置专业类别,并随时更新题库,针对不同的考试对象快速生成考试、练习试卷,有严密的防作弊设置,自动阅卷、自动排名、成绩。该系统自应用以来,极大激发了干警的学习热情,对提高整体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干警实绩绩效考核系统”逐月实行3级考核,考核分优秀至不称职5个档次,考核结果每月一公开,作为干警的晋级、提升和评先的重要依据,充分调动了干警的积极性,解决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问题。
2005年衡水市院在省院综合考核中跃居全省第一名;市院先后被高检院授予“全国基层院建设组织奖”等称号,并3次荣立集体一等功
- 上一篇: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 下一篇:加强市场建设 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