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纲领

时间:2022-12-10 05:12:00

导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纲领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纲领

[摘要]《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是重要的理论贡献,标志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实现了又一次新飞跃。《决定》提出了一系列促进社会和谐的战略部署、政策措施和工作重点,同时也对共产党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社会和谐;新举措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顺应时展的进步潮流,适应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反映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从确保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在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大背景下来思考,放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进程中来筹划,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来部署,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行动纲领

一、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决定》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把社会和谐与社会主义本质联系起来,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重大判断。它是贯穿整个文件的一条红线,是文件的精髓,文件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都是紧紧围绕它来具体展开的。这一重大判断是对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深刻提示,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实现了又一次新的飞跃。解读文件精神,首先要对这一重大判断有深入的理解。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浅决定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顺逆。新中国成立后,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积极探索。同志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逐步认识到,社会主义应当是各方面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的社会,提出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的基本方针,对正确处理我国社会的一系列重大关系做出了深刻论述;提出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并创立了关于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强调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强大而又可亲的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本质获得了初步认识。邓小平同志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断然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提出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动力;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使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实现了质的飞跃。同志结合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强调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须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把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进一步引向深入。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新的深刻变化,全面分析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而所有这些思想和任务的实践结果都不约而同地向着促进社会和谐这个总的方向迈进,都因为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和衷心拥护而不断形成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合力。这就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这一本质属性逐步实现的内在要求和现实形态,是通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科学揭示的高度和谐的未来社会的必由之路,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进程中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可以说,我们党执政五十多年来所进行的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发展都是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的,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逐步深入、逐渐清晰、不断深化的认识过程。

那么,这一重大判断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我初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互适应占据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社会的主人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人民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决定了我们党有责任、有信心、有能力主要通过和平的、渐进的方法,通过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的调整和改革,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决定了社会主义人际关系在总体上是和睦融洽的,社会和谐是我国社会矛盾存在和解决过程的基本形态,也就是说,我国社会在本质上是和谐的。但是,这种和谐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实现,需要进行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不断发展进步的,只有科学分析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才能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实现高度的社会和谐,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步的必然趋势、中国共产党自觉追求的价值目标和崇高理想,又是一个需要若干代人艰苦创业、持续推进、不断实现的历史过程。

二、促进社会和谐的新举措

《决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针对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促进社会和谐的战略部署、政策措施和工作重点。其中,新的政策措施是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根据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要求和已经具备的有利条件提出来的,尤其值得关注,需要我们结合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加以执行。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并且必须是协调发展,而坚持协调发展,就要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对此,《决定》提出,各级政府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国家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的比重;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重点用于中西部地区,尽快使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得到改善,逐步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以及粮食主产区、矿产资源开发地区、生态保护任务较重地区的转移支付;扩大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的对口援助,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纽带、企业为主体、项目为载体的互惠互利机制;深化户籍、劳动就业等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扩大再就业政策扶持范围,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着力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在农村并逐步在城市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全面落实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建立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大医院和社区卫生机构双向转诊、高中级卫生技术人员定期到基层服务制度;推进医疗机构属地化和全行业管理,理顺医药卫生行政管理体制;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优先安排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设项目;以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发展,推动集约化经营。

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的一个永恒主题,是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制度建设是关键。对此,《决定》着重从制度安排角度提出了新的举措,强调要从各个层次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加强对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监督;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发挥司法维护公平正义的职能作用;加强司法民主建设,健全公开审判、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等制度,发挥律师、公证、和解、调解、仲裁的积极作用;调整财政收支结构,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加大财政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投入;完善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分成办法,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促进转移支付规范化、法制化;逐步增加国家财政投资规模,不断增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规范地区津贴补贴标准;规范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收入,确定管理者与职工工资合理比例;加快垄断行业改革,调整国家和企业分配关系,完善并严格实行工资总额控制制度;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加快建立适应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具有广泛的社会共识、普遍的价值认同、坚强的精神纽带和良好的社会风尚。建设和谐文化,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和精神支撑。对此,《决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全社会诚实守信意识;加强对互联网等的应用和管理,理顺管理体制,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使各类新兴媒体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阵地;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促进人的心理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把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作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来抓。对此,《决定》提出,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完善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的政策,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建立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更多采用调解方法,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全社会的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对此,《决定》提出,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都要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汲取智慧、经受检验,都要依靠人民群众付诸实践、取得实效;坚持发挥生产力作为最活跃最革命因素的决定性作用,坚定不移地通过深化改革破除各种障碍,完善公平竞争机制,健全现代产权制度,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把创新精神贯穿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才能得到发挥,保护创新热情,鼓励创新实践,宽容创新挫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等。

三、对共产党员的新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崭新课题,我们还知之不多,需要熟悉和学习的东西还多得很。通过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在促进社会和谐中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摆在全党同志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现实任务。关于如何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决定》已做出明确规定,每一位共产党员都要按照《决定》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在促进社会和谐中作道德的表率、行动的表率、业绩的表率。在此,仅就工作中应注意处理好的几个关系谈点粗浅的看法。

第一,“大社会”与“小社会”的关系。《决定》基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兼及了“大社会”和“小社会”两个方面。就前者而言,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整体和谐的社会。它要求我们从“大社会”着眼,紧紧抓住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按照是否有利于促进和实现社会和谐来统筹考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战略规划、决策措施和工作部署,来检验我们各项工作的实际成效,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后者来说,主要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社会建设,旨在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积极化解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促进形成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它要求我们从“小社会”着手,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第二,长期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长期目标是逐步走向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社会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和谐的社会。这是一个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具体的历史的,是分阶段、有层次的,而决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若干个历史阶段的持续奋斗。它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按规律办事,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根据已经具备的条件一步一个脚印地加以推进,不可急于求成,不能随意提脱离实际的口号和做不负责任的承诺。至于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所要达到的目标,《决定》在全面分析我们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环境和条件的基础上做了具体规定,并相应地提出了各项政策措施和工作部署。这一规定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六个更加”的目标、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所做的安排相衔接,是我们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做的主要工作,只要严格按照《决定》要求扎实努力,这一目标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第三,整体推进与突出重点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统筹兼顾,综合协调。贯彻落实《决定》,要与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制定和落实各地区各部门的中长期规划结合起来;对于《决定》提出的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等方面的各项任务也要统一部署、共同推进;处于攻坚阶段,推动任何一项改革,都要注意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同时,每个地区和部门的具体情况不同,面临的具体矛盾不同,迫切需要我们因地制宜,深刻分析产生矛盾的原因,弄清哪些是长期性矛盾,哪些是阶段性突出矛盾,哪些是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一个一个加以解决。

第四,化解矛盾与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关系。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和谐不等于没有矛盾,和谐本身就包含着差异、多样性和对立统一,社会和谐是在矛盾运动中实现的。今天我们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不表明我国社会已经矛盾重重,危机四伏了,恰恰说明我们党正视矛盾、解决矛盾的勇气、决心和能力。分析和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中央做出《决定》的重要依据,也是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的着重点。另一方面,社会和谐的保持、巩固和发展还必须以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为动力、为支撑。矛盾的减少并不等于创造活力的增强,一个缺乏创造活力的社会,看似安定平稳,实则死气沉沉、无所作为、停滞不前,必然被时代所淘汰,甚至连表面的安定平稳也难以长久维持。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社会矛盾的化解,一手抓社会创造活力的激发,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坚持发挥生产力作为最活跃最革命因素的决定性作用,坚持把创新精神贯穿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使全社会充满旺盛的创造活力,形成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