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建设有了“路径图”
时间:2022-12-10 02:37:00
导语:和谐社会建设有了“路径图”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的*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全面部署,和谐社会建设有了“路径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重要价值目标。从字义上看,在《尚书》、《说文解字》等典籍中,“和谐”两字都是指音乐的合拍与禾苗的成长,引申为各种事物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和相互协调。从外延上看,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包括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与世界和谐,如《论语》中说的“礼之用,和为贵”,《中庸》里说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周礼》中说的“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等。立足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将得到全民族的广泛认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历史教训的科学总结。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艰辛探索,积累了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我们适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国民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了前提条件。但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们没有顺利完成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仍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信奉斗争哲学,结果是政治互信丧失,经济濒于崩溃,甚至家庭成员反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同时也出现了“经济一腿长、社会一腿短”的问题,2003年“非典”疫情的发生某种意义上正是社会发展滞后的结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标志着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成熟和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基本完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现实问题的正确回应。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过渡的关键时期。从国际经验看,这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如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不同区域发展差距不断拉大、社会事业发展“短腿”现象严重、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增多等。特别是像就业难、就学难、就医难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近年来干部群众都反映比较多,意见比较大。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不断加快,社会利益日趋多样化,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可能更复杂、更突出。《决定》提出,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实实在在地反映了人们的愿望和要求,标志着我们党在经过近三十年改革开放的探索后,终于有了能够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中各种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的科学理念和政策措施。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从二中全会提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到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五统筹”、“五坚持”的科学发展观,到四中全会的执政能力建设,到五中全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些都既折射出我们党治国思路的发展变化,也被完整地贯彻落实到了六中全会的《决定》中。《决定》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规律以及对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标志着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有了更加清醒深刻的认识,堪称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相媲美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对中国未来走向产生深远影响。六中全会从9个方面,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成为这次会议引人注目的一大亮点。同时,全会还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6项原则,涵盖了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工作方针、工作动力、工作保证、工作条件、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这9个方面的奋斗目标和6项原则,共同构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路径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
- 上一篇:把促进社会和谐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 下一篇:建设和谐文化 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