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思考

时间:2022-12-07 06:26:00

导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思考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一个目标提了出来。这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重大发展和升华,又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当前,深入探讨、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要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激发社会活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任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从政策上促进、从制度上保证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要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四个尊重”作为“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的前提,进一步突出了“四个尊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性。促进社会和谐,最重要的是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要进一步认识社会财富是在劳动、技术、管理、资本等各种要素相结合过程中创造的,确立劳动、知识、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努力营造人人想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干成事的社会环境。要坚决破除各种障碍,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发展是激发社会活力、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也是解决当代中国面临的所有问题的关键。事实证明,贫困是产生社会不和谐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最大限度地消除贫困,才能有效地避免和消除社会裂痕。而发展是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有了巨大发展,贫困人口和贫困现象大为减少,这为我国实现社会和谐奠定了较好的物质基础。但对于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这个基础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必须长期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要激发社会活力、实现社会和谐还必须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要通过发展来不断增强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通过法制建设来为社会和谐提供法制保障,通过文化建设来不断构筑社会和谐的精神支柱,也要通过群众工作来不断协调关系、凝聚人心。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运用说服教育、分类指导、典型示范和提供服务等方法来做好群众工作,做到既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又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起到凝聚人心、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稳定社会的作用。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协调社会关系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经济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和多样化。能不能协调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关系到我们党能不能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社会阶层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产生了新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同时也出现了社会利益主体多样化的趋势。一是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群体,比如:私营企业主、城镇待业下岗人员及自谋职业者、农民工群体等。不同的利益群体,由于其经济地位的变化,政治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化,他们的利益要求也会不同。二是城乡和区域分化,出现了城乡二元结构和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矛盾。如不克服这种矛盾,就会从整体上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三是同一社会阶层内部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中的一些人成为经济组织的创业者和经营管理人员,一些人下岗失业或失去了赖以进行生产的土地,成为相对困难的群体。

面对社会阶层结构出现的新变化、新问题,我们只有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才能准确地了解不同阶层的状况和要求,协调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协调社会阶层的关系,就是要使社会各个阶层“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因此,在协调社会阶层关系时,就需要格外认真地对待以下四种情况:一是既要关爱穷者,又要善待富者,嫌贫爱富与杀富济贫都不可取。二是既要扶助弱者,又要支持强者;既要访贫问苦,又要访贤问能。三是既要尊重人民群众意愿,又要注意帮助人民群众改造某些落后观念。四是既要让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些,又要把共同富裕的理念融于发展过程之中,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妥善化解新形势下的社会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是各种社会矛盾凸现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我国如能妥善处理矛盾,保持稳定发展,就会顺利实现宏伟目标,如果处理不妥,就会造成矛盾激化。因此,正确处理复杂的社会矛盾,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但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在经济结构调整、农村城市化、城市现代化过程中,一部分群体和个人利益受到影响甚至损害,社会矛盾呈现一些新的特点。一是社会矛盾呈现多元化、复杂化趋势。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公民和经济组织成为市场经济的主要力量,在经济利益发生冲突时,众多经济实体和行政组织及部门之间都可能出现矛盾。二是社会矛盾呈现群体化、多样化。近年来在土地权益、拆迁安置、资产处理、劳资福利和社会保障等问题的处理上,很容易引发群体性矛盾,其中反映出了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出现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这类矛盾的出现尤其需要引起警惕。三是社会矛盾纠纷的数量呈现扩大化、程度有时出现激烈化的趋势。据统计,近年来,各级人民调解组织调处的社会纠纷年均增幅达10%以上,人民法院立案审理的民事、经济、行政案件增长达7.5%以上。做好群众工作,化解矛盾的任务十分艰巨。

为了预防和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就必须把带领群众致富与做好群众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作为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把及时妥善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要高度关注“五个多样化”趋势给经济生活和思想领域带来的新情况;高度关注推进改革发展中由于利益关系调整引发的矛盾;高度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高度关注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要自觉地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真正做到在社会稳定和谐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正确处理新时期的社会矛盾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努力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不仅是党委、政府的事,也是社会各界的事,人人都应增强责任意识。基层组织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基层组织、基层干部处在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的第一线,对协调复杂的利益关系、化解矛盾纠纷、救助困难群体等工作,负有重要责任,我们必须紧紧依靠基层组织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基层党组织战斗有力,能得到群众信赖,就可以迅速了解群众情绪,及时加以控制和引导,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防止矛盾激化。

四、促进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要保护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利,防止社会两极分化。要调节不同社会阶层间的利益关系,逐步缩小收入差距,努力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涉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社会是比以往任何社会形态都更加公平的社会。但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又往往容易产生一些不公平的现象。一是城乡差距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世纪80年代的1.8?誜1,扩大到2003年的3.2?誜1。二是地区发展不平衡。在历史上我国东西部发展就有差距,东部快于西部。在改革开放初期,东南沿海拥有政策、人才、资金等优势,东西部发展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三是同一地区的不同阶层、同一阶层的不同群体的收入差距增大。特别是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了相当数量的下岗失业工人,在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失去土地的农民,他们成为困难群体。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社会公平为代价。社会不公一旦超过了社会承受能力就会酿成社会动荡,发展的成果也将毁于一旦。因此,我们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高度,重视解决社会公平问题。

在现代社会,公平是一种社会契约,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不仅涉及收入分配、利益调节等经济问题,而且涉及公民权利保障、政府施政、司法公正等政治社会问题。要从法律上、制度上、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社会成员都能充分接受教育,都能够有机会进行劳动创造,都能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广泛参与政治生活,都能够依靠法律和制度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总之,一个和谐的社会,必定是一个公平的社会。只有促进社会公平,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融洽协调,人们的心情才会舒畅,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整个社会才能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