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全面建设小康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时间:2022-12-07 05:27:00

导语:正确认识全面建设小康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正确认识全面建设小康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党的十7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7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如何认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呢?应该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存在着多重关系。

广义上的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远战略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它要比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更长远、任务更艰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这一伟大社会理想的重要战略阶段,为未来的和谐社会创造条件、奠定基础。

狭义上的和谐社会,即我们要努力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所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这个目标内涵十分丰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化,是对这一总目标内涵的丰富和发展,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政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样的和谐社会突出了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能够逐步消除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和谐因素,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在和谐氛围中实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科学认识并准确把握我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针对当前经济和社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而确定的重大战略举措。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也积存了一些发展不和谐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一是地区和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别、区域差别等日益明显,部分社会成员贫富差距趋于扩大。二是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突出,利益摩擦越来越多。这些利益矛盾往往是通过干群矛盾和群体性事件等表现出来,其表现形式常常是非理性的。三是社会就业压力增加。目前,我国劳动力供过于求,失业人口较多,农村还有大量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四是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人口之间的关系不协调。五是社会管理体制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制约着小康社会的建设。针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应该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重要位置。当然,构建和谐社会并不是不重视或者放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恰恰相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多种目标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只有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密切配合、相互促进,才能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其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为和谐社会建设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物质匮乏、人民贫穷的社会,而是一个物质文明发达、全社会共同富裕的社会。解决所有矛盾和问题关键还是要靠发展。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进步的基础。物质文明不仅决定着政治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而且制约着教育、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和谐社会建设又为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提供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以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实现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创造条件。

其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全面小康社会要建设的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这样完备的民主体制和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而民主法治也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和政治特征,社会和谐是政治文明的社会基础,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才能保证我国政治体制改革顺利进行,保证广大人民享受改革的成果。

其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和谐社会是一种进步的社会形态,先进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通过建设精神文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四有”公民,为和谐社会提供高素质的建设者。另一方面,先进文化可以培养理想信念,坚定人们建设和谐社会的信心;可以提供动力,调动、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可以丰富生活,营造健康、和谐、文明进步的社会氛围。

人与自然和谐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当前,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资源问题,制约着社会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只有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才能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和谐文明发展道路。

总之,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布局中来把握和谐社会建设,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点和规律,实现社会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之间的良性互动,全面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