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
时间:2022-12-07 05:04:00
导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要战略目标。它的提出以及有关论述,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因而也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增添了崭新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新发展
1982年9月,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正式使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法。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致力于建设的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向未来,我们所要继续建设的社会主义,仍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了稳步有序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我们党不断思考和研究这一事业所包含的各方面的目标、任务,从整体或全局上确定推进这一事业的总体布局,并且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先后从不同角度作出了规划和部署。
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在《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
1987年,党的十三大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明确概括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主要内容,并号召我们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邓小平同志强调:“十三大确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战略布局”,“这个战略布局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永远不改变。”(《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45页)
1991年,同志在庆祝建党70周年大会上,系统地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围绕富强民主文明的目标,明确规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基本政策和基本要求。这实际上是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出发安排的战略布局。后来,同志多次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进程,是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建设的进程。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之中。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概括形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2005年2月,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任务和要求,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深化了我们对人类社会发展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人类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组成的超大系统。作为描述、概括这一超大系统的“社会”范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社会”,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内容。狭义上的“社会”,与经济、政治、文化并列,特指社会关系、社会环境、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状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全面发展和进步的社会。从广义上来说,它应该是一个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从狭义上来说,它除了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之外,还需要发展和完善文明的社会关系,即社会文明。因此,无论从广义还是从狭义来说,和谐社会建设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可缺少的内容。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意味着把社会建设放在了更加突出的地位。三大文明的建设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政治保障和精神支撑,而和谐社会建设又可以为三大文明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它们有机统一、互相促进,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大方面的内容。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目的就是要求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更加自觉地加强社会建设,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更加全面、均衡、协调地发展。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种四位一体的布局,表明我们对社会建设内涵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也表明我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和任务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和总体布局的谋划也更加全面、协调、均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新概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多方面的内容和特征,处于核心地位的,是它的价值内涵和价值目标,尤其是核心价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说到底,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全面的实现。
邓小平同志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包含着非常深刻的价值论思想。特别是他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问题给予了更为深切的关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要求,实际上集中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
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这些重要执政理念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什么是和谐社会?按照十六届四中全会的精神,它应当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和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和社会服务网络不断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安定团结、各种矛盾得到妥善处理的社会。2月19日,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更加深刻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所有这些,都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所需要,而且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够实现的价值目标,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范畴。
毫无疑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远的目标。任何社会都是和谐与不和谐的统一,绝对的和谐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我们的任务是不断增加社会的和谐因素,尽力减少不和谐的因素。只有坚定地朝着这样的价值目标前进,社会的活力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力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只有坚定地朝着这样的价值目标前进,才能使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整个社会处于良性运行的状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执政方略的新要求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作为一个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只有认真研究和掌握执政规律,不断完善执政方略,提高执政能力,才能有效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既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完成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也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我们党成为执政党,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是,执政党也不是很容易当的。”“所以,我们每天每时都要注意执政党的特点。”(《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303、304页)后来,他又特别提出一个“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的问题。(《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76页)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很大变化。怎样执政?怎样提高执政能力?怎样巩固执政基础?怎样才能长期执政?这些问题越来越尖锐地提到我们党面前。同志及时指出:“我们党处在执政地位,肩负着重大的领导责任,要把我们这样一个十二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领导好,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2002年,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明确地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并提出了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必须提高五个方面的执政能力。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着如何执政、如何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如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等,进一步研究和部署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十六届一中全会上,同志指出,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各方面建设,最终都应该体现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上来,体现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上来。十六届四中全会着重研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全会通过的《决定》,成为我们党第一个全面总结党的执政经验、指导全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正是在这个文件中,提出了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突出和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的本质要求。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把“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之一,要求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本质的内在要求。只有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全体人民能够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和谐状态,我们党执政为民的目的和要求才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巩固我们党执政的社会基础。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执政,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的基础是人民拥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不断在发展的基础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是要抓紧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就是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只有把这些工作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做好了,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才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 上一篇: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本领
- 下一篇: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落实到工作中
精品范文
10构建企业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