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是发展与和谐的基础

时间:2022-12-07 04:53:00

导语:稳定是发展与和谐的基础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稳定是发展与和谐的基础

抓住本世纪头20年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实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增强国家的整体实力,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保持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基础。

发展与和谐需要稳定

定是发展的前提。没有稳定的环境,发展必然受到严重制约,20世纪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1911年,帝制垮台,共和初造,民族资本迅速发展,但很快就被军阀混战所冲断。南京国民政府十年(1927年~1937年),国家经济达到二战前的最高点,后被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所打断。新中国建国初期十年(1949年~1959年),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后因“”及“”等的不断干扰,我们没有取得理应取得的成就,缩小的差距又被拉大。可见,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经济现代化建设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反观实现现代化的发达国家或地区,无不具有长达20年以上的长期快速发展时期。美国如此,德国如此,日本也如此,二战后的亚洲“四小龙”莫不如此。紧紧抓住相对和平的外在环境,保持国内的稳定,快速发展经济,就能实现经济的腾飞和现代化。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经济建设作为工作中心,把实现四个现代化作为目标,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新局面。中国经济在稳定的环境中快速发展起飞。经过26年的发展,到2004年,我国经济总量达到1.65万亿美元,居世界第六位;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15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外汇储备达6000多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这一切都因为有了稳定,稳定为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稳定是和谐的基础。建设和谐社会、和谐广东,稳定是基础。有了稳定,才有全面发展、协调发展,才能建立平衡社会各方面利益的机制,建立和谐社会。动荡会打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的平衡。

从这个意义上讲,稳定是大局,“稳定压倒一切”(邓小平语)。保持稳定符合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人民的整体利益,我们都要维护这个大局。

改革与发展才能实现稳定

消除体制弊端,建立新的体制和运行机制,才能不断化解矛盾和冲突。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新旧体制的转轨必然产生矛盾和冲突,用改革的方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才能从深层次上消除不稳定的隐忧,从体制和运行机制上保持社会的长期稳定。

发展为稳定提供物质基础。改革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发展,发展改善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为稳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发展,给人民以实实在在的利益,并以法律形式保护人民的合法利益,社会才能稳定,社会财富才会充分涌流,人民也才会更加珍惜和维护稳定。

实现稳定需要提高执政能力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执政水平,才能有效地保持稳定。要实现稳定,在当前,必须注重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战略谋划能力。古人云:“不谋长远者,不足于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于谋一域。”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加强党内民主,适时展开政治体制改革,以谋远虑来解近忧。二是要勇于善于改革。紧紧抓住改革的有利时机,把各项改革引向深入,力争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构建与提高抵御未来风险的体制保障。三是建立长久的稳定机制。要抓住新时期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建立长久的稳定机制。通过改革,消除弊端,促进发展,实现稳定,在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发展,达到更加稳定,形成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一方面要及时处置和化解当前影响稳定的问题和矛盾,另一方面,要加速改革,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新的稳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